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第三卷总结(不喜者可直接略过,不影响后文)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第三卷结束了。
老规矩,先说说当前的成绩。
写完第一卷的时候,书架是5789,粉丝是36,评论数是332,催更人数是416。
写完第二卷的时候,书架是,粉丝数249,评论数是2885,催更人数是1465。
写完第三卷,也即是截止到昨日,书架是,粉丝是1194,评论数是1.3万,催更人数是8565。
粉丝总算是破千,所以也建了个粉丝群,喜欢唠嗑的可以入群。
呼……请容我先深深的吐出一口气。
写完这一卷,我感觉像是度过了一个世纪,因为这一卷写了足足一百一十三万多字。
有人说太长了,但入群的书友们应该知道,我在群里解释过,按照原本的大纲,这其实是将两卷的内容合并在一起了。
诸位不信可看前两卷,每一卷的字数大概在五十万字左右,超出部分也不会太多。
若按照原本的大纲,第三卷的名称应该是【新儒道】,也即是写到儒家开道那一段,便算是结束,第四卷才是【寻自在】。
后来一想,其实两卷的剧情上也是连贯的,于是就并在一起了。
诸位知道,在第三卷刚开始时我便说过,这一卷是最难写的一卷。
而我之所以说难写,是因为这一卷的人物太多,关系太复杂。
我难的是,要把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写清楚,要体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仇恨,喜爱,算计,还要响应前两卷留下的伏笔,要把前面留下的坑填好,剧情要合理,要有爽点,每一次冲突都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要自然而然的让剧情走向我想要的结尾……对于还在新手村的我,太难了。
而且,写这一卷还有另一个难度,就是从这一卷开始,我从原来的全职,变成了兼职。
诸位可以看到,前两卷其实错别字比较少,而且剧情,伏笔,文笔各方面,也更好一点,因为我有更多的时间打磨和修改,可到了第三卷……累,真的很累。
身体的疲倦自不必多说,心神也累。
可没有办法,我要为女儿赚手术费,赚学杂费,还要肩负一家人的生活……生活有时候将我压的喘不过气,可我不得不强撑着,我不能倒下。
写这一卷的过程中,我请了三次假,一次因为发烧,一次因为拉稀,一次因为搬家。
中间也有过第二次发烧,但我还是强忍着疲惫,在医院输液的时候写完了。
而且请的假后面也都补完,我敢说,我对得起九成九九九的书友。
唯独一位大佬,至今不敢面对,因为还欠他七章更新。
加更之事,只能留待下一卷补上,为了弥补这么长的时间还没加更完,届时我会再加更两章,以作赔罪。
好了,接下来,我想一点点的与诸位聊一聊这一卷。
首先说这一卷的主题——寻自在。
看完整一卷诸位大概能够明白,关于自在,不仅仅是姜峰在寻,其实景天子,太子,不良帅,墨阁,儒家,佛门,圣殿,甚至是魔尊,其实都在寻求自在。
姜峰要摆脱景天子的算计,改变自己成为一枚棋子的命运。
不良帅想将星火大道中的枷锁打破,留给萧凌雪一条自由自在的大道。
景天子谋局深远,寻求摆脱魔尊,只为景国壮大。
太子布局天下,欲从沉睡中苏醒时,还能掌控朝局。
韩哲求开儒道,实现文帝当年的谋划,为天下学子求一个未来,也为景国的强盛奠定基础,不惜以身殉道。
弘觉大师在求佛门开道。
凤希元在为墨阁谋求未来。
魔尊寻求脱离封印,继而统治人间。
甚至于伍子荀,凉国公,齐遇,纪王,道衍和尚,楚千帆,武藏……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寻求自己的道。
这个道即是武道,亦是自在。
得道者,自在矣。
人世间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每个人都困在其中,都在寻求自在。
我本来只想写姜峰,不良帅,景天子,寻自在的过程,以及他们的挣扎和谋划,后来想想,既然故事还很长远,何不把局面再扩大一些,让更多的人物参与进来。
身处这个环境,所有心有囚者,皆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自在。
在我看来,这才是这个世界,这个故事最精彩的一部分。
而追求自在的过程,必然不会那么顺利。
所以一开始,有些读者看着觉得憋屈,那是因为我总要告诉你们,姜峰为什么不自在。
这一卷的主题本就限定了它的内容在一开始时,会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就像是你人生中,最艰难的那段时光。
走过去了,便是一帆风顺。
那么,基于这个主题,我才选择了这样的写法。
所以接下来,再与诸位聊一聊这一卷的写作方式。
其实对我来说,这是一本试错的书。
我最开始不想按照传统的写法去写书,但听了一些同行的话,这年头你不整点老套路,根本没有流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开书的时候,我用了比较传统的写法,但我想的是,用传统的开头,写出非传统的过程,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我想我大概是做到了,只是还不够好。
至于为什么说这是一本试错的书,其实追下来的读者应该不难发现,从第一卷,第二卷,再到第三卷,诸位应该能够感受到,每一卷在无论是内容,布局,风格上,其实都不太一样。
我一直在尝试,用新的写法,用新的方式去描述这个故事,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东西难免没有写好。
前两卷的写作方式,在之前的总结已有谈到,在此不作赘述。
第三卷我用的是多线并行,局中有局的写法。
传统的叙事方式是一个事件结束,再开启另一个事件,结构上比较简单,叙事也比较清晰,但这个方式,我前两卷已经用过了,因此在第三卷,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换一种新的写法 ,可真正动笔的时候,才知道这种写法,难度极大,很容易就写崩!
我将这种写法,命名为炒面式写法,意思就是多线剧情,但又彼此交叉,相互牵连,看似杂乱,待到抽丝剥茧后才会显得清晰,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十二圆桌是一条线,但其中包含了党争这条线。包含了洛神教释放魔尊这条线,包含了未来宗炼魔这条线,包含了景天子替换国运这条线。
而魔尊这条线,又包含了儒家开道,包含了景国与圣殿的对赌,包含了比武大会,也解释为什么文帝会大力扶持儒家,先帝又选择扶持佛门等等。
我也叫它【半坑半埋】。
换一种说法,就是我挖了一个坑,但是这坑我只填了一半,然后再挖了一个坑,把这个新坑的土填在上一个,但只填了一半,然后又接着挖坑,只有到最后,当真正的谜底解开以后,以往没填好的坑,才会全部给它填完后。
诸位可以理解为,我是在不断的埋钩子,留悬念,但每一个钩子,每一个悬念都与前面的剧情有所关联。
但这种写作方式太难了,真心不建议新手使用,太容易写崩了。
我想往后我也不会轻易再作尝试,这种方式需要对剧情有着绝对的把控,在细节上做更好的处理,才能施展此等【写作神通】。
但我会做好总结,以期将来。
另外,诸位觉得这一卷太长,可实际上,我已经放弃了许多支线剧情,斩去了诸多旁枝末节,只是还是不可避免了出现一些略显冗长的剧情。
因为要表达的事情太多,想表达的情绪也太多,我要在合理的情况下,控制自己倾述的欲望。
如今回过头来看,发现是第一卷写的真好啊。
尽管有些地方的处理方式并不成熟,比如许多书友反感的大道理。
但我也是后来才想明白,其实我可以把那些大道理作为人设的一部分,从某一个角色的口中陈述出来,不仅不会让读者反感,反而为角色增添色彩,这是塑造人设的一种巧妙的方式。
此外,这一卷中印象较深是比武那段。
有书友觉得比武这一段,写了这么久,到底有什么意义?
可回顾这一段,诸位难道没有发现,这短短的几十章,出现了多少新人物?
而在这短短的章节内,我还要把每个新人物的性格,修为,神通写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我当时在尝试,如何在有限的篇章里,将一个人物写活。
所以有立志问鼎天下的武藏,有以有情御无情的楚千帆,有油嘴滑舌不着调的程令仪,有一本正经却狡猾如狐的卜允臧,有为爱狂热的沈星言,有牛逼轰轰但实力平平的雷少龙,有金戈铁马的白袍小将白麒,有喜欢扮猪吃虎的温庭风,有野心勃勃,爱管闲事的陆昭野,有自私自利的厉少陵,有誓死求胜,不负君恩的韩仲儒……
更别说还有霸道又倔强的项穆,有恨意狂发的邢荣,有淡定从容的风无咎,有妹控的赫连德光……
这些人物哪怕时隔多日,可看到名字时我还是能立即回想起来,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故事。
也有人问,写这些人物有什么意义呢?
对剧情推进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让诸位知道,这个世界不独有姜峰一人,不独有萧凌雪和安宁郡主,不独有不良帅和徐长卿。
我想说,他们或许现在没有太多的故事,因为我只描述了他们故事中的一角,但我着眼的是整本书的未来,而不是此时此刻,这是视角上的问题。
追更的读者看的是现在,写书的作者看的是整本书的未来。
每个角色都有其出现的意义。
哪怕这一卷没有,到了后面也会有。
但许多人看书,往往只知道,书中有这么一个人,至于这个人是什么人,走的什么路,他们并不在意。
可身为作者,写的又是群像文,我需要在意。
我重新看了第一卷,看了书友的评论,最后发现,大部分读者其实只想看爽文,哪怕我在开头就写了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爽文,可看书的人依旧只想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多时候,作者与读者的差别就在于,作者想要尽可能描述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读者只想看打打杀杀。
诸位,看我的书,若是没有足够的耐心,真的看不下去,尤其是在追更期,尤其是第三卷,因为这一卷从一开始,我就是按照一整卷,一整本去写。
有的书适合追更,有的书适合等作者写完一卷,再一次性看完。
我觉得我的书应该更适合后者,因为很多剧情只有看完才明白在写的什么。
我理解追更的人,在看到最新章节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就会很不爽,希望作者快点更新,希望作者把自己想看到的内容更新出来,尤其是最新章节正处于铺垫阶段的时候,更是如此。
我记得有个读者说过,再看三章,要是还不够爽,我就走人。
我当时心中冷笑。
这个世界,谁也不能拿捏我。
可脑海中却蓦然出现两个灵魂小人,一个跪着抱住读者老爷的大腿,泪眼婆娑,哭着喊着:【我不让你走】,另一个拿着匕首对着自己脖子,表情视死如归,大喊着:【你敢走我就死给你看】。
最后,读者老爷被我的【桀骜不驯】所震慑,选择留下来,而那两个灵魂小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孩子的学杂费总算保住了。
这是苦中作乐的一点杂念。我喜欢循序渐进的推进剧情,但绝大多数的读者并没有这个耐心。
我也能理解,诸位想要尽快看到主角提升修为,横扫八方的剧情,但写故事最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完,或许讲得不够完美,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作为一个作者,我一方面要担起诸位的期待,一方面要按自己的节奏来讲,就需要绝对的专注力。
但总的来说,我仍然觉得第三卷完成了事先想要写的大部分剧情。
只是这个过程中,有些读者觉得剧情不合理。
所以接下来,再与大家聊一聊剧情。
剧情方面,首先说一下姜峰的武道,因为许多书友觉得战力崩了啊,觉得他实力提升太快了啊等等。
可我在这一卷开头,在他踏入七境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诸位。
他走的路与传统武夫不同,不能用传统武夫的力量来衡量。
世间武夫的道路,是武圣给众人铺设的台阶,你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往上走,但永远不会超过武圣的境界。
那么,要跳出这条道路,需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剑阁的玄祖已经做了示范。
而姜峰真正做到的,是从晋升超凡这一步开始。
那么往后的路,他就跟武圣的不一样了。
而所谓以武定矩,便是为了以法则窥探大道,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按部就班的走,就好比有人十五岁刚开始上高中,有人十五岁已经开始读博士。
这里面表达的信息是,唯有走出超出前人的路,你才能弯道超车,才能跳跃前行。
但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种思路,亦或者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需要怎样的智慧,怎样的勇气,所以会有人吐槽他升级太离谱。
就像第一卷的时候,他从二境到五境,跟坐火箭一样。
但那是十年苦工,十年积累,一朝迸发的结果,只是当初我没有直接点明,因为这是留在第三卷的伏笔,也是他未来要去周国才能揭开的秘密。
但关于功法,我也留下了一些伏笔。
从一开始与风季玄一战就有所提及,到后来与凉国公一战,再到了在魔尊精神世界那一战,都有提到姜峰的功法有异常,诸位可以翻回去细看。
其次,关于不良帅身份的猜测。
当时有人猜不良帅的真实身份是太子,有人猜是姜峰的亲生父亲……我很高兴读者能够提出这些猜测,说明是真的有人在看,也认真的在看,同时,我更高兴的是,有人真猜对了!
我当时并不意外,因为我前面已经留下了足够的伏笔。
第一次伏笔,是第二卷时写到萧厉被囚禁在地窟的时候。
第二次,是在徐长卿说姜峰的路子别人走不了,伍子荀担心萧凌雪乱来时,徐长卿说了一句【她自有分寸】,这个【她】指的是萧凌雪的娘亲,因为在那之前萧凌雪本就打算冒险一试,所以这个【分寸】说的并不是萧凌雪。
还有极为明显的两次,一次是姜峰被罚去纪王府读书那一段,不良帅的到来,有书友便是根据这一段猜到她的身份。
还有一次,姜峰登门拜访,但上官青霜拒绝见面,这几乎已经揭露了她的身份。
此外,关于不良帅的实力,以及【星火】大道的传承,前面也是有了足够的铺垫,所以有些书友也早已猜到。
写书就是这样,很多剧情你需要一点点的铺垫,才会有顺理成章的感觉,也才能制造出乎合理的高潮剧情。
但真正让我痛苦的是,很多时候读者并不想要合理。
就比如。
在写到姜峰顶着违抗圣意,也要反抗的时候,许多读者想要的,就是徐长卿突然出现,替他出头,刀压不良帅,反向逼迫皇帝……真要照这么写,绝对是爽文中的爽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我当时没有这么选,因为这不符合逻辑。
所以我压下了这个高潮。
其实前文已经说过,徐长卿宁愿选择放弃龙魂刀,也要换得姜峰自由,因为他很清楚,景国正面临着什么样的绝境,他如果真这么做,毁的是整个国家。
所以当我写到徐长卿失去修为的原因时,我恍惚能够体会到这个老人想法。
有意思的是,当时手机的音乐上,正播放着《如愿》这首歌。
我当时在想,景国未来也将如他所愿,魔君会被杀死,国家也将走向昌盛。
那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起为国牺牲的先烈,想起教员,想起周总理,想起朱老总,想起抗日牺牲的战士,想起抗美援朝的战士……
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角色,因此,在原本的大纲里,徐长卿是要死在魔尊那一战的,但被我改了。
因为我无法想象,当姜峰完成开道归来后,却看到徐长卿战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在写作上过于感性。
比如说梁胜和他的妻儿。
梁胜是我写过的最遗憾的一个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因此,我不会让他的遗憾,延续到他妻儿身上。
那时候有书友还很担心,觉得秦氏母子不该出事,但在那个时候,我又不能解释。如果我解释一句:她们不会有事……是不是就算剧透了?
此外。
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写到唐懋自尽那一段,我当时也是久久难以平静。
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我也犯过错,父亲也很生气,甚至气得不想与我多说什么,可过后他想的还是如何替我找补。
一个伟大的父亲想的都是如何为犯错的孩子善后。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庆幸,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但父母恩爱,兄弟和睦。
正如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其实就是我的老板哥哥给的机会。
在此感谢我的老板哥哥!
我当时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刚开始接触时,每天都是焦头烂额,我要花精力去学习,还要花精力放在写作上,我常常因为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更新而焦虑不安,也生怕不能兼任两边,从而辜负带我入行的哥哥。
但我的哥哥是个极有耐心的兄长,他一点点教我,而我也不算太笨,才会逐渐上手。只是内心一直很愧疚,我毕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
说这些只是希望诸位明白我的不易,也原谅这一卷的瑕疵。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每晚都会睡不着,但那恰恰是我为数不多的能够保持专注,去思考剧情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