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赵棉的婚礼就在赵村儿大队办。
村子里人多, 谁都能帮把手,赵枫回去,也能帮忙。
赵柯基本都待在公社里,没工夫回去插一脚。
公社除了轴承厂有宿舍, 基本都是自建平房, 连公社干部都没有单位房。
赵柯原本打算暂时住在赵村儿大队的宿舍, 但是身份变了, 对外多少要注意一些形象,跟社员们住在一起, 影响她不拘小节。
而且离开工作单位还得端着, 太累了, 当然要怎么自在怎么来。
所以赵柯就想临时租一个房子。
这个时期, 一般很少有人租房子,还是段书记知道后主动说起他家的空房子。他们原本不想要钱,让她随便住,省得屋子空久了糟践。
赵柯坚持要租, 最后商量, 拿了两个母鸡十斤米,这才搬了过去。
现在农闲,又快要过年了,公社的事务比春夏秋的时候少,不过赵柯喜欢提前准备,免得临到跟前手忙脚乱。
去年双山公社丰收, 财政比前年富裕不少。
段书记刚秋收完还想再给合作社添几辆农机, 不过贷款还上之后, 剩下的钱不多, 公社开会发现确定买不起, 就暂时放弃了。
赵柯上任之后,和吴主任研究了去年的耕收情况,现有的机器只能完成现有的耕地,如果天好,顺利,天不好,就像去年那样儿没日没夜地抢收。
如果要添置农机,打算是优先添一辆收割机,但之前那辆收割机,还欠着钱呢。
总结下来,什么都缺,依然没钱。
进步也是有的,今年种地不用贷款,等到猪交上去,卖猪的钱继续养猪,赚到钱投入到建设中,雪球滚起来,双山公社会越来越好。
没钱扩大生产,但已经开出来的耕地,还能开发利用。
哪一块儿地更适合种什么作物,还是可以继续深度挖掘的。
赵柯趁着赵棉还没到,而且交接完,她还没以新的身份出去,便提出年前下乡走访慰问,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赵棉婚礼倒数第九天,赵柯和程干事去他们走访慰问的第一站——暖棚。
暖棚离公社不远,两人骑自行车去。
一马平川、漫天遍野的白,白得反光,白得晃眼。树上厚厚的雪挂压得树枝耷拉膀,树下大雪壳子堆半人高,而路上的雪因为不断不断地行走,有车辙印的地方压实,跟冰一样,不用助跑都能打出溜滑。
自行车轱辘从上面滚过,时不时就要打滑。
棉裤棉衣厚的腿不好回弯儿,军大衣也重,都给骑自行车这个动作增加了负担。
程干事骑在她后面,紧张地盯着,“赵书记,路滑,小心点儿。”
话刚说完,赵柯的自行车轱辘一歪,栽倒。
程干事一急,赶忙要停下来,一只脚刚下来,就打了滑,重重摔在地上,自行车也砸他腿上。
他这一摔,声势挺大。
赵柯先问:“程干事,没事儿吧?”
程干事:“没事儿。”
赵柯这才笑起来,“也是,穿这么多,到地上不得弹一下。”
程干事无奈,“咋这么滑……”
站又站不起来,站起来又打滑,姿势相当狼狈。
赵柯先站好,伸手要扶他。
程干事摆手,“别,别扶我,再给你带倒了。”
赵柯便推着自行车,站到一边儿。
程干事摔倒的时候,自行车刮到道边儿雪,脚底下沾雪,才打滑。
他好不容易起来,身上出来一身汗,庆幸:“幸好没人看见。”
赵柯没应声,只露出眼睛那一条缝,依然能看出憋笑。
程干事一抬头,“……”
一男一女俩学生站在前面路口,双方对视,都有些尴尬。
程干事无语,“我咋还是个乌鸦嘴?”
“哈哈哈哈……”
赵柯大笑,爽朗的笑声荡远。
对本地人来说,雪地上没脚滑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每个人从小到大怎么也得摔个五六七八……次。
见着就不能躲,两个学生迎过来。
赵柯眼睛弯弯的,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这么冷的天,还结伴出来闲逛,肯定是火热的心抵御了冰寒,没准儿悄悄摸摸牵手,还激动地出了一身汗……
两个学生在搞对象。
其实赵柯的年纪比男学生还要小一点,可俩人都有一种被长辈发现偷偷搞对象的不好意思。
偏偏她眼睛里都是笑意,却什么都不说。
否认都没法儿否认。
女学生害羞地低着头,男学生窘迫地开口:“赵书记,程干事,你们是要去大棚吗?”
程干事仿若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派干事风范,点头,“是,我和赵书记来走访慰问。”
男学生立即便提出带路,领着他们往大棚去。
外头冰天雪地,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
其他人都在大棚里,就他们俩不在,俩人一出现,老师学生们全都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交换眼神。
男学生没注意,只想快点儿解脱,一进来便喊了一声:“赵书记和程干事来了!”
随即,他侧开身,露出身后的赵柯和程干事。
一群专家学生们立马放下手中的事儿,围过来问好。
翟老师他们主动伸手,“赵书记。”
赵柯回握后,统一回复学生们的问好,叫他们不用陪着,自行去忙。
学生们散去,只剩下翟老师和另外一个老师。
翟老师道:“赵书记,我领你们看看大棚里的作物吧。”
赵柯正有此意,随着翟老师的介绍,一一看过去。
都是反季节作物,从简单的青菜瓜果蔬菜,能种的都种了一两棵,为了节省空间,还有吊起来的土箱。
赵柯是农村人出身,认识的不少,也有很多不认识的,但他比程干事还要强一些。
就比如现在走到这一片儿,好像山里乱七八糟的野草似的,程干事面露疑惑。
赵柯倒是问道:“这片是药材吗?”
翟老师赞许地点头,“是,赵书记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爹是大夫,也要采药晒药,认识一点。”赵柯止了几个她认识的,像刺五加、柴胡、板蓝根这种,都是赵建国很常采的药,“还有那棵小树,是五味子吧,林子里很多,这边儿老乡爱用它泡酒。”
剩下的,赵柯就不太认识了,她也直接说不认识。
翟老师就给他们介绍。
赵柯惊讶的是,竟然还有几棵人参,“这都是我们这儿的吗?”
翟老师摇头,“只有一株是,我们跟公社的保安队进山几次才找到这一株,其他都是特地带过来,看看能不能培育。”
这就合理了。
赵柯有记忆以来,这么多年,赵建国只挖到过两次人参,还是采药的时候往深山林里走,恰巧采到的,很难找,也不太安全。
赵柯伸手点了点人参叶子。
本地有漫长的冬天,农闲时间长,人凑在一块儿,闲着没事儿干就想搞点儿啥事儿打发时间。
窝在热炕头一冬,第二年夏秋总是生娃高峰期。
这还没什么,东家长西家短搅合事儿,甚至想偷偷玩儿点牌啥的,很难管控。
等到公社机械化继续扩大,又有更多的劳动力释放,光靠现有的产业,收纳不了太多劳力。
产业不嫌多,人不嫌钱少。
“如果能培育,就好了……”
翟老师委婉道:“人参长势一般,不过咱们公社的五味子长得很不错,可以尝试。”
赵柯可不挑,笑道:“虽然人参更珍贵,但五味子能种植也很好。”
翟老师提醒:“还得继续实验,等到生长报告出来,公社就可以考虑大面积种植。”
“不着急。”
赵柯进来就脱掉了大衣,在暖棚待了一会儿,又有些冒汗,问起暖棚能不能推广。
“目前成本比较高,推广之后效益可能不太好,还需要再提高暖棚技术和种植技术,我们现在这个大棚比较小,实验数据还太少……”
他说了不少暖棚的情况,赵柯得出的结论是,不能急。
赵柯很能听进专业人士的意见,跟翟老师讨论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急功近利。
跟她谈话很愉快,翟老师越来越放松。
一圈儿很快转完,赵柯忽然冲着暖棚里那一平方的水稻感叹:“长得真好。”
水灵灵的,一点儿蔫吧叶都没有,她进来扫一眼,就看见这一块儿了。
赵柯一开始惦记地就是这个,“要是我们公社的稻田也能长出这么好的水稻……”
“老乡们的种植经验很好,不过种植条件和种植技术都有影响,我们也在学习和进步。”
“那不是正好。”赵柯笑道,“作物更多的还是生长在土地里,大棚技术要增进,土地是我们拥有的宝贵资源,也不能浪费嘛。”
“刚才翟老师说实验数据少,是不是再盖一个暖棚更好?最好盖一个能控温的。”
“我呢,也有个小请求,今年我们想再改一些水田,请专家们从改田到育苗、插秧都跟社员们一起进行,咱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怎么样?”
能再盖一个暖棚,翟老师他们当然不介意对公社提供一些帮助,这本来就是互利互惠的。
至于赵柯说暖棚正式投入到使用,可能得年底或者明年初,翟老师他们也没有意见。
赵柯心满意足,走的时候和程干事还一人收获了一把暖棚大葱。
赵棉婚礼倒数第五天,赵棉和于师傅一家到公社。
赵柯和赵建国到车站去接。
刘三妮儿、余秀兰、赵枫也特地从赵村儿大队坐拖拉机赶到公社来接人。
于师傅见到赵柯,欣慰溢于言表,话出口,却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辞藻,只是握着她的手说“好”。
赵柯谦逊如前。
而赵枫第一次正式见到方煦。
方煦这个人,学识气质条件……很难让人挑到毛病。
之前赵枫不在家,没机会挑剔,现在准姐夫马上就升级为名正言顺的姐夫,板上钉钉,赵枫更不能挑剔了。
尤其,余秀兰同志和刘三妮儿同志见着方煦,脸上灿烂的像朵花,他要是敢表露出啥扫兴的事儿,指定要挨收拾。
赵枫识时务,直到瞅了个空隙凑到赵柯旁边儿,才酸溜溜道:“这么大的年纪才结婚,体力行不行啊?”
找半天,就找着这么一个“毛病”。
赵柯睨了他一眼,“别硬挑了,你拱人家白菜的时候,还不如方同志条件优越、性格稳重。”
赵枫……没法否认。
上车饺子下车面,一行人到赵村儿大队,两个舅妈立马下锅,煮了一大锅汤面,热腾腾的汤面下肚,所有的寒气都驱散。
赵柯没回来,赵枫故意晃到傅杭面前,状似怜惜实则挑事儿,“傅知青,你看看方同志,两地分居,靠写信就跟我大姐成了,你再看看你,平时跟我二姐一个公社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啧啧……”
傅杭:“……”
刀子扎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