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赵构之死,史上第一昏君竞争者,历朝皇帝痛骂,大宋庆祝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隆兴和议达成之后,赵昚并没有放弃北伐的企图。
他觉得张浚的确是不中用了,可自己还有吴璘和虞允文啊。
吴璘常年在巴蜀,忠诚度是个疑问。
但虞允文可是久在朝中,而且又曾经立下过大功,是赵昚心目之中最佳的北伐人选。
按照赵昚的计划,是打算在几年的厉兵秣马后,以虞允文从淮南方面出击,再以吴璘从巴蜀方面配合,两路直扑汴京,再会师北上燕云。
计划得很好,只不过出了一点小意外。
隆兴和议达成四年后,虞允文死了。
又过几年,吴璘也死了。
这下子,赵昚彻底麻了。
没有了虞允文和吴璘,再派谁去北伐?
这要是再输了,那赵昚可就非常之尴尬了。
赵昚心心念念的北伐,就此无疾而终。
后人对此也有过一番评论:
“高庙艰难三十年,欲静而不得静。”
“孝庙积累二十七年,欲动而不得动。”
许多人都觉得,让赵昚和赵构这对父子互换一下身份,宋朝的历史就会引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对父子的能力也就那样,换了也没什么改变,甚至可能赵昚直接让南宋灭亡了。
总之,在隆兴和议之后,赵构心心念念了大半辈子的和平,又再度降临了。
在退位之后的二十五年太上皇生涯里,赵构可以说是非常幸福。
一方面,他的确是彻底放手了朝政,全权交给了赵昚去处理。
只有当赵昚提起北伐的时候,赵构才会主动插手,各种劝说和阻止。
其他时间,赵构都在他的德寿宫中,颐养天年。
德寿宫,时称“北宫”,正殿为德寿殿。
在宫门和正殿门口处,悬挂着两块皇帝赵昚的御书牌匾,落款处是“臣昚恭笔”。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德寿宫,是在秦桧府邸的旧址上建造起来的。
走进德寿宫之中,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堪称小湖的池塘。
这个池塘是赵构让人特地从西湖挖了一条沟,引西湖水注入,名为“大龙池”。
在大龙池的旁边,赵构又让人搜集江南乃至全国各地奇石,堆叠在一起弄成一座非常壮观的假山,名为“万岁山”。
这个大龙池和万岁山,分别是仿造西湖冷泉和飞来峰所建。
在大龙池和万岁山旁边,又建有各种楼宇。
周必大曾经在赵构某年生日的时候进献诗句一首,曰:
聚远楼高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
人间炎热由何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又有汪应辰也献诗一首:
飞来峰下水泉清,台沼经营不日成。
胜境自超尘世外,何须方士觅蓬瀛。
在德寿宫中,除了大龙池和万岁山,还有许多殿堂亭阁。
冷泉堂,专门用来种梅花。
每当夏日时节,这堂前假山、竹林、古松再加上梅花,可谓“不见日色,并无暑气”。
清深堂,则用来种植竹子。
载忻堂,专门用来给赵构举办宴会。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集合了举国能工巧匠弄出来的辉煌宫殿,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赏心悦目的山光水色,这座德寿宫可说是南宋山水园林的巅峰。
以至于赵构死后,德寿宫上百年间竟然没有任何改动,却依旧成为历代南宋皇帝休闲的最佳去处。
直至蒙古铁蹄南下。
当然,光光有宫殿还不行,得有钱。
赵昚登基的时候,就规定:“德寿宫月进钱十万贯”,也就是十万两白银。
但赵构觉得,咱们可是节俭的皇帝,怎么能搞这么奢侈呢?
传出去的话,后人怎么看我赵构?
赵构大笔一挥,“只”要南宋朝廷每月给四万贯,一年也就四十八万贯足矣。
在以“高薪养廉”着称的宋朝,宰相们一般三五年的俸禄也就足够在临安买一套大宅子了。
但是赵构这个太上皇的“俸禄”,却是南宋最高级官员太师、节度使等的几十倍!
当然,赵构的收入还并不仅仅于此。
每年除了这些固定收入之外,逢年过节,当儿子的赵昚也得有所表示啊。
像刚登基的时候,赵昚就一次性进献白银五万两给赵构,又给赵昚名义上的母亲吴皇后进献三万两,再以吴皇后生日的名义额外进献三万两,总计十一万两。
淳熙二年,赵昚又进黄金一万两,白银五万两,绢布一万匹,度牒五十道给赵构作为“德寿宫支用”。
淳熙三年,赵昚再进白银五万两,绢布五千匹,铜钱五万贯,度牒一百道,用绿油匣两百个。
到淳熙八年,赵昚规定:每月以会子一万七百六十九贯五百八十文供奉德寿宫。
总而言之,每年赵昚都会找各种名义,给赵构额外送钱,平均一年十万两左右。
但这还不足以让赵构高兴。
有一次,赵构到南宫和赵昚喝酒。
赵昚喝多了,醉醺醺地向赵构许诺,要进二十万两白银给赵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酒醒后,赵昚居然忘了!
但赵构可没忘。
赵构不但没忘,还经常对吴太后抱怨,说赵昚这小子当皇帝久了,连孝道都没了。
吴太后自然是知道赵构贪财本性的,干脆从她自己的私房钱里拿了二十万两出来给赵构,算是了结此事,给皇帝赵昚圆场。
俗话说得好,帮忙不告知,人情全白做。
过了一段时间,吴太后有意无意,把这件事情暗示给了赵昚。
她倒也不是想要钱,就是告诉赵昚,皇帝你看母后多爱你,这种事情都帮你了,二十万两也不心疼就拿出来了。
赵昚自然对吴太后大为感激,又在当年吴太后生日时,一口气进献给吴太后四十万两。
赵构的奢靡程度是极为惊人的,以至于等赵构死后不到一年,德寿宫从南宋国库中的支出竟然足足减少了将近五十万两。
这还是赵构死后已经遣散了大量德寿宫嫔妃、宫女、太监的结果。
若是按照赵构在世时的人数规模和品级,一年的支出还远不止五十万两。
可如果仅仅以为是靠着赵昚和南宋国库的奉养就能让赵构满足,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错,这还不够!
赵构为了敛财,很快就想出一个办法。
酿酒!
北宋是禁止民间私自酿酒的。
想要酿酒,那必须要得到官方的许可。
所以在宋朝,卖酒属于暴利行业,可以和盐、铁等官方垄断行业相提并论。
赵构大笔一挥,直接让两浙转运使每年送糯米五千石到德寿宫,专门用来酿酒。
五千石这个数字猛一听似乎没啥。
可如果把它换成现代社会的斤,按照一宋斤等于640克计算,那这五千石就等于现代的四十九万又两千斤整。
一年四十九万斤糯米的酿酒生意,还是在南宋这个古代的朝代,还是暴利行业,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但还是不够。
于是赵构又把脑筋打到了“免税”上。
南宋时期,一开始是因为需要和金国作战,不可避免的就要加税。
等到后来秦桧上台,各种苛捐杂税就越来越多了。
赵昚上台当了皇帝之后,因为需要整军备战,加上每年还要供奉大批支出给赵构的德寿宫,所以绝大部分的苛捐杂税都没有取消。
士大夫们当然是不需要担心这种事情的,“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苛捐杂税都是皇帝和士大夫一起商量制定的,用脚趾头也能想到,这些税怎么样也不可能收到士大夫们的身上。
但平头百姓和那些做生意的,可就苦不堪言了。
尤其是商业税,在宋朝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税种。
宋朝也是极其罕见的,商业税收入超过了农业税收入的华夏古代王朝。
赵构在宦官们的劝说下,就动起了这方面的歪心思。
之前因为酿酒的缘故,赵昚特地下了一个诏令。
凡是德寿宫的产业,一律免税!
在赵昚和朝廷士大夫们看来,赵构无非就是折腾一个酿酒坊,免个税完全无所谓的,每年不也就那么几千一万两么。
然而赵构很快就把这个免税特权给玩坏了。
他派出宦官们去和那些生意人接触。
只要这些商人每年交一笔钱,那么德寿宫就承认商人的生意是德寿宫的产业,让这些商人获得免税的权利。
当然,这笔钱肯定是要比商人们正常缴纳给朝廷的钱要少一些的。
商人们当然非常愿意啊。
一方面能少交税,另外一方面还能攀上太上皇帝赵构的大腿,谁不愿意谁是傻子!
结果就是,临安乃至南宋各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在德寿宫外面排得人山人海。
短短几年时间,悬挂着德寿宫旗帜的各种商铺、船队、车队在南宋各地比比皆是。
在临安府中,将近一半的店铺全部悬挂了德寿宫的旗帜。
甚至,就连临安府专门运载粪便去城外农田贩卖制肥的船只,也特么挂了赵构德寿宫的旗帜!
这下子,赵构爱财的名声也自然传遍天下,引为笑料。
但赵构完全无所谓。
官员们对此自然也是颇为意见的,就连曾经给赵构写诗称赞德寿宫风景的汪应辰都觉得太过分了,上奏赵昚希望能杀一杀这些歪风邪气。
赵昚对此固然是心知肚明,但他也懒得去管,就敷衍了事。
后来汪应辰屡次上奏,把赵昚搞烦了,干脆直接把汪应辰贬官外放。
这下子,再也没有不识趣的官员敢在这件事情上进谏了。
也就是只能在看到插着赵构德寿宫旗帜粪船的时候,心中骂几句“成何体统”而已。
敛财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历数华夏五千年来数百位皇帝,赵构也能算得上是其中的“顶流”了。
像什么古代四大名着中《红楼梦》描写的奢靡场景,和德寿宫之中真正的生活景象相比,也就是不入流的东西罢了。
大观园?比不上德寿宫一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