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白栖岭去京城那一天天气不错, 燕琢城里的人站在路边看热闹。白二爷回燕琢城闹了这许久,大小商贾死的死伤的伤,自此这燕琢城姓了白。

他仍像从前一样坐在他镶着宝石的马车上招摇过市, 听到有人唾他, 探出头去,阴森森看一眼。冬日寂寥, 三月春潮,他的目光被春暖融了几分, 看到了那站在灰墙前的人, 穿着白府新发的衣裙, 跳着脚跟他作别。

阿虺的马车赶的慢了些, 母亲扯着小阿宋追车,小阿宋大声喊着:“哥哥!哥哥!”阿虺没有离家过, 不敢回头,怕回头会落泪。

花儿快跑几步到他身边,跟着那马车走。她说:“阿虺哥哥,明年我生辰你会回来给我做一碗面吗?”

“花儿妹妹, 就算我不回来,你也会有生日面。我与饭庄的账房说好了, 我给他留了一百文, 每年你生辰都有一碗加蛋加肉的面,够你吃十年。”

花儿闻言笑了, 大声说道:“阿虺哥哥, 你不用怕白二爷!白二爷不过虚张声势罢了!”

车里头白栖岭咳了声,花儿对阿虺吐吐舌头, 又道:“若是白二爷迁怒于你, 你尽管低头, 白二爷吃软不吃硬!”

獬鹰在一边捂嘴笑,二爷都要走了,她还故意气二爷。果然,白栖岭一把推开车窗,探出头来狠狠瞪她。花儿嬉笑着瞪回去,随手丢了一个东西进车里。白栖岭拿起来看,一个破锦囊,上头歪歪扭扭绣着“平安”二字,她这大字不识半个的显然尽力了。顺手揣进衣襟里,再探出头看她。她已停下追车跑回王婶身边,等着送衔蝉。

别人远行,可是把她忙坏了。白栖岭的目光追到后面去,看到她的衣裙被春风吹贴到身上,细瘦的身板一览无遗。他临行前要柳公把她喂好点,原话是:吃百家饭跌跌撞撞长到今日不容易,我从山里带出的野猫尚能吃好,也不差她这活人一口吃的。要她长高些、长胖些、长开些,我白府的脸面不能是小耗子样!

直至脖子酸了才坐回去,獬鹰坐在马上替他回头,笑道:“她正跟旁人说,白二爷虽然走了,但家业交给老管家和她了。往后还望大家多提点照顾!”

白栖岭哧一声笑了,果然是一个贪财鬼。

衔蝉跟墨师傅坐在最后一辆小车上,看着坐在石头上晒太阳的母亲,清早她出门前为母亲净了脸重新梳了发髻,要她看起来是一个神志清明的妇人。花儿看到衔蝉,跑上前去,抓住她的手,眼泪簌簌落下。

“衔蝉!衔蝉!”她说:“不要想家!到了京城尽管做你想做的事!王婶还有我!”

衔蝉哭着点头,用力抓着她的手,哽咽道:“花儿,我对不起你,你等我回来!”

“别说这样的话!”花儿用另一手拍她手,连哭带笑道:“衔蝉,我等你做女状元那一天,我等你回来带我去京城玩。到那时京城的男子可着我心意挑,行不行?”

衔蝉点头:“我有的都捧给你。”说罢手握更紧,轻声对她说道:“花儿,等你看到照夜哥哥,替我告诉他:只要额远河还在,我的心就不变。”她说完擦掉眼里的泪,又捏捏花儿的脸。

花儿点头放开衔蝉的手。车队越走越远,她童年的玩伴就这样散了。打记事起,他们几人从未分开过,如今一个一个走了,都说要去奔赴前程,可前程究竟是何模样,没人见过。花儿不想在人前哭,一手搀扶王婶、一手扯着小阿宋,回了柳条巷。

从前的柳条巷只是破败,但还有人,如今人也不剩几个了。花儿把王婶带进家中,在阿婆床上给她安了个枕头,这往后阿婆能日夜看着王婶,她也好放心去做活计。如今她不算太缺银子,从白栖岭那里赚得的钱够她们过活好一阵子。

她不必在饭庄端盘子了,打这一日起她就是柳公的门生了。安顿好后就去白府找柳公,到的时候老头正在看舆图。花儿问他看这个做什么,柳公说:你得先知天下多大,才知你欲前往何处。花儿半懂不懂,头凑过去跟柳公一起看。

柳公所言非虚,天下之大,超出花儿所知。她识字不多,但山川河流能看懂。指着一个地方说道:“我知道,这是燕琢城,这是额远河,河对岸是鞑靼。”说完又去找:“这里是霍灵山,我的飞奴哥哥在山上做山匪,柳公一定知道。”又指着一个地方:“白二爷的仇家霍言山在这里,如果他讲的是实情的话。”最后指到京城:“白二爷、阿虺和衔蝉,最后会在这里落脚。”

她像一个顽皮小儿,把自己的念头都在谈笑间说了。柳公知她心中悲凉,却并不对她多加安慰。小东西自己会想通,会向前走的。

这一日什么都不做,柳公只带她认图,给她讲别处的人情风貌,何为海、何为山、何为天尽头。一边讲一边把那些字写到纸上,花儿听痴了,连带着字也认了几个。柳公赞她聪敏,她有些羞赧。在吃食上,柳公也做了安顿,一午一晚两顿,有鱼有肉有汤。花儿说自己来学徒不能吃这样好,柳公则让她安心受着,不要拂二爷的好意。柳公年岁大,帮不了二爷几年,这往后还是要靠她,帮二爷把这里的家业顾好。

花儿想,若日子就这样向前奔,那亦是好的。

傍晚她回家,路过码头发觉比平常安静,她走过去,看到石阶下卧着一个人。她以为是那人喝醉了,上前探看,看到那人脖子上的血,是从前与她一起打更的衙役!花儿不像从前那样惊慌,试他鼻息,发觉他人已断了气。转身跑去报官。

这一折腾就到了深夜,回到家中阿婆和王婶已睡下,她浑身酸痛,坐在石凳上歇着。想起那小衙役偶尔与她闲谈,到后来也与她讲过几句真心话。怎么就死了呢?知县派人去看,说那小衙役的脖子被割了,那刀痕比一般的要粗。小衙役前几日刚与她说知县要他查那一日饭庄和孙府的屠杀,过一天就死了。想来是他查到了什么。

花儿联想起这几日的码头,外邦人比从前多,还有人根本不像经商的。她心中有隐约惶恐,总觉得这燕琢城太过平静,反倒像有大事发生。生生睁眼到天亮,忙去驿站给照夜送信,把小衙役和城内的事与他说了,要他在大营多加小心。

柳公亦发觉一些端倪,安排人给白栖岭送了一封信。而路上的白栖岭,除了这封外,还收到一封密信。那封密信由京城送来,跑死了三匹马,片刻没有停歇,最终到了白栖岭手中。他意识到不一般,打开来看,对方只写给他几个字:燕琢城将破,速返营救。

白栖岭猛地想起那一日,他在码头边的饭庄上遇袭,他提前报官,只为全身而退。而孙家却被灭门。孙家灭门不是因他而起,却被旁人灭了口。那时他们猜测他们偷运高手进城是为内外围剿歼灭谷家军,砍断七皇子的翅膀。他们万万没有猜到,他们是要彻底舍掉一座城。

白栖岭手上青筋暴起,哀其不争,为一个皇位,竟是要做下这等事!他命人送信给知县和柳公,要他们做好万全准备。而他则即刻赶回燕琢。

从他所处的松江府外四百里到燕琢城、要两天两夜。

这两天两夜,白栖岭带着人片刻不歇,他们穿过森林密谷、险境奇滩,从未觉得燕琢城离他这么远过。

又偏遭这一年第一场春雨、暴雨如注,路上泥泞不堪,马困人乏,在他们途经良清之时,看到派出送信的二人被陈尸在镖局外的旗架之上,面目全非死状凄惨,白栖岭突然意识到此刻的燕琢城成了一个死瓮,别人进不去,城内人出不来。

这局,是早早做下的。是那些人联合鞑靼、山匪,内外勾结做下的!为了消灭谷家军,他们将燕琢城拱手让给了鞑靼!

白栖岭心痛不已,此刻他忽然意识到,他此生不爱不念的燕琢城,是他永生割不断的根。无论他去到哪里,他的根都在那里。燕琢城破,他的根亦会腐烂发臭,从此他将是这飘摇世道之中的一缕游魂。

他的马在大雨中飞奔,雨珠子落在他脸上,砸得他生疼。燕琢城每一条街巷都在他脑海中闪过,那漫长冬日里被雪覆盖的土灰的房子、那码头上熙来攘往的叫卖声,茶馆里络绎不绝的人和说书先生嘴下的江湖,他从未觉得燕琢城是他的故乡,他从不爱燕琢城,从来都不爱!

而此刻,他在马上想起这些,竟红了眼!

隆冬下雪的时候,花儿抱着一个水盆站在他屋檐下给他铲薄薄一层雪,对他说:听闻京城的老爷们融雪煮茶,今儿奴才也委屈委屈给您融点雪罢!他为何会想起那天的雪呢?为何会想起她头上细细的湿发呢?

还有他利用她的每一次,她全身而退站在他面前朝他索银子,她说:命换来的,您得多给些!

他想,他得快点,不然他的奴才此生再也不会给他融雪了!他答应给她寻个好人家还没做到,答应让她管的铺子还没过给她呢!

白栖岭又想到,他在那一个下雪的冬日里坐在马车上,看到外头灰头土脸的人,心想:总该让他们吃饱饭罢!总该不让他们挨饿罢!而那靠在墙角站着的小小人,快要饿死了!

白栖岭一生没有报复,均在自保自救在权利的浪遏中浮沉,他心狠手辣、心硬如石,他不为任何人如此千里迢迢赶路!

白栖岭不肯停,燕琢城破他从此就没有家了,哪怕那是他万分嫌弃的燕琢城。

此刻燕琢城也下起了雨,花儿趴在窗前听雨。外面依稀有马蹄声,还有不知从哪条街巷传来的一声呼救声。她伸着脖子听,只觉得这次的雨不似往常平静,满耳的嘈杂。她开始没由来心慌,撑了一把破伞出门去。阿婆问她去哪,她说她想去看看。

她对燕琢城再熟悉不过,在她拼命谋生的这些年里,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燕琢城的大街小巷,她知晓哪一家种了花哪一家爱打架,哪一家的丈夫赌输了全部身家。先抄近路去府衙,想看看那小衙役的案子查的如何了,然而素来紧闭的府衙大门虚掩着,她想去推,却下意识收住手,透过门缝向里看,里面空无一人,就连一直坐在长桌前读状子的老先生都不见了。

这诡异的安静攫取了她的呼吸,她轻轻后退,终于跑出了这个地界。因着下雨,街上几乎没有人,她又去了码头,码头还在热闹着,这一日不知哪家的货船到了,在一箱一箱的搬东西,搬很沉的东西。

紧接着去城门,发觉守城的士兵换了一批人,从前瘦骨嶙峋的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人高马大的。他们手中紧握一把出鞘利刃,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无人进城,出城的人被挡回去。

不对,这不对。花儿抬腿往白府跑,她想去问问柳公是否出了什么事,然而有几人从远处跑来,她吓得跑进巷子躲着。她听到他们的鞋履踩在水上发出整齐的声响,而这些人她都没见过。

花儿终于意识到,燕琢城出事了。她撒腿就往柳条巷跑,路上遇到人,她就拖住那人急急说道:“回家!告诉你见到的每一个人躲起来!躲到安全的地方去!”别人以为她疯了,她却无从解释。

燕琢城里哪里有安全的地方!哪里有!她跑回柳条巷,挨家挨户敲门,要大家躲起来。她说:“很危险,我们很危险,我们需要立刻马上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别人不信她,巷人信她。在照夜和衔蝉亲热的那间破屋里,有当年祖宗挖的窖,已经许多年无人用了,他们都挤进窖中,不敢发出声响。

而大营那头雨下得更大,守军刚刚抵挡鞑靼的一次冲击,眼下雨势大了,额远河的水迅速涨了起来,守军不得不退回对岸。

谷将军的营帐里站满了人,谷将军次子谷为先此刻站在他身边,倾身与他一起看舆图。鞑靼十万大军,他方五万,其中一半是老弱。在过去的三次大战中,已损去三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