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024

跟伍常安谈妥了卖酱板鸭的生意, 余思雅提起了另一件事:“伍同志,咱们养殖场这次买了两千只小鸭子, 两台孵化机, 还得麻烦你们帮忙运送一趟,车费咱们按你们的标准算。只是你知道的,咱们穷乡僻壤小地方来的, 手里穷, 你看能不能帮个忙,看看有没有同行的, 咱们的分担点路费。”

这次运送的东西比较多, 加上手里比以前宽裕了, 余思雅也就不去蹭运输公司的那个便宜了。老这样做容易惹人厌, 他们以后要用运输公司的地方还多着呢, 为了这点小便宜不值得。

虽然运输公司本来就是要运货的, 但这个时代谁握有资源谁就是大爷,运输公司又没业绩要求,所以他们这种零碎又偏远的单子还真没人愿意特意跑一趟。

伍常安自己没事干都不乐意, 他脸上有些为难, 想拒绝又觉得大家这么熟了不好意思, 答应吧, 那谁跑?

余思雅一眼就看出了他犹豫, 扯着嘴角笑了一下说:“对了,伍同志, 咱们能留个联系方式吗?这批小鸭子带回去, 养到年底正好出笼, 不知道你们运输公司年底还要不要发福利?咱们这么熟了,怎么也要先紧着自己人来, 你说是不是?”

伍常安心念一动,明白这是余思雅给他抛的饵,但偏偏他还就上钩了。没办法,他们运输公司稀奇,人家手里的肉也是稀奇货,省城人怎么也穷不到哪儿去,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但很多人手里有钱却买不到货,粮油肉都是限量供应,去晚了有票也买不到。余思雅这鸭子不要票,只要钱,而且能以单位福利的名义发,正大光明,吃起来也没风险。

她抛出这么个由头,伍常安还真不好拒绝,毕竟是这些运回去的小鸭子三个月后就会变成他们餐桌上的肉。

“我回去帮你问问吧,你们什么时候走?”

见他松了口,余思雅心里也舒了一口气,笑着说:“就这两天吧,跟省养鸭场那边已经说好了,再看你们那边什么合适,咱们大家协调一下。”

“成,那我先回去了,明天再带人来拿鸭子,到时候给你答复。”正事说完,时间不早了,伍常安起身道别。

他办事非常快,第二天就给了余思雅答复,两天后有一辆车送他们回去。

得到了确切的回复,余思雅彻底放下心来。接下来一天没什么工作了,在招待所里闲着也是闲着,挺无聊的,余思雅问小李:“明天没有工作,我打算去逛逛省城,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给家里人带回去。上次来,走得太匆忙了,两手空空的回去。你看你是跟我一块儿去逛逛还是要去会会你的老朋友们?”

“小余,我就不跟你去逛了,我去拜访拜访老同学们。”小李婉拒了余思雅的要求。

他跟余思雅不同,他工农兵大学就在省城念的,有些家在省城的同学毕业后就留在了省城。他分到乡下后,来省城一趟不容易,自从毕业后,大家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他这个决定,余思雅非常支持:“那行,你尽管玩,玩开心点,回头跟我讲讲你们这些同学都是干嘛的。”

小李的同学可不就是他们以后的人脉之一?

小李没想那么远,点头:“好,我知道了。”

翌日,两人分头行动。余思雅没什么亲朋需要拜访,她索性睡到自然醒才起来,然后去国营饭店吃了一碗面,接着开始逛了起来。第一站就是省城的新华书店。

家里两个孩子念初二了,成绩都不是特别好,过两年就要恢复高考了,他们这成绩,不努力想考上可不容易。所以余思雅打算给他们买两本辅导书。

另外她自己也要努力起来。上辈子,她虽然念过大学,但工作几年后早将高中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再让她去参加高考,肯定不如应届生。加上这个年代的考试知识肯定跟后世有所不同,现在不努力,等着高考的消息传来再努力那就迟了。

余思雅打算先做点准备,买了高中的课本和市面上仅有的几本习题册回去看看书做做题,免得两年后什么都忘光了,再临时抱佛脚。

除了学习资料,余思雅又找了一圈关于养殖的书籍,全买了回去,准备让养殖场的工人们有空都学学,学无止境嘛。

买了书,余思雅又去逛了百货大楼。

省城的百货大楼足足有五层,商品琳琅满目,但可惜的是很多都要票,余思雅逛了一圈,发现想买的东西很多,但能买的却很少。她现在最需要的是能看时间的手表和代步的自行车,有了这两个东西对她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可惜目前不管是钱还是票,她都没有,只能看看。

钱倒好办,她的工资攒一攒,几个月就够了,关键是票的问题。余思雅琢磨着得想办法搞到票才行,但乡下发的票少,连冯书记骑的都是一辆十来年的旧自行车,他们上哪儿弄这么多工业票去?

看来还是得从城里下功夫,不知道机械厂那边有没有办法?没办法买这些好东西,余思雅只好挑不要票的买,她给沈红英和沈建东各买了一条羊绒围巾,冬天来了,正好派上用场。又花两块钱买了斤不要票的糖果。

拎着大包小包回到招待所已经是晚上,歇息一晚,第二天他们就出发了。

还是伍常安送他们。回去这次比上回轻松多了,深秋季节,天还不算很冷,太阳也不热,不用给小鸭子保暖防暑,两人都很轻松。

中午就到了公社,这次伍常安好人做到底,干脆把车子开到了养殖场。余思雅连忙让人杀了一只鸭,红烧招待了伍常安,等送走了人才开始安置鸭子和孵化机。

看到余思雅进城一趟,不但又购买了这么多小鸭子,还弄回来了两台机器,魏主任和文英都吃惊极了。

“思雅,这机器你上哪儿弄的,要多少钱啊?”魏主任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机器问道。没办法,他们公社实在是太穷了,唯一的机械就是那辆旧得不行的拖拉机。

那拖拉机都用了一二十年了,一开就嘣嘣嘣的特别吵,跟打雷一样,但也是公社的宝贝,冯书记去县里开会都舍不得开,没办法,开车要耗油。只有接待重要客人,或是公社有什么大事,才舍得开拖拉机。

这两台孵化机可是公社仅次于拖拉机的值钱货。

余思雅笑着说:“买的省养鸭场淘汰不要的,新的要一两千一台,咱可买不起。这两台机器花了一千。”

“这么贵!”魏主任咂舌,觉得余思雅太能花钱了点,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公社商量商量,可转念一想,养鸭场也全是她在弄,弄得红红火火的,冯书记都不多干涉,她也别瞎管了。

余思雅解释道:“咱们自己的鸭蛋只要五分钱一个,就能孵出一只小鸭,去省养鸭场买要一毛五,贵不说,关键是每次运回来也是个麻烦事,加上运费一次都得好几百。我想着咱们自己有了孵化机,自个儿孵,这样能省不少钱的,也省事。”

听说她说明打算,魏主任赞许地点头:“小余还是你想得周到。”

抬头看了一眼一下子多出了一倍的小鸭子,魏主任又问余思雅:“咱们养殖场的规模这也算扩大了吧,小余,那咱们是不是又得招饲养员?”

“饲养员倒不用,三个人养这些鸭子忙得过来,但别的要招起来了。”余思雅看着两台孵化机说,“咱们得招个看孵化机的职工,这个职工得懂点机械,识字。此外,魏主任,我准备收一批红薯作为饲料,咱们也得找人帮忙收,但收这些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我有个想法,咱们跟大队合作,让他们挑几个人过来作为临时工,干得好,以后有活就直接找这批人过来,你看怎么样?”

其实要招的工人还多着呢,财务、销售、采购等等这些人员以后都得配齐。现在这些事全是余思雅一个人揽了,但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只是现在规模还没起来,养鸭场资金还不宽裕,所以余思雅才没将这个事提上日程。

对于余思雅的提议魏主任没有意见:“我也不大懂,你看着办吧。”

得了领导的授意,第二天,余思雅就在广播里通知了这件事。养鸭场需要招两名职工,负责孵化小鸭,男女不限,品行端正,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最好懂机械,先初选四个人培训,然后淘汰,最终录取两名。

这个消息一出,公社又轰动了。这不同于上次的饲养员,这个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称得上一句技工,而且工资也跟着上涨了,十块钱一个月。

不少有志于此的都想方设法地拐着弯来打听公社具体有什么要求,可惜余思雅油盐不进,谁来了都不知道她要什么样的人。

等到了招工那天,公社来了上百名同志,全是奔着孵化工的岗位来的。

见到这么多人,余思雅吓了一跳,短暂的惊愕过后,她直接来了个简单粗暴的筛选。

“这里有两本书,每个人读三页,读得流利就算通过。”余思雅把在省城买的两本书拿了出来,一本是养殖技术,还有一本是机械相关操作。

要是连这种书上的字都不认识,那也不用来了,毕竟以后他们这养殖场里的孵化机是要自己摸索改进使用,说白了,就是要自己看书学习进步。

这个考验虽然简单,但却考住了不少人。因为这十年,很多上学的孩子都背语录去了,学业实在是荒废得厉害,很多小学毕业生的识字量并不大,书念得磕磕绊绊的。

这一通筛选下来,还有三十几个人。余思雅直接叫来小李:“你带他们去看看两台孵化机,讲讲原理,看谁记得最快,再把这几个坏的收音机给他们拆,谁拆了能装上修好,就录取谁。”

非常时刻就要行非常之法,他们没有其他的条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工人了。

折腾了一天,总算选出了四个人。余思雅借了小李,让他带着他们开始孵化鸭蛋,从中再选两名。

第一次孵化小鸭,余思雅担心他们经验不足,成功率低,所以只拿出了两百枚鸭蛋给他们孵化,两台机器各一百只鸭蛋,分两组孵化,两人一组,也算是对他们的考验。

鸭子的孵化周期一般在28天,这个时间还长着呢,余思雅将这个事丢给小李除了隔三岔五去看看进展就没管了。

她还有其他的事要忙,当务之急就是收购红薯和南瓜做储备粮。红薯产量高,亩产能到几千斤,而且味道也不错,还能在地窖里储存好几个月,所以在乡下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主食。

除了自留地,勤劳的乡下人经常会在路边,沙地,山坡上种红薯,所以产量也很高,吃不完就拿来喂家里的牲畜。除了红薯,南瓜也是收获颇多的一种食物,随便哪里挖个坑,丢两颗南瓜子,到了夏天满地都是南瓜叶,能长出不少南瓜。

这两种食物都不在纳粮的名单中,产量又大,所以勤快的人家通常都有剩,是廉价又易保存的天然饲料。

余思雅把计划书给魏主任过目后,便在喇叭里发出了通知:“明天早上八点,清河鸭养殖场收购一批红薯和南瓜,红薯两分钱一斤,南瓜一分钱一斤,要求南瓜红薯完好无损,无腐烂,无刀口,没泥土。但凡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者,一旦发现,纳入养殖场黑名单,从此拒收该户人家的任何产品,招工也不予考虑!”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因为一个红薯大点都一两斤,一棵藤下能长好几颗红薯,一个南瓜轻的几斤,重的一二十斤,一个都能卖一两毛。而且乡下家家户户都种了,根本没人买,城里人也很少有需要的,连供销社和收购站都很少收。

大家除了自己吃,喂鸡喂鸭喂猪外没有其他用处。现在有人愿意花钱买,那可是好事。

于是,第二天,第二天,养鸭场门口就排起了长龙,有用箩筐挑着过来的,也有用推车推来的。

余思雅大早就赶到,跟大队和公社借了几杆称,八个男人帮忙称称、搬运,三个女人负责检查这些南瓜和红薯有没有坏的和刀口。要是有刀口,放到地窖里也会腐烂,甚至还让挨着的红薯南瓜一起腐烂,所以得剔除掉。

这天正好是周末,余思雅把楚玉涛也给叫来了,让他帮忙记账,她付钱。

如今小李和楚玉涛经常在养殖场帮忙,一个管着账本,一个管着杂物和孵化间,几乎算得上养鸭场的半个职员了。这两个人目前来看,能干事,本身也服管,余思雅琢磨着等下一批鸭子卖了,养殖场的经济宽裕了,就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到养殖场来。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将送来的红薯南瓜收完了。

余思雅累得不轻,吃过饭后,接过楚玉涛的账本算了一下,今天大致收了一万两千斤的红薯,七千斤的南瓜,总共花费了310块。上一批卖鸭子的钱经过买鸭苗、孵化机和这些饲料,也所剩无几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