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从秋猎回京后,沈如云没有过多休息,很快就投入到了助产工具推广的工作中。这些日子以来,她研制的助产工具已经成功帮助数百位产妇平安分娩。

每一例产妇分娩的过程都被详细记录,包括使用工具的方法、注意事项、产妇的身体状况、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处理以及婴儿的出生情况等。

这些宝贵的经验积累让沈如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这些知识编撰成书,让更多的产婆和医者能够学习掌握。

她立即召集了京城最有经验的几位太医和产婆,一起整理这些案例和经验。大家每天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工作,有时甚至忘记吃饭。

太医们负责整理医理,产婆们则补充实践经验,沈如云则将现代医学的一些理念巧妙地融入其中。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将这些内容编撰成一本完整的医书。

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介绍了正常分娩的基本知识,详细说明了各种助产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总结了各种难产情况的处理经验,最后还附上了大量的实际案例。

全书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即使是普通的产婆也能看懂。

"这些知识如果只掌握在我们几个人手里,能救的人毕竟有限。"沈如云向皇后提议将这本书印刷推广,"如果能让更多的产婆掌握这些技术,那才能真正造福天下女子。据我所知,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产妇在生产时都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如果能把这些技术推广出去,一定能救更多的人。"

皇后对沈如云的这个提议深以为然。作为一个女人,她太明白生产对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立即将此事禀报给了皇上。

皇上仔细阅览了这本书的内容后,不由得龙颜大悦。

一来这本书确实内容详实,实用性强;二来这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当即下令印刷此书并在各地推广。

为了确保这些技术能够正确传授,沈如云还特意从之前配合过的产婆中挑选出一批人,这些人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技术,而且都有成功救助难产产妇的经验。

她将这些人分成几组,派往各地进行培训指导。每到一处,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地演示,确保当地的产婆能够真正掌握这些技术。

沈如云对人选的挑选极为严格,每一位产婆都要经过她的亲自考核。除了要求技术熟练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教人不易",沈如云深知这个道理,"我们不仅是在传授技术,更是在传播一种救人的理念。"

为了让培训更加规范,沈如云特意编写了一套培训教材,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浅显易懂的内容。她还亲自示范教学方法,告诉产婆们该如何因材施教。

"有的产婆年纪大些,文化水平不高,我们就多用实物演示;有的悟性好,我们就可以讲述得深入一些。关键是要让她们真正学会、学懂。"

培训开始前,沈如云给每个外出的产婆都配备了一套完整的器械和足够的药材。她反复叮嘱道:"一定要确保每一例接生都严格按照规范来做,不能有半点马虎。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一定要按照书中记载的方法处理,不可擅自改变。"

这些产婆们也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不负太子妃所托。有的老产婆激动地说:"我接生了一辈子,死在我手上的产妇不在少数。如今有了这些好法子,真是造福后人啊!"

另外,沈如云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负责收集各地使用新法接生的情况。

她要求各地产婆定期汇报工作,记录成功案例,也要如实反映遇到的问题。

这些细致的安排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各地传来的捷报不断,新的接生方法受到了广泛欢迎,成功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难产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