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2章 二道贩子,烫手的财富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因为中间隔着茫茫戈壁滩,叶尔羌、卫拉特、吐鲁番虽然与大明之间的联系没有彻底断绝,但也绝对不算多。
他们主要还是周边诸多汗国和中亚诸国交易,从大明内地铤而走险而来的商队获取丝绸、瓷器、茶叶,从本地产出玉石、马匹、毛皮,
然后将这些物品组合起来,运往中亚,换取白银、宝石、武器、香料、玻璃器等等。
在这种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充当了二道贩子和加工者的身份。
繁荣的转口贸易,不仅为新疆地方的统治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使得该地区在朝廷控制力减弱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其在中亚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他们从敢死商队手中获取茶叶、丝绸、瓷器等的路断了,
大明境内有诸多商号前来开设商铺,也就是说失去了二道贩子的身份,唯一的来源就是依靠畜牧业,诸如鞣制好皮革、牛肉干、奶制品等等,
但是你们别忘了,无论是中间的哈撒卡汗国,还是西南一点的布哈拉汗国都是游牧民族,卫拉特能提供的这些物品,这两个汗国也能提供。
如此一来卫拉特四部基本上就彻底的失去了经济来源,前提是前来这边的商人也不收购他们的皮毛、奶制品和牛肉干等货物。
但很明显这是不可能,这些东西中亚那边或许不需要了,但大明境内还是需要的。
如果朝廷手上掌控了数百万计……超过了牧民手上的牲口数量,你们觉得商人们会优先收购谁的?
其次,羊皮两钱到五钱一张,牛皮五钱到一两五钱一张,皮革这种东西虽然价格不算高,但相对于几乎零成本的棉、麻、丝等织物来说已经是天价了。
且这种东西做成的衣服厚重、不透气、难以清洗,在大部分季节穿着都非常不适。
皮革这种东西保存的好能放五十年以上,一般的也就撑死了五年,环境恶劣一些可能一到三年。
这三点就决定了大明境内需求是有的,但绝对不算大,一年三五百万张已经是极限了。
相对于这里的皮革,河套平原的鄂尔多斯,隔着长城的西蒙古、顺海而下的东蒙古,哪一个不比这个便利?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再掌控大量的牲口,牧民们就几乎没有活路了,原本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结果现在活得还不如之前,你猜牧民们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通货膨胀,降低数量,让牛羊马等牲口以及相关制品的价格涨起来。”
众将眉头紧皱,快速的思索这朱童蒙话中的逻辑。
按照朱童蒙的说法,牲口太多对整个西域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至少是在诸多商号进驻新疆之后是这个样子的。
“朱总兵,那能不能将牲口卖给牧民们呢?可能他们没办法一次性给银子,但后续的交易中慢慢的换就是了,也比吃掉强吧!”
“不行,牲口是游牧民族种族壮大的基础,也是他们供养强大军队的基础,庞大数量的牲口就意味着他们依旧要保持逐水而居的特性。
放牧有劫匪、狼群等等,牧民们请求配给战马、弓箭、战刀是正常的吧,那么就能继续锻炼出精湛的骑射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