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胡大人一看见公务就头疼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他们该怎么办?
撂下几句“某宫的人情记下了”的空话后,众女官、内侍急忙回宫报信去了。
好家伙,宫里做顿饭,周围守着的人一大堆,真麻烦。
也因为二柱子拼尽全力,胡大老爷吃得十分尽兴。
毕竟,胡府虽然没有皇宫那样尊贵,但也少了皇宫里的许多规矩和风险。
剩下的话,只有朱标夫妇的意见还能有些分量。
很快,夜深了。
好在他宫中的苦日子即将结束,再过十天半月,宫中御厨也能出师了。
他们明白得很,这部《论语》还没抄完,要是现在躺下睡觉,等胡大人醒来,少不了要挨一顿狠打。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大家终于意识到,这是胡大人奉旨教学啊!
听着皇子们的鼾声,众人满腹怨言。
不过,这些小家伙可没法像胡大人那样大快朵颐。
大本堂内点起一排排牛油大蜡烛,照亮得如同白昼。
宫里没有傻瓜,陛下这么做是不是另有深意?他们得赶紧告诉主子,让他自己去琢磨。
而且,他知道自家主人受宠的程度,所以并不担心惹出麻烦。
许久之后,因饮酒过量而醉倒的胡大人被尿憋醒。
因此,他们只能硬撑着熬下去。
这些人没能进来打扰,反倒让胡大人难得地小憩了一会儿。
他压根不想留在宫里久待,心里始终挂念着胡府。
若是真的做了这种事,回去后恐怕立刻就要倒霉。
总之,必须抄完五遍《论语》,否则谁也别想离开。
直到许多女官和太监心疼地拿出银子后,他们才神秘兮兮地说出陛下刚才来过又离开的事,还带着笑容。
他们当然不会饿着皇子们,但奢望大鱼大肉是不可能的。
吃完饭后,他们还要继续干活。
剩下的皇子们依旧乖乖地抄书。
要不是御膳房的二柱子送来合胡大人口味的菜肴,他们可能直接睡到不知何时。
这些提前得到消息的太监们,一个个趾高气昂且意味深长,几乎是在暗示要好处。
这一抄,一直抄到天刚蒙蒙亮。
胡大人迷迷糊糊醒来,看到皇子们一脸苦相,终于交上了五遍《论语》。
胡大老爷宣布教学结束,笑容满面地对皇子们说了声“再见”。
()
---
胡大老爷的一句“再见”让一群几乎要睡着的皇子们大吃一惊。
平日里,皇子们只在宫中玩耍,虽听闻过胡大老爷的种种传闻,却从未真正接触过。
如今亲身经历,他们才明白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这人确实够呛。
提供吃喝无忧,将来还有家业可继承,就能安心去封地享福了。
“我们原以为昨天会发生什么大事,结果这些小子连个屁都没敢放。
”
领导不催促,其他人再怎么说,也轮不到胡大老爷头上。
这帮人办一件事,至少能在家闲一个月。
其实胡大老爷只是补得太猛,内火旺盛,拿这群小子出气罢了,方式倒也普通。
正好他们闹腾,咱就得避嫌啊!
消息传出后,无论是妃嫔、宫女还是太监,都不得不对胡大老爷竖起大拇指。
关键是,这些学生身份都不一般!
看来胡大老爷确实厉害。
当然,他自己也需要好好休息了。
这可是皇子,一个下马威给得如此狠!
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胡大老爷家门第不低,普通人根本没资格踏入。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不过对朱标这样的嫡长子来说就另当别论了。
哼,再让惟庸应付他们一阵子,咱们再决定由谁接手。
现在也只能暂时麻烦惟庸了!这种亏本买卖,咱们可不会干。
看着那些小崽子垂头丧气地离开,胡大老爷也长舒一口气。
随后,在众人的惊讶目光中,他悠闲地背着手走出皇宫。
不过就是面子上过不去罢了。
不对啊!
往常胡大老爷最多消失一两天,回家休息一下就回来了。
可朱元璋和马皇后听说此事后,午饭时都笑了。
能少块肉还是减几年寿命?不回去挨骂才怪!
然而此刻胡大老爷根本没打算回宫。
他在家中享福,教坊司的官员和姑娘们都愣住了。
折腾完那些小崽子,总该给他们点时间恢复吧。
“这就是惟庸的风格啊!”
人呢?
连皇子都敢这样对付,折腾几个士子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尽管皇子们气得握紧拳头,也只能低声下气地告辞离开。
这样至少能多几分乐趣。
宫里的人也不是傻子,无论他们怎么议论,对胡大老爷来说都无关紧要。
要是有人敢**,不仅昨晚的努力白费,还可能当场受罚。
无所谓!
最好挨顿骂后,尽快把这个差事甩掉,这样的骂挨得值。
没什么别的意思。
胡大老爷最终的命运,还得看宫中的那对夫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哪怕去了连门都进不去!
娘的,给这群小子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回去喊苦才是。
自家孩子虽多,但也没多少钱,不如就用衣服当赌注吧。
陛下夫妇不会因为这事为难胡大老爷。
老朱虽然满意,但皇宫里其他妃嫔看到自家孩子一夜未眠的模样,都很愤怒。
所以,孩子们以后恐怕都要在胡大老爷的阴影下生活了。
可她们又能怎么办呢?
“不是随便谁都有胆子让我的孩子乖乖抄书的!”
朱元璋为子孙考虑长远,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地宠爱。
对胡大老爷来说,挨骂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刚享用过山珍海味和滋补品的胡大老爷,把后宅的姬妾们都召集了起来。
胡大老爷离开后,昨晚他让皇子们通宵抄写《论语》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皇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