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再搅一搅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二张之才名,无需多言。
他们是辅佐孙策创立江东基业,又临危受命,辅佐孙权建立起孙吴政权的肱股之臣。
张新对他们已经眼馋很久了。
早在青州之时,他就考虑过,要不要派人去征辟二张。
青徐相邻,路又不远。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二张虽然有才,却也有一个汉朝士人普遍存在的臭毛病。
邀名。
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也就是内部推荐。
说白了,得靠关系。
有关系的人,起步就是郎官、百石吏。
没关系的人,能做一个斗食小吏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大的可能还是一辈子无法出仕。
这也是汉人为什么对‘知遇之恩’无比看重的原因。
若是没有恩主的提携,即使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辈子也没有施展的空间。
没有关系,又不甘于平凡,想要出仕的人怎么办?
那就只能邀名。
名气大了,你就是贤士。
朝廷、官府知道以后,为了树立形象,强调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往往都会下令征辟这些名士。
名气再大一点,地方长吏为了自己的名声,甚至会亲自上门去请。
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袁绍的高祖袁安。
袁安在未出仕时,为了寻求机遇,来到雒阳。
有一年冬天,雒阳大雪。
每当下雪之时,地方长吏都会带领官吏前往一些贫苦百姓的家中,看看有没有人生病,有没有人被冻死。
袁安知道这点,就故意不扫院中的雪,在家等着官吏上门。
果然,雒阳令见他家院子的积雪无人清扫,还以为有人被冻死了,连忙令人扫开一条道路,见到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袁安。
雒阳令很奇怪,就问他:“你都冻成这逼样了,为什么不找别人求助一下?”
袁安回道:“大雪天的,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怎么好意思呢?”
雒阳令见袁安宁愿自己冻死,也不肯麻烦别人,便认为他有德,将他举为孝廉。
袁安借此得以进入官场,最终官至司徒。
就因为这一句话,才有了后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邀名之法如此有效,汉朝士人自然争先恐后。
其中不乏一些手段激烈之辈。
比如陶谦,就曾通过羞辱身为三公的张温,来为自己扬名。
再如喷射战士祢衡,走到哪喷到哪。
当然了,以二张的德行,倒也不至于用如此下作的方法。
他们邀名的方法,属于是汉朝士人比较常见的一种。
矜持。
说白了就是自抬身价,待价而沽。
张紘曾拒绝本州刺史举他为茂才,又接连拒绝过何进、朱儁、荀爽等人的征辟。
要知道,这些人起步都是三公,征辟他做掾属,那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机会?
他嫌官小,就是不去,以拒绝三公征辟,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后来孙策请他做谋主,待遇够了,他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张昭也差不多。
陶谦举他做茂才,他嫌弃不做。
孙策以谋主之位相待,立马就去。
如今张新集团的核心圈层,早已没了二张的位置。
过来做个边缘人物,张新估计他们也不愿意。
赵昱就不一样了。
他去做并州刺史,肯定要借二张这些乡人的力量。
他们又有交情。
二张在赵昱麾下,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
地位杠杠滴。
至于二人日后如何安排,那是日后的事。
反正先把人骗......请过来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