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完全听不懂啊,宋人店家望着眼前的辽国军士一脸迷茫,云里雾里的北地族音,连猜都没法猜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看着眼前茫然的宋人店家,兴高采烈地来客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侧身一摸,不会说汉话的辽国军士伸出手,松开的手心里是几枚金制的小饰品

脸上挂着不好意思的笑容

那时来到汴京的使团护军们,出没在繁荣的大街小巷,似乎什么都看不够的他们,拥有着极强的购买力。身上多携金银,从商货到饮食,许多时候并不讲价,横扫而过。

“咣!”

清晨的阳光还未散去,穿过晨雾,身着皮甲的粗壮军士跨进酒家,大马金刀的坐在堂下把钱一拍,也不说话,让人店家愣着眼看他,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直到堂下辽兵不耐烦的敲敲桌子,这才醒转过来的小二赶紧上前伸手拢钱下去招呼。

语言不通,也不知道要吃什么,弓着颈的小二带着迟疑,低头和掌柜轻声商量几句,点头去后厨看样拿了。

菜一上一条腿蹬在椅子脚上一条腿跨着别开,手上不停杯筷翻转眼花缭乱,面前装汤包的小屉堆成小山,旁桌吃早饭的宋人坐那看的目瞪口呆。

这野汉,生是凶猛。

他们吃饱之后,还会回去刷洗刷洗,再来一场传统的民族活动——打草谷。

当年辽人使团刚跑到东京还闹过笑话,后勤不善的辽人骑兵们出征要找当地牧民索要粮草,辽国大军的习俗,又叫打草谷。结果这些兵到东京乐开了,把北境习俗当场给带进了东京城,牵着马的骑兵们满大街挨家挨户打草谷,还打的理直气壮,专挑高门大户,一开门门口戳一帮人高马大的辽国皮室军,一溜高头大马喜气洋洋伸着手就要钱。而且人家打草谷是有说法的,辽兵都是拾掇过自己马都要刷刷,盔甲擦亮头上发辫都仔细扎好,显得精神,你这草谷给我不亏。

你精神了,老百姓好多吓坏了,有的是破财消灾的赶紧塞钱,开封府府尹为这事没少挨戗,衙役都差点搞上门。

曾有会说汉话的辽兵牵着战马敲开宋人的家门,有新奇的宋人没见过,这阵势,直接拿出串铜钱递了过来,牵着战马的辽兵伸手接过。

曾有和辽兵有交情的宋兵忍不住问:为何受赏时不去钱库?哈哈大笑的辽军道:傻子才去你们钱库!有个蠢货背了一大袋子铜钱,结果沉的要命买不到什么东西。

把那家伙后悔了一辈子

那时节开的都是内府府库,酒帛皆不是寻常货色,御内好酒,大内绸花,有价无市。

这些东西带回辽国之后,有用半匹丝绢换到一头犍牛,还有一匹绸缎换一匹好马,你这得多少铜钱才买得到?

可能你们并不知道前人时代是什么样子,在辽国,牛马才是最值钱,衡量一个部族或国家的力量就是牛马多少。马往往代表军力,牛就是生产运输以及食粮的关键,代表了一个部族和国家的最大国力,艰困条件下支撑多久的最大力量。牛马在许多时候充当了后世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你说某个物件值多少金子!好多部族兵觉得有点贵但却没有一个太直观印象,给你点点头打打哈哈,但你说这个东西值十头犍牛!他立马俩眼瞪得溜圆,这什么东西这么贵!

那年头,每个辽兵最希望的就是逢年过节跟着使团去宋境,简直是个肥的流油的丰年,一个帛库一个酒库,都成习惯了,年年岁岁回回都来。

在他们身后一翻账簿宗正寺实在受不了了,有把好缎子压到下面,顶上盖些不值钱的,结果这些人到地一看不对,货不对路,发现不对他就会再往下扒拉往里钻,完事一扒拉这招就不能再用了。

还有府库不服,把东西专门摞高,结果被看中之后,他们就能拿着不知道从哪找的撬棍给撬下来背走,低着头就在府库里捡。

他们就这样在府库里捡了几十年

盛世气象 · 宋仁宗

故,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仁宗是宋朝最好的皇帝,我们在仁宗的四十二年里享尽了太平安定,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没有灾疫。

一直想对宋仁宗说一声,谢谢。

如果你们想穿越,一定往这个时代穿,无他,生活最好,生存几率最高。

因为是那时最好的国邦

中华之国,旧称中国,中央之国,天下之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那个世纪,全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全聚于此,相比富庶至极的北宋,当时天下第二,世界第二的辽国,景象就要凄凉的多。

北国苦寒,辽境许多地方不产粮,仅以酒论,酒是要用粮食酿的,绝大多数的辽人喝不上这样的好酒。

请不要小看酒,酒在古代是很重要的财富,因为酿酒需要粮食的大量投入,不然为何盐酒专卖?一到荒年国家立下禁令,不许饮酒,不许酿酒,所以那时的人喝的不是酒,是身份,是地位。

酒有多贵重,北地国度,进入国库之后,依照金国君臣约定,除打仗外绝不能动,违者二十大棍!

金太宗完颜晟继位之后,有一日悄咪咪进去偷酒,开开心心吃了一顿,结果第二天被群臣捞下来当场给了二十大棍。

这是君臣约定,一方面可以看出金国为何初期如此厉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酒的看重,足够违法的皇帝当廷挨棍子了。

不是产粮国的辽国环境恶劣,许多时候粮食人都不够吃哪来的酿酒?所以在辽国,粮食酒是最珍贵,待客用的好酒,只有贵人才能常喝到粮食酒,普通人想都不要想。

另外,在我们那个缺医少药的时代里,酒是治病的。古时北地冬天严寒难捱,没有暖气没有棉花人搞不好就给冻僵了,北地冬天冻死者常事,冻出病好不了拖成肺病大疾而亡更不可计数。所以北境一个冬天几乎等于一遍筛子,筛掉好多老人小孩,只有强壮的人才能活下去。

许多时候就是一口酒,一口酒下去暖暖身这个人就不用死了,或者一口酒下去把那口寒气出出来就没事了,没这个病不用拖扛过去了,但是没有。

有句老话,叫冬天交粮本(冬天,天冷,老人多亡)。

将军看着村长手里厚厚的粮薄,面有不忍;“都是不用吃饭的?”

村长慢慢的转过身,向将军低低头;

“是,大人”

不然辽国为什么这么好说话给你通商?就是因为要你的酒,要你的丝绸,要你的药材,要这些救命的东西。

不然古人为什么想往南方江浙膏腴之地跑?就是因为冬天不太冷,好过。

我这样讲开放府库,大内赏赐对辽军有多震撼,作为北国寒冬能救人一命的酒,强大的能换来马牛的帛,能够随意拿取!

这是不可想象的宽厚,最大赏赐,那时军中主体为部族兵的辽军上下不住城市住部落,在那种地方你给钱他有用?实物,酒帛丝麻,特别是宋人来的精织帛缎,其价值高到骇人,有部落里宋人很一般的一卷布就能换半只肥羊或肥鹿,这还是冬天食物并不富裕的时候。

故而,去往宋国,就是辽军上下最大的梦想。

每年赴宋使团,人员份额宝贵,其使团军中构成一部分是皮室亲军,一部分就是立过军功的宫分将卒,去往汴京是辽军内部最大的奖赏。这些人常常身揣金宝,到了东京四处购买,每年他们一定带有相当数量的空车马,以求多载赏赉,这是辽使的习惯,那时的辽人非常羡慕宋朝,如梦的富庶。

所以,辽皇亲自造了一尊小小的佛像,祈求来生转投中原。

对不起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