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圣人之言有误?孙昀疯了!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而随着青州局势彻底稳定,因流民之乱停课许久的青园书院,终于重新敲响了上课钟声。
孙昀和王岚并肩踏入书院那熟悉的朱漆大门。
青石板路依旧,亭台楼阁未变,但时隔多日重返此地,两人心头都萦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陌生感。
经历了外面世界的狂风暴雨,这方宁静的书斋已有些容不下激荡的心绪。
他们刚一出现,便瞬间吸引了所有院中学子的目光。
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快看,是王岚和……文抄公!”
“啧啧,今时不同往日喽!”
“王岚当初可是亲自带领百姓以工代赈呢,可那文抄公更不得了!”
“可不是嘛!听说在城内,县令有事都要请教他!谢公对他更是另眼相看,你们说,他将来能走到哪一步?”
“此等人物,竟出自我们书院……”
王岚听着周围的议论,得意地扬起尖俏的下巴,用胳膊肘捅了捅身旁的孙昀:“听见没?我们这次可是真出名了。大家都在夸我们呢!”
这时,一个身影飞快地挤开人群,冲到王岚面前,脸上洋溢着近乎崇拜的光芒。
正是陈晓光。
他父亲陈晔大病初愈,家中阴霾散去,使得他精神头十足,对着王岚就是一个深揖:
“老师!您可算回来了!学生听说您在城外运筹帷幄,协助安定局面,真是我辈楷模!学生与有荣焉!”
他也看了眼孙昀。
但并没有那么激动,毕竟在他眼里,孙昀的种种表现,那都是沾了自家老师王岚的光。
王岚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顿猛夸弄得有些窘迫,脸上微微一热。
但随即看清说话者的面孔,她轻轻咳嗽两声,拍拍陈晓光的肩膀:“那个……要不你恢复一下,我还是喜欢你之前那桀骜不驯的样子。”
……
讲堂内,柳夫子抚着长须。
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济济一堂的学子。
他的目光在孙昀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考较之意。
这个学生,近来的表现太过惊人。
无论是之前的引粮入城,还是守城时的沉着,都远超一个普通书童的范畴。
甚至谢公和徐远政也对他,青睐有加。
而且他可听闻,孙昀如今褪去奴籍,竟也开始努力学习备战春闱了!
即然如此。
那不得考察一番,看看此子学识究竟有多深!
“孙昀。”
柳夫子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讲堂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学子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孙昀身上。
“学生在。”
孙昀起身,从容行礼。
“今日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柳夫子缓缓道,“你且说说,何为道?又如何得道?”
这个问题看似基础,实则内涵极深,极易流于空泛。
不少学子都皱起了眉头,苦思冥想。
张仕诚更是挠着头,小声嘀咕:“道……道不就是道理吗?这有什么好说的?”
王岚也替孙昀捏了把汗,这问题不好答啊!
答得浅了,显得平庸。
答得深了,又怕偏离圣人之意。
当然……她是答不上来的!
不过也好奇,柳夫子突然考察孙昀做什么?
然而,孙昀略一思索,便从容应答,声音清朗:
“回夫子,学生以为,此处之道非仅指虚无缥缈之天道、王道,更指顺应民心之举措法度。”
他目光扫过堂内众人,结合亲身经历,娓娓道来:
“譬如前番阳和县流民之患,官府若只知强力弹压,封锁城门,此为失道,民心离散,流匪愈炽,如同安宜县之前车之鉴。”
“而后,官府与王家、张家等大户行以工代赈、引粮平价之法,使民有食有力,安居乐业,此便为得道。故能民心凝聚,众志成城,危局得解。”
“故而,得道之法,在于明察世事,体恤民情,施策以利民为本,方能汇聚众力,成就事功。空谈仁义不如务实利民。”
他没有引经据典,夸夸其谈。
而是用刚刚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鲜活事例,将抽象的道阐述得具体而生动,深入浅出。
堂内不少学子听得频频点头,露出恍然之色。
就连站在讲堂窗外,悄然前来巡视的徐远伯,也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柳夫子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异彩连连:
“唔!言之有物,结合实务,见解独到!不错,不错!”
他心中暗赞。
此子果然不凡,不仅心思机敏,更能学以致用,将圣贤道理与世间实务融会贯通。
但他有心再加难度,故意抛出一个在文人圈中颇有争议,甚至被视为某种共识的话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