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这人看似沉默,一出口更是惊人:“北燕也愿意尊奉宁王为异姓王爵,太后愿与您姐妹相称,重现红妆天下。”
红妆天下是指唐朝从则天大帝、韦后、到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连续多名女性执政。
郁久太后这一番话,也是拉近彼此关系,说我们都是以女子之身执掌朝政,可以同气连枝,互利合作。
他见李琰不置可否,态度有些含糊,于是继续道:“太后有言:宁王心怀苍生,放了大周军队一条生路,但放虎归山,终成大患。我们两家南北夹击,再加上蜀地起兵,大周王朝无法三线对战,崩溃之势近在眼前!”
李琰微微颔首:“感谢太后盛情美意,不过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毕竟,我唐国周围也不消停,攘外必先安内。”
这话让吴越国的使臣为之一颤,揣测她说的就是己方。
李琰冷冷瞥了一眼,话锋一转道:“我唐国虽为大国,却没有战略纵深:金陵城畔就是长江,一过长江就是大周的疆土。这种仰人鼻息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
满堂朝臣和宾客顿时微微骚动:宁王的意思是要收复江东十四州的领土吗?
李琰看到吴越国的使臣明显松了口气,心中微微冷笑。
大殿之内,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琉璃盏中光晕流转,映照着满殿公卿、各国使节或真或假的笑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丝竹管弦之音如绵绵云雾,缠绕在雕梁画栋之间,空气里弥漫着酒香、熏香和权力无声交织的气息。
就在这片浮华喧嚣的顶点,李琰站了起来,举杯敬了大家,随后手中捧出一方锦匣。
“今日众邦来会,四海同欢,”她的声音清越,压下了满殿嘈杂。
“我偶得一物,愿与诸君共赏。”
所有视线都聚焦在那锦匣之上。有好奇,有揣度,更有怀疑。李琰唇角凝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指尖轻轻搭上锁扣。
匣盖开启的刹那,只见一方玉玺静静卧于明黄锦褥之上,色蕴青苍,螭虎盘钮,一角耀眼的黄金修补,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第一个失手打翻琉璃盏的,是那位稳重寡言的北燕使臣,酒液泼洒在他袍服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那方玉玺,瞳孔骤缩。
紧接着,席间传来杯盘轻撞的声响,那是更多人因颤抖而失了分寸。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身体开始前倾,踉跄着离席,嘴唇哆嗦着,想要看得更真切些。
“这纹饰,这形制……”一位须发皆白的三朝元老,声音嘶哑,仿佛每一个字都耗费了他全身力气,“还有那金镶之角。莫非……莫非是……”
“是传国玉玺!”终于,有人失声喊出了那个震颤华夏数百年的名字。
刹那间,满殿哗然。窃窃私语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
这方象征天命所归,自唐末丧乱便杳无踪迹,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至高信物,竟在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子手中,重现人间!
李琰立于御阶之上,对周遭的惊涛骇浪恍若未闻,只徐徐伸手,将那方重若山岳的玉玺捧起。
“玉玺蒙尘数十载,天下板荡,苍生何辜?”
她朗声道,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在那一片或惊骇、或狂热、或疑惧的面孔上缓缓流转,“然天命不绝华夏,神器自有归处。”
她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字字千钧,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殿内烛火通明,将她纤柔的身影投映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
这一刻,无需言语,天命已在她手中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