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农家入明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贾思勰辞别农家总坛洁后。
便携数名得力弟子与精心挑选的良种、农具图册,一路东行,穿越关隘。
历经数月,终于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初入大明边境,那整齐划一、生机勃勃的巨灵番薯田便给了他第一个震撼。
他蹲在田埂边,手指捻起一把混合着破碎番薯纤维的土壤,感受到其中缓缓散逸的温和灵气,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以灵植为肥,反哺地力……此举非但未伤根本,反而使灵壤范围不断扩大。”
贾思勰喃喃自语,他毕生钻研农事,深知土地养护之难。
大明此举,看似奢侈。
实则蕴含着循环往复、提升整体地力的深远考量,其气魄与手笔,远超他所知的任何王朝。
随着队伍深入大明腹地,所见所闻更是不断冲击着他的认知。
官道两旁,不再是单一的巨灵番薯,而是出现了更多他熟悉又陌生的作物。
有稻穗低垂、谷粒如白玉般温润的“玉晶稻”,有麦芒如针、麦粒隐现金丝的“金须麦”,还有叶片肥厚、脉络中流淌着淡蓝色光泽的“水华菜”……
这些作物无一例外,长势之好,产量之高,皆远超《齐民要术》中的记载。
而更令他惊叹的,则是大明的农田水利与耕作制度。
纵横交错的沟渠引着清冽的河水,水车依地势而建,结构精巧,将水源源不断送往高处梯田。
田间可见身着统一服饰的农官指导农户,他们使用的农具,很多都带有明显的机关术改良痕迹,效率极高。
贾思勰甚至看到了大规模的“轮作制”和“套种”迹象,不同属性的灵植被巧妙地安排在同一片土地上,彼此促进,而非争夺地力。
“此地农政,以举国之力,行精耕细作,更辅以百家之术。”
贾思勰对弟子感叹。
“规划之周密,技术之精湛,实乃我生平仅见。”
沿途的村庄,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村民面色红润,孩童嬉笑玩闹,手中拿着的玩具都透着精巧。
贾思勰与几位老农攀谈。
结果发现他们不仅能准确说出所种作物的习性、施肥要点。
甚至对朝廷推广的新种、新农具都能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朝廷农政的信赖。
贾思勰默然。
民富国强,根基在于农桑。
大明将农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良性循环体系、
这远非昔日他所见那些只知催逼粮赋的王朝可比。
越靠近京城,景象越发繁盛。
农田规划更是精细到了极致,土壤中灵气的浓郁程度也显着提升。
这一刻,贾思勰心中对大明的重视,攀升到了顶点,甚至生出了一丝敬畏。
他终于明白,为何派往大明的农家弟子会如此推崇此地,为何医家能在此大放异彩。
进入京城后,贾思勰并未急着递表求见万寿帝君,也没有直接前往工部或司农寺。
他谢绝了官方安排的馆驿,而是在早在大明的农家弟子帮助下,于京城僻静处租下一间小院暂住。
随后数日,他如同最勤奋的学生,穿梭于京城的书肆、茶楼、酒馆、市场。
他购买了大量大明刊印的农书、工书、乃至介绍各地风物的志异杂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