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琼林宴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赵九福怎么会肯踩这个坑,立刻反问道:“怎么会,莫非白进士知道哪位大人忙忙碌碌一辈子,竟是一件与民有利的事情都没做成吗?”
白静轩的脸色大变,他自然不可能说出这么一个人来,也不会有官员承认自己一辈子勤勤恳恳,结果一件好事都没有帮老百姓做。
这时候旁边的探花郎谢云坤也站起身来,接着说道:“赵进士说的有理,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之人固然该死,但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也十分可恶。”
就是苏二虎传胪也跟着说道:“可不是吗,若是一个人只会读书,满口的之乎者也伦理道德,那还不如去当一个夫子,或者去写书论著也成,但他偏偏还要去做官,那就是看不清自己,还害了无数治下的百姓。”
倒也不是所有考生都站在赵九福这边的,大部分人也觉得这般治下不好,但若是一个官员两袖清风不贪不腐,那么在他们看来似乎就是苦劳了。
这般众进士纷纷发言,在皇帝的频频点头之中几乎要掏空平生所学,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说,慢慢的不局限于大皇子的题目,开始诉说大周朝当今现状,或者有称赞之声,或者有谴责之事,甚至也有人以为自己揣测到了圣意,直接讽刺起当今朝廷冗官冗员,皆是尸位素餐之辈,偏偏却说不到点子上只是揪着皮毛批判。
不得不说这样的场景在朝堂上是几乎看不到的,也正因为这些士子刚刚才变成进士,连官员都还不是,才会在皇帝的三言两语激励之下血脉喷张,不管不顾的就开始说。
等他们当官之后,便知道即使皇帝说了不以言论罪,也不能真的畅所欲言,在皇帝面前有所保存,那是为自己,为家人留了后路。
赵九福说完之后却有些沉默,与周围脸红耳赤的进士们格格不入,若是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就连一开始比较激动的白静轩也已经冷静下来。
如今还在滔滔不绝长篇大论的,不是家世普通不知道进退,便是本人缺了一根筋,没看见皇帝虽然频频颔首似乎很赞同,眼中的笑意却已经一点点消失了。
“诸位士子都言之有理,想必以后在朝为官,定能体恤百姓,做有用之官。”皇帝最后说道,又坐了一会儿才施施然离开了。
皇帝已走,但是这琼林宴却还未完全结束,因为他身后的三个皇子留了下来。
皇帝一走,大皇子只是举杯敬了在座的进士们几杯,他说话客客气气,对着他们却有几分疏离,看起来似乎是无心朝政一般,不过想来也是,这位皇帝在潜龙阶段唯一活下来的皇子,身体一直不好,这时候再使劲掺和那才是自己找死。
相比起大皇子来,二皇子便活跃许多,皇帝走后不久他就站起身来,竟是一个一个走到下头与进士们说话。
赵九福作为状元自然首当其冲,他便看到这位年纪不大的二皇子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笑着说道:“赵大人文思敏捷,让本皇子好生佩服。”
赵九福心中觉得这位二皇子不免太急切了一些,毕竟他长兄还在那边坐着呢,他的一举一动也会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现在可还是年轻力壮,这位表现的这么积极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不过他脸上可不敢露出分毫来。
越是这样的皇子越是应该小心谨慎的对待,就算他不打算立刻投靠,但直接明白的得罪一位受宠的皇子也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
二皇子的年纪不大,个子也不高,赵九福不得不弯腰弓背的跟他说话,一番话聊下来他没觉得二皇子有什么魅力,光觉得自己腰酸背痛了。
等琼林宴彻底结束的时候,赵九福忍不住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他看了看自己的席案果然许多东西动也没动,光喝了一肚子的水酒。
再好吃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下,估计也没有人能够安心享受,赵九福心中微微吐了口气,原本对御宴的期待值降到了最低,这样的饭经常吃的话伤胃。
在琼林苑门口看见赵老四和青竹站在车架旁的时候,赵九福忽然觉得没有那么累了,方才那种从心底升起来的疲倦一扫而空。
这辈子他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即使负重前行,若是背负的是家人的命运的话也值得继续,他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双羽翼,庇护住自己最爱的家人,让他们能够幸福安乐。
赵老四见他出来连忙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得亏我还在,青竹这小子老鼠胆子,出门在外多问一句都不肯。”
赵九福看了看一脸紧张的青竹,心想着他自己还未能适应跟这些人相处,就更别提出身更差还未读过书的青竹了,反倒是笑着安慰道:“胆小也有胆小的好处,至少不会坏事。”
赵老四一听觉得也是,赵九福拍一下青竹的脑袋,跳上马车说道:“四哥,你放心吧,我会慢慢教青竹的,这孩子有许多缺点,但胜在为人实诚,对我也是忠心耿耿。”
赵老四也觉得青竹这个优点很重要,不过也就有些操心自己回去之后,赵九福会不会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毕竟老师是老师,赵九福总不可能住到顾家去的。
赵九福见他挂心,反倒是有意无意的跟他说起琼林宴的事情来,无非是说里头的风景如何如何,御膳又是多么的美味,皇帝皇子们又有多少威仪。
赵老四听的津津有味,还打算记下来背出来,到时候回到陈家村也好说给其他人听,这见过皇帝吃过御膳,还能被皇帝夸奖的人,整个戴河镇估计也就他家弟弟一个。
赵九福一开始不知道他的打算,有一日赵老四忽然抓耳挠腮的来问他琼林宴上一道菜色,他问了一句才明白过来。
赵九福哭笑不得,索性就趁着还有时间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他自来是报喜不报忧的,写的都是京城里头好的事情,这样的信件被人截住也没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对皇帝忠心万分,不然哪能写出这样的来。
原本殿试结束之后赵老四就打算启程回乡,但他一打听才知道并不是考中了状元就能进翰林院的,在殿试之后赵九福还得参加朝考,然后按照成绩,结合殿试的名次,再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书、知县等官职。
琼林宴结束之后,赵九福就接到通知朝考就放在半个月之后,这时间不长不短,赵老四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留下来陪着。
一来是左右也在这边待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虽然想家想老婆孩子想的厉害,却并不急着回去;二来也是顾行之说过,赵九福是状元郎,一般不出意外都是要进翰林院的。
这边的宅子是顾家的宅子,虽说院子不大但是价值不菲,赵九福之前借住赶考自然可以,但是一直这么住下去却有几分不妥当。
赵九福跟自家四哥说过打算,等朝考之后确定了官职,若是能进翰林院的话便去租一个房子,朝廷有专门租赁给官员的宅子,物廉价美不说也安全。
这些种种的事情赵老四不放心青竹一个人去做,又觉得自家弟弟亲自出面的话丢份,所以左思右想之下他琢磨着还是得留下来置办好。
一切都弄好之后再离开京城他也能安心,到时候回到老家面对老父老母也能说道,而不是一问三不知,反倒是让家里头担心。
赵九福一听赵老四的打算就没有再劝,两人将家里头带过来的银两盘点了一遍,之前赵九福出门的时候,老赵头和老陈氏恨不得让他把所有的银子都带上,生怕他花用不够。
但实际上赵九福花费有限,孙家是不肯要他的船资的,到了京城有老师在,连租房的费用也不需要,也就是京城吃喝都贵一些。
前前后后加起来,赵九福三个人花用的居然不超过十两,赵老四都忍不住说了一句:“咱家阿福委屈了,一路上都不敢大吃大喝,生怕多用了银子。”
赵九福真没有这个意思,一路做来他自问该吃吃该喝喝,但他没有去大酒楼的习惯,觉得街边的馄饨汤也不错,这才阴差阳错省下了不少钱。
最后一盘点,赵九福身上居然还有近三百两的银子,其中二百两是老赵头和老陈氏给的,这其中有他每年蜜饯生意的分成,也有不少人送过来的银两。
而另外的一百两却是几个哥哥的心意,赵九福出门的时候也收下了,他若是执意不肯要的话反倒是与几位哥哥都生疏了。
这么一盘点,赵老四倒是有了另外的心思,低声说道:“这银钱不多不少,若是买一个小宅子说不定也够了,阿福,你若是进了翰林院的话至少也得在京城留三年,到时候娶妻生子住朝廷租赁的房子也不大好,不如哥哥帮你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屋子。”
赵九福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京城的房子总不会贬值,不过这合适的地方难找,再有一个价格也不好谈,他想了想便说道:“咱们还得留下一百两作为日常花用,将来的俸禄不提,手边也得留一下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赵老四也这么想,两人说定了这事儿,赵九福就被推着去看书了,虽说殿试结束了,这不是后头还有朝考吗,赵老四可不想让他自己处理庶务。
赵九福进了屋子,这才有时间再去看系统提示,他手指磨蹭了一下,想到抽奖的巨大数据忍不住有些心惊肉跳,又是期待又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