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湿棉被!快!”守军第87师师长黄保国亲自指挥防毒。

得益于战前从南京市民那里学来的土法,士兵们迅速将准备好的棉被浸湿,覆盖在射击孔和城垛上,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这些简陋的防护措施竟然发挥了作用。

毒烟被湿棉被过滤,守军伤亡大大减少。

更令人称奇的是,几个机灵的士兵收集了全城的镜子,利用夕阳余晖,将反射的光线直射日军阵地,短暂扰乱了敌人的进攻节奏。

然而,日军的坦克还是上来了。

这些钢铁巨兽轰鸣着冲向城门,守军的步枪子弹在它们面前如同蚊蝇叮咬。

“工兵队,准备火攻!”黄师长的命令下,一桶桶汽油被搬上城楼。

日军坦克越来越近,甚至能看清驾驶员的面孔。

当第一辆坦克冲破城门废墟时,黄师长大吼:“倒!”

整桶整桶的汽油从城楼倾泻而下,瞬间将坦克和跟随的步兵淋了个透湿。

紧接着,一支火把划出抛物线,落在汽油上。

“轰。”的一声,一道火墙瞬间升起,吞噬了最前方的坦克和士兵。

日军惨叫着在火焰中挣扎,坦克的弹药被高温引爆,连环爆炸让后续部队不得不暂停进攻。

然而,这胜利是短暂的。

火焰不仅吞噬了敌人,也灼烧着六百年前的明代城墙。

高温熔化了城砖间的糯米灰浆,这种古代华夏独特的建筑工艺原本让南京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此刻却在现代战争的炮火与烈焰中软化。

“城墙要塌了!”有人惊呼。

只见一段近十米的城墙开始倾斜,砖石在火焰中崩解滑落。

黄师长望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泪水。

这火焰是他们点燃的,是为了退敌,却也加速了城墙的毁灭。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有时为了保护而不得不先破坏。

在光华门和通济门激战正酣时,一场更加隐蔽而致命的突破正在发生。

日军第36联队联队长井上勇作是个华夏通,战前曾深入研究过南京城的历史和建筑。

他知道明代修建的排水系统四通八达,有些涵洞足以容纳单人通过。

“找到它了!”一名工兵兴奋地报告。在炮火掩护下,他们终于在城墙与山体结合部找到一个明代排水涵洞,虽被部分堵塞,但清理后足以让瘦小的士兵钻入。

“松本小队,突击!”井上命令道。

十余名精瘦的日军工兵脱下厚重的外套,只携带短刀和手枪,依次钻入黑暗的涵洞。

他们像老鼠一样在污秽中爬行,希望通过这条隐秘路径潜入城内,里应外合。

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未完全逃过守军的耳目。第36师炊事班长老杨头在取水时,隐约听到地下传来异响。

他将耳朵贴在地面,脸色骤变。

“小鬼子钻下水道了!”老杨头奔回阵地报告。

师长当即命令炊事班负责处理这一危机。

于是,一场另类的战斗在排水涵洞口展开。

“烧油!快!”老杨头指挥炊事班将原本用于做饭的食用油烧沸,然后对准洞口倾泻而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