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沈氏知道明荞去温泉庄子的时候, 就是和明玉一起睡,睡觉之前明玉会给她讲故事,为此, 沈氏还特意找了两个话本子,也想着睡前给女儿讲一讲。

但连小鲤鱼历险记和熊大熊二都听过的燕明荞,怎么可能对话本子上的才子佳人故事感兴趣。

沈氏照着书本念,燕明荞讲到一半就睡着了。根本没问过一次“后来呢”,睡得可熟了。

沈氏低下头, 燕明荞闭着眼睛, 睫毛偶尔颤一下, 整个人都是往沈氏这边靠的, 胳膊和腿贴着沈氏, 把那块儿被子捂得暖烘烘的。

她鼻子小而挺, 嘴巴微微嘟起, 唇珠圆润小巧。燕明荞一直用着燕太妃给的方子, 脸上白里透着粉。

耳垂很有福气, 上面的金色圆珠也觉得可爱。

耳洞好像还是小时候给扎的, 那会儿才一两岁, 也不记得疼。

陈小娘给她睡得后脑勺也好看,沈氏这么瞧着, 觉得哪儿哪儿都好看。

沈氏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丫头, 说听故事听故事, 自己倒是睡着了。

沈氏把书放下,把床帏遮挡严实, 下面的油灯就自己亮着, 她躺下, 没一会儿也睡着了。

有女儿睡在她身边,很安心,

次日是初七,不用请安,不用上课,母女两人一觉睡到天亮。

燕明荞在正院养得很好,身上有肉但不胖,手脚都是热乎的,而沈氏年纪越来越大,今年三十三岁,差不多半辈子过去了。她总是体寒腿脚冷,跟女儿睡这晚暖和的不得了。

两人起来之后又用了早饭,燕明荞在晨起冷气中抚了半个时辰的琴,练了半个时辰的字,然后看书到中午吃饭。

中午燕明荞去寿安堂用的饭,燕明月偶尔也会去寿安堂,倒不是因为燕明泽的嘱咐,而是觉得她留在府中做姑娘的日子两几年了,祖母对她虽然没有对二姐姐五妹妹好,但也从没亏过什么,祖母是长辈,她理应尽尽孝心。

宁氏虽然偏心,但吃过的盐都比小辈们吃过的米多,对她是真心还是假意能分辨出来。

燕明月真的孝顺,那她也愿意对这个孙女好些。

宁氏手里有不少东西,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给小辈们,说不定等她不在了,这些孩子看见东西还能想起她的好来。

但燕明月偶尔会要些不贵重的,而且她从不留饭,她心里一直对苏小娘有愧,尽管事情不是自己做下的,可那是她的弟弟和小娘,怎么可能撇干净。

因为这事,她都不敢见母亲和五妹妹。

初五请安那天,燕明月一直低着头,请完安,就直接回院子。

一连几日,她都没去过正院,在年前,她常去的。

燕明荞吃过中午饭就回了正院,她也没见二姐姐。

沈氏道:“你二姐出门送人了。”

虽然两人之间夹杂着许多不可明说的东西,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让沈氏怎么能不高兴。

镇北侯一年到头在盛京的时日还不足一个月,两人也定亲了,去送送就送送。

沈氏觉得没有坏规矩。

送人,那应该是未来姐夫。

燕明荞拖长尾音哦了一声,“母亲,那我回屋了!”

还没到睡午觉的时辰,燕明荞打算再看会儿书,她没看傅先生布置的书目,而是选了几样关于农产、品茶、制瓷的书看,这几本书,都和经商有关。

玉芳斋两个分店都已经开业了,等四五月份,烤鸭铺子在赵老板的经营下也会开业,到时候光等着数钱就行了。

用不着操什么心。

这几样生意姐妹俩已经摸透了,就是要有好的方子,然后租铺子费事些,要选地段,然后找个靠谱的掌柜开业就行。

若是换个芯子再做别的生意,肯定也有赚头,但燕明荞觉得,一直这样重复,银子是多了,但对她好像没什么增益。

而没尝试过的东西,就算做不成,那起码能长教训。她有银子,只要不去赌钱,就算赔本也赔得起。

有句话叫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现在不长教训,等以后再吃亏,那得吃大的,不如现在挑小亏慢慢吃。

所以,燕明荞想去试试。

但燕明荞也没有贸然去进货倒卖做生意。

她如今了解到的做生意,就是南来北往,利用差价赚钱。当然一份差价很少,不可能差几两几十两银子,还是要靠量多取胜。

做生意嘛,肯定也有揣摩不好局势血本无归的,这做生意有赚就有赔,燕明荞虽然没有赔过钱,但也知道会赔钱。

就点心铺子,城南去年新开两家,倒了两家。

小的生意有做邻村邻县的,大的天南地北的都有,要雇商队、请镖头,还要建码头买航运线,上下打点商人头头和官员,燕明荞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最主要的是当初赵老板说的,打点好关系,路子会好走许多,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若非她和二姐姐背后有燕国公府,有母亲,生意也不会这么好做的。就算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儿出了事儿。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从这几日开始看。

做生意至少要选一样做,粮食不太行,这阴天下雨,运送不方便,容易赔钱。瓷器没经验,若是不小心弄碎了,肯定会心疼的,可以等摸熟之后再考虑这个。

绸缎倒是可行,可以一试。燕明荞其实最想做的是茶叶生意,她记着二姐姐做的奶茶很好喝,虽然不再做老本行,但以前的东西能用的可以用上。

不能太死板了。

越朝人爱茶,母亲她们很爱喝奶茶,去年夏天还有果茶,就是拿这种花茶果干泡在一起,清热解暑。

若是做茶叶生意,奶茶能带动三四成生意,而且自己做茶包,这样的话能开辟出来一条新的商路。

奶茶又可以在烤肉铺子里卖,不需要太大地方,也不用多弄个铺子,燕明荞写写画画,等到午睡的时辰,把墨迹吹了吹,这才放下笔午睡。

午睡醒来之后,她把林枣叫过来,点了点自己的财物,看能拿多少银子出来。

财物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庄子,这个不能卖也不能动。这里面还有各种首饰小玩意。

今年过年的时候燕明荞新添置了两套首饰,一套珍珠头面,一套银饰,长大之后她的首饰就偏向简单大方了。

燕明荞现在光首饰就有十件套,这还只是成套的,沈氏自己掏银子,一季就有两套,比府里打的好,出门见客或是功课得嘉奖了,还有新衣服新首饰。

再加上出门的时候各家夫人给的,燕明荞现在已经把刚来正院时那些小柿子小樱桃头饰收起来了,剩下的还把妆匣给装满了。

能动的有银票,银票燕明荞没有存银庄,就放在了小匣子里,燕明荞数了一遍,跟她记的差不多,两千三百六十两。

外加两年过年收的各种压岁钱,估计还能加一百两银子。但是压岁钱燕明荞肯定不会动的,因为这些金子银子都打成了可好看的样子,花了她舍不得。

年前燕明荞给沈氏她们都买了礼物,花出去了一部分,剩下这两千多两,足够她做生意了。

林枣那儿还有几两碎银子,是留着打点过来传话的丫鬟的,也不能动。

除此之外,库房里还有不少字画书本,一部分是燕明荞看过的书,一部分是还用不到买了放着的。布料也不少,二姐姐分的母亲给的,一小箱子替换下来的瓷器、摆设,占据了库房一个小角。

林枣觉得姑娘东西真不少,在梧桐苑几年,都没有这么多东西。

燕明荞把银票拿出来一千五百两,做生意她能拿出来的只有这么多了。她能赔钱,但是全亏了肯定会心疼的,先拿一部分出来做生意,二姐姐那儿可以问问要不要入股……

燕明荞是这样想的,可以自己先试试,若觉得这条路能走,再叫二姐姐也不迟,这样赔钱也能少赔一点。

她知道,几个铺子虽然是她和二姐姐合伙开的,但最重要的是方子,她做的很少,能赚钱也是因为二姐不计较。

一家人做生意,她希望二姐能赚钱,赔钱就她先赔好了。

下午的时候,燕明玉从外面回来。

燕明玉和楚堪疑在外面吃了中午饭,吃过饭后送人到城北十里亭,送人走后才坐马车回府。

楚堪疑回西北早,在盛京留了还不够十日。他说六月份会回来,这回,他没再说和楚铮有关的事,“有什么事找陈管事,也可以给我写信。”

楚堪疑人闷了点,但跟他说的能记住。有事写信,那还是算了吧,等楚堪疑赶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燕明玉点了下头,“我会看着楚铮的。”

燕明玉没当过母亲,自然不知道怎么把楚铮当儿子看,但儿子不行,可以先当弟弟。

楚堪疑道:“嗯,陈管事一会儿送你回去,顺便给你带了些东西。”

一样是楚堪疑亲手给的,一个四方小盒子,燕明玉在回程时看了一眼,是一盒粉色的珍珠,里面夹杂几颗特别大的,橙粉色。

对着太阳看看,还挺好看的。

剩下的燕明玉到家门口才知道是什么,用两个竹筐装着,带着点腥味儿,不会又是螃蟹吧。

难不成楚铮说她们喜欢吃螃蟹,就一直送?

不过有了珍珠,送螃蟹也不是不行。

陈管事适时解释道:“东海那边送来的海货,有扇贝龙虾,几条海鱼,燕姑娘若是喜欢,以后直接吩咐一声。”

燕明玉点了点头,“嗯。”

流露跟着陈管事把这些送到了正院,顺便给了一个荷包。

冬日里这些海货肯定不是活的,燕明玉掀开盖子看了眼,有大龙虾大扇贝大鱼,妹妹看了不得高兴坏了。

在越朝海货不易得,燕明玉决定涮火锅吃,就是粥底火锅,吃海鲜的原滋原味。

就在正院吃,问问祖母和三妹。

沈氏也是这样想的,她想叫上燕明月,这孩子自从除夕晚上出事,就没怎么来过正院。

就两次,还是请安来,请了安就走,低着头,也不敢跟她对视。

这样下去,只会把她推到孟小娘和燕明泽那边。沈氏知道,一边是亲弟弟和小娘,一边是良心,她也不好受,但这事儿都过去了。

至少明面上是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