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武昌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稍稍顿了下,卫青接着说道:“此五路中,武昌左近传檄可定,无甚可说。襄樊虽为重镇,兵力也不甚多,人心惶惶之下,克之不难。荆州有少许驻防八旗,西边夷陵扼守川东十三家东出之路,清军倒是布置了些人马,若是急切间难破,可派遣使者走山路入兴山招抚李来亨诸部,两面夹击。北路当速行,利用距离优势,赶在宋国之前,拿下大别山一线,如此,有光州、信阳为三关缓冲,尽可攻,退可守,自可居于优势。”
“此四路者,无需太多兵力,合计数万人足矣。”长平侯开始讲述最后一路,语气也愈加严肃起来:“关键便在于最后一路。湖南平定之后,云南的清军也差不多返回贵州了。到时候他们无论是要北返还是南下广东盘踞一方都免不了过境湖南,到时候免不了重兵对决。”
清军其实还可以走另外两条路线,经四川出陕,或者走广西入粤。但是多年战乱下来,四川早已杳无人烟,广西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是个三五万人马,说不定靠着存粮和打猎还能勉强撑过去,十几万人马过境,沿途就只能啃草皮了。
所以湖南就成了满清南征军的必经之地。刘彻闻言微微点头。作为一个战争狂热分子,武皇帝一生发动了几十场大小战役,对于军事方略自然也是在行的。
卫青所说的,刘彻也能想到个大概。“既如此,卫卿于此战可有把握?”武皇帝满怀期冀的目光看向长平侯。
卫青拱手而礼:“臣但尽力而为,然兵事瞬息万变,且臣于清军装备战法亦不熟悉,所以不敢放言。”
倒是一旁的霍去病听了半天早已按捺不住:“清军后路被断,粮草无以为继,再得了四方纷乱的消息,军心必然大乱。到时候就算是有十成的战力,也未必能发挥出一成,又有何惧哉。到时候大军压上,这些个留着金钱鼠尾的鞑子还能翻了天不成。”
霍去病少年心性,锐气极盛,卫青用兵则更谨慎些:“话虽如此,然兵法有云,归师勿扼,若是逼急了,清军甲坚兵利,又有大炮助阵,着实胜负难料。不如坚壁清野,消磨敌人士气,再想办法联络云南明军残部,追击骚扰清军。待到时机成熟,再一击而建全功。”
“舅舅何必小心至此。要是平时,纵然五十万大军在手,对上那十多万南征军,吾也不敢言必胜。”霍去病摆手道:“但是如今,敌军既无后方,又军心动荡,兼且多日行军,疲惫不堪,若是这样,还要行那示弱之法,那便是胜了,也难以服人。到时候难免会被收降的清军看轻,觉得胜之不武。这样以来,我还怎么带着这帮鞑子兵去跟明军对阵。”
武皇帝听霍去病这般说也来了兴趣:“骠骑将军好想法,只是这八旗兵可不比那些匈奴人,志气高的很,可不是那么好收服的。”
收虏兵以为己用,哪怕是在大明朝也是常有的事,汉帝国更是经常成建制地招揽胡兵,霍去病更是这方面的好手。当年孤身一人独入敌营,降服上万胡兵,成就一代传奇。
不过这八旗兵不比被汉军打的服服帖帖的匈奴人,人家几十年来屡战屡胜,士气高的很。待遇上也是苦逼的匈奴牧民比不了的。
人家一个小兵的收入可都比得上县令。若真是那么容易收服,那始皇帝也早就打这个心思了。
难度大,好处自然也大。等到前期七位帝王划定自己的地盘后,正式纷争就要开始了。
汉明两国同处南方,一个占据长江中游,一个占据长江下游,都对对方有巨大威胁。
这就导致在灭掉对方统一南方之前,根本无法向北方大力扩张。两国可以说是七国之中矛盾最深刻的一对。一旦禁战令放开,必然是打的天昏地暗。
而大汉毫无疑问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一千多年的时代差距,并不是短期内就能抹平的。
这个时候要是能有一支数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后世军队顶着,为大汉争取更多的时间更新装备,转换战争方式,才好在以后的对决中取得先手。
而全灭满清南征军团,不说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便是轻松灭了,战争的过程中那些现成的先进装备也要损失不少。
随军的炮手、工匠说不定也会伤亡惨重。而没了这几万人鞑兵帮着教导新战法,将士们适应新战争模式的时间也会更长,在战场上也会付出大量鲜血交学费。
靠自己慢慢摸索着适应新装备学习新战法,哪有直接找个合格的对练来得快?
面对武皇帝的质疑,霍去病头一昂:“要是那么简单,哪里还需要我出场。还请陛下任我为南征主帅,去病定然为大汉带回来一支能战的胡兵。”
刘彻微微一笑,却是没有回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飞将军:“对于此战,不知李卿又有何看法?”
李广听到皇帝问询,连忙回道:“陛下但又所指,臣必定全力以赴。只是无论是卫霍二位将军还是李某,皆常年征战于北方,善于骑兵,而不精于步兵,且未有在湖广这等多河湖之地用兵的经验,臣以为此事亦需多加留意。”
“李卿所言,切中要害,甚好。”刘彻夸赞了一番,而后又面向霍去病:“骠骑将军豪言,朕壮之。只是此仗,关乎参赛资格,朕不得不慎。”
思虑再三,刘彻还是决定采用长平侯的方略。虽然有些丢面子,但是稳妥啊。要是直接莽上去,万一清军突然打了鸡血,胜了这一仗,赖在湖南不走了,自己找谁哭去。还是先过了资格赛这一关再说吧。
八旗俘虏不服气,可以慢慢料理,待过个几年,汉军换上了新装备,熟悉了新战法,再有不忿,便处理了了事。计议已定,武皇帝转向长平侯:“卫青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