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消息传入朝堂之际,如同一道惊雷,让一位身穿青袍的御史顿时瞪大了双眼。

暗中身为右相一党,他早就看徐远伯不爽,无时无刻不想着捕风捉影寻其错处,好借机参他几本!

奈何,徐远伯赴青州任学政以来,为官严谨,尽职尽责滴水不漏,让他苦无机会。

眼下好不容易逮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谁曾想,局势竟在顷刻间陡然反转!?

“保住了?何止是保住!”

刚从外面回来的官吏连忙灌口热茶。

“青州八百里加急!说是他那个秀才弟子王岚,还有个叫孙昀的书童,在阳和县搞出一套叫什么引粮入城的法子,硬是把快烂掉的青州局势扳回来了!”

“粮价平了,流民安顿了!赵州牧亲自上书为他们请功!”

“一个秀才?一个书童?”

先前那御史手里的奏章掉在桌上,“这怎么可能?他们哪来的钱?哪来的胆子?”

“听说那王家、张家本就是阳和县富户,之前靠着印书染布赚了海量的银子。”

“那孙昀更是胆大包天,先是用高得吓死人的价钱收粮,把四面八方的粮商都骗了过去,等粮食堆成山了,再猛地压价,一下子就把粮价给打下来了!”

值房里一片寂静。

几位御史面面相觑,这操作闻所未闻。

“后生可畏啊……”众人喃喃道。

可那御史又微微摇了摇头。

拿起自己准备参徐远伯一本的奏折,思考片刻,重新放在桌子上,冷笑一声。

“只是,这靠银子砸出来的太平,能撑多久?北边的天,可还没晴呢。”

……

阳和县街头,劫后余生的气氛里混杂着疲惫。

一个挑夫攥着刚领到的工钱,挤在粮铺前,数出三十文钱:“掌柜的,一斗粟米!”

掌柜的利索地称好米,倒进挑夫自带的破布袋里。

“老哥是在城外修城墙?”

“是啊,”挑夫把米袋紧紧抱在怀里,脸上有了点活气,“一天下来,混个肚圆,还能剩几个铜板。”

“总比前些日子等着饿死强,好在这粮价降下来了,也终于能吃得起米了。”

街角不远处,两个人影显得有些狗狗祟祟的。

正是被孙昀授意体察民情的李皓和张仕诚两个,李皓用胳膊肘捅了捅张仕诚。

“瞧见没?前几天咱们走这儿,恨不得被人用眼刀子剐了,现在总算能喘口气了。”

张仕诚摇着扇子,嘴上不饶人。

“喘口气?那是现在有便宜米吃!”

“等以后朝廷的赈灾粮也下来了,你看他们还记不记得我们的好。”

话是这么说,可他眼底那点得意却藏不住。

“说起来,昀哥儿和老大呢?今天都没见人影。”李皓环顾问道。

“好像一大早就被叫去谢夫子那郊外小院了。”张仕诚也是有些好奇,“也不知道他们干啥去了?”

……

小院,名独酌。

孙锦坐在小杌子上,握着毛笔,正一脸专注地对着《千字文》描红。

只是藏在发髻后的一双小耳朵却竖得老高,留心着房间里的动静。

向来闲不住的齐楚天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抓耳挠腮。

终于还是忍不住凑到擦拭兵器架的李松明旁边,看似旁敲侧击道。

“李叔,您说谢师把师弟叫进去这么久,是不是要传他什么压箱底的宝贝?比如什么绝世武功秘籍?还是文坛圣经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