第455章 陈匣来到临川后的第一次真正考验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陈匣来到临川担任挂职副书记,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里,他表现得异常低调,甚至可以说有些……过于平静。
他没有像一些新官上任那样急着烧“三把火”,也没有对县里的各项工作指手画脚。
他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按照分工,参加县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陪同刘航或其他县领导进行一些常规性的调研、视察。
在会议上,他发言不多,大多数时候只是认真倾听、记录。
即使发言,也多是对刘航或其他人意见的附议,或者从政策理论层面做一些补充性、阐释性的说明,从不提出颠覆性的看法,更不挑战刘航的权威。
在下乡调研时,他态度谦和,耐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问的问题也多是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很少直接批评或提出整改要求。
这种反常的平静,让临川官场许多原本绷紧了神经观望的人,渐渐放松下来。
看来,这个从市里下来的年轻副书记,只是个“镀金”的角色,是来混个基层履历的,不会动真格。
但县委书记刘航,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陈匣越是什么都不做,刘航心里就越是不安。
这不像是来“镀金”的做派。
真正的“镀金”干部,往往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活跃,急于出成绩、造声势,哪怕只是表面文章。
而陈匣这种极致的低调和克制,反而更像是在积蓄力量,是在耐心地观察、了解、熟悉情况,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
刘航绝不相信,郑仪书记亲自点名派下来的人,会是个庸碌无为的角色。
他必须试探一下。
不能等陈匣完全摸清了情况、找准了突破口再被动应对。
他要在陈匣立足未稳的时候,主动出招,试探出他的真实意图、行事风格和底线。
试探的切入点,需要精心选择。
不能选择太核心、太敏感的领域,比如财政、人事任免等,那样容易引发直接冲突,风险太大。
目标要小,但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一些问题,又能进退自如。
刘航的脑海里,迅速闪过几个选项。
最终,他锁定了目标——县残联。
残联,一个在权力体系中相对边缘的部门。
但正因为其边缘,往往更容易成为藏污纳垢、人浮于事的“重灾区”。
刘航早就知道残联存在不少问题。
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一些惠民资金的使用也不够规范。
更重要的是,残联的一把手,理事长王丽娟,是他的小姨子。
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王丽娟能力平庸,作风也有些跋扈,靠着刘航的关系才坐稳了这个位置。
用残联来试探陈匣,再合适不过。
第一,问题确实存在,不是无中生有。试探具有合理性。
第二,残联不是核心部门,即便动了,对全县大局影响不大,可控性强。
第三,王丽娟是自己的亲戚。陈匣如何处理这件事,直接反映出他对刘航本人的态度。
是抓住小姨子的问题穷追猛打,借此立威,甚至敲打刘航?
还是会顾及刘航的面子,采取一种相对温和、协商解决的方式?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将清晰地揭示陈匣的政治智慧和真实意图。
想到这里,刘航心中有了计较。
这天,在一次书记办公会后,其他领导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刘航和陈匣两人。
刘航一边收拾着桌上的文件,一边用看似随意的语气对陈匣说:
“陈书记,你来县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各方面情况应该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吧?”
陈匣连忙欠身回答:
“刘书记,还在学习熟悉阶段。临川的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方面还需要向您和各位老同志多多请教。”
态度一如既往的谦逊。
刘航笑了笑,摆摆手:
“哎,陈书记太谦虚了。你是市里来的高材生,理论水平高,看问题肯定有独到的角度。”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