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一份满意答卷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周云锦连续两天带着赵山河见了两位朋友,这两位朋友代表着不同的小圈子,属于代表性的人物。
赵山河认识他们以后,以后跟着他们逐渐就会认识更多的朋友。
接下来周云锦要带赵山河认识的两位老者,就是意义不同的圈子了。
这天周云锦带着赵山河来到市区一座隐秘园林内的茶楼,茶楼名字叫漱石轩。
相比于赵山河在西安经常去的季敏的茶楼,这个漱石轩的环境档次要更高。
这里不接待任何外人,属于某位大佬给圈内朋友提供的私人茶楼,而这里不管是茶具还是茶叶都是普通人这辈子接触不到的价格。
漱石轩的面积并不大只有两层,楼下是接待大厅和休息室,楼上是两个小包间和一个大包间。
当周云锦带着赵山河到茶楼的时候,那位老人已经在楼上大包间喝茶听曲了。
老人的秘书在楼下大厅等着,当见到周姨后这位戴着眼镜颇为斯文的男人恭恭敬敬的点头打招呼喊了声周姨。
周玉锦轻笑点头,赵山河也和这位秘书点头致意,随后秘书就带着周云锦和赵山河上楼去见老人了。
当他们进入包间以后,老人立刻起身示意弹古筝的美女停下离开。
周玉锦笑容灿烂道:“吴老好雅兴啊。”
周云锦在路上已经给赵山河介绍过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了,老人的身份非常的显赫。
吴老退休前在魔都以及部委主要部门任过要职,最终在政协常委的位置上退下来。
他出身于干部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经历过动荡年代,也主导过改开放键时期的诸多重大项目和政策调研,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看问题极具历史纵深感和战略眼光。
吴老面容清癯,皱纹如同刻录着岁月的年轮,眼神温润而深邃,仿佛能包容万物,又似能洞穿人心。
吴老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灰色中式盘扣上衣,脚上是千层底布鞋,整个人透着一股返璞归真的淡然与祥和。
吴老露出温和的笑容,如果位寻常长辈说道:“云锦,你就不要笑话我了,在你面前我就是附庸风雅班门弄斧而已。”
周玉锦呵呵笑道:“吴老,您太谦虚了。”
吴老这时候看向旁边的赵山河问道:“云锦,这位年轻小友就是你说的自家晚辈?”
周玉锦看眼赵山河,赵山河态度恭敬道:“吴老,晚辈赵山河,打扰您了。”
“山河小友不用拘束,你是云锦的晚辈就是我的晚辈,云锦可没带年轻后辈见过我,可见对你多么信任。”吴老意味深长的说道。
周玉锦顺势说道:“吴老,我们还是边喝茶边聊吧。”
吴老伸手示意道:“对对对,那就坐吧。”
等到周云锦和赵山河坐在茶桌前,吴老慢条斯理地用一把紫砂小壶沏茶,茶香袅袅升起。
秘书和那位美女服务员都已经出去了。
吴老将两杯刚沏好的茶推到他们面前,茶汤橙黄明亮,是上好的凤凰单丛。
吴老笑眯眯的说道:“来,你们尝尝这茶,初入口或许觉得有些霸道,但喉韵甘甜回味悠长,人生百味,亦在其中。”
赵山河双手捧起那小而精致的龙泉青瓷杯,先观其色后再低头细闻那浓郁独特的芝兰香,然后分三口细品,感受茶汤在口腔中的变化,最后才缓缓咽下。
随后由衷称赞道:“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爽,回甘力强,岩韵十足。吴老,好茶,好功夫。”
吴老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赵山河对茶的了解完全归功于季敏,这大半年时间可没少跟着季敏学习茶艺知识,现在也算是用上了。
吴老并不急于进入正题,如同闲话家常般说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泡好一壶茶,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水质、水温、茶器、投茶量、出汤时间,乃至心境都影响着最终的味道。”
吴老顺势又说道:“这和我们处理事情很像,基础条件、方式方法、时机火候,乃至执行者的心态,都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与格局。”
周云锦自然地将话题引向更深层,她轻声道:“吴老说的是,山河比较年轻,看问题难免不够全面,我就是想带他跟您多学习学习。”
吴老喝着茶笑眯眯的说道:“我都退下来了这么多年了,年轻人还是要与时俱进,再说山河这不是跟着你么,这上海滩有几个女人能像云锦你这么厉害?”
周云锦一如既往的非常谦卑道:“吴老,我再怎么说只是个商人,吴老你们是制定政策的人,区别还是挺大的。”
吴老淡淡的说道:“不管多大的领导,最终都还需要倾听你们这些企业家以及下面普通老百姓的声音,不然怎么制定政策?”
吴老不愧是当过大领导的,这说话做事总是这么的滴水不漏。
再者周云锦可不是普通的商人,她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这个圈子的所有人都得认周云锦,而周云锦的有些话就能成为政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云锦能带赵山河见他,说明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日后必然成为这个圈内举足轻重的后起之秀,再者这个圈子也需要这种年轻的血液。
于是吴老将目光转向赵山河,那目光如同宁静的深潭,看似平和却蕴含着巨大的压力问道:“山河,如果你是领导的话,你觉得企业家们最期盼的是什么?最担心的又是什么?”
周云锦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若有所思的盯着赵山河,这可是吴老给赵山河出的题,就看赵山河能不能给出满意的回答。
赵山河听到这个问题瞬间严肃起来,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因为周姨说了接下来要见的两位老人都很挑剔。
赵山河放下茶杯,坐姿更加端正,凝神思索了几十秒,这才谨慎的开口回道:“吴老,以我浅薄的观察,大家最期盼的可能是一个清晰、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赵山河好歹也算是西部控股集团的董事长,这段时间没少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才有底气回答这个问题。
他继续说道:“知道鼓励什么,限制什么,规则在哪里,红线在哪里,这样才好做长远规划。最怕的可能是政策的突然转向,或者一刀切式的执行,让之前的投入和努力付诸东流,也怕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政策执行标准不一,造成不公平竞争。”
赵山河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吴老的脸色,见对方依旧平和,才再次继续说道:“这就像您刚才说的火候,支持力度大了,怕过热产生泡沫和资源浪费,力度小了又怕起不到效果贻误时机。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建立一种能够不断自我优化、既能激发内生动力又能适时有效纠偏的长效机制,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吴老听得很认真,手指无意识的在紫砂壶上轻轻摩挲,等到赵山河说完后他才缓缓说道:“预期,环境,公平,机制,你能看到这一层,能看到平衡和机制的重要性很难得。”
吴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的说道:“治国如烹小鲜,不容易啊。既要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又要维护大局的稳定和可持续性。我们历史上,有过急于求成的教训,也有过墨守成规的代价。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真正符合客观规律,能否回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规律是最好的老师。脱离了这两点,再好的蓝图也可能走样,再大的投入也可能事倍功半。”
赵山河听后觉得吴老果然是大领导,这番高屋建瓴让他学到不少东西。
他郑重地点头道:“看来我以后要多向吴老请教了。”
吴老随口抛出的问题,赵山河已经给出了还算不错的答案,这让吴老对赵山河颇为满意。
吴老对着周云锦半开玩笑道:“云锦,我觉得山河这认知以及性格完全可以走仕途,不行你把他交给我,我虽然退了但扶持扶持年轻人还是有点能力的。”
这话已经是吴老对赵山河最大的认可,周云锦笑容灿烂道:“吴老,您要是真喜欢他,以后我让他多陪您喝喝茶聊聊天。”
吴老当然只是开玩笑,他笑着说道:“我倒是没问题,就怕山河陪我老头子太过无聊。”
赵山河连忙表态道:“吴老,那是我的荣幸,就怕叨扰了吴老。”
有才华还谦虚,最重要长的还挺帅气,这样的年轻人哪位老人不喜欢?
吴老哈哈大笑着表态随时来都欢迎,聊天就在这种气氛当中展开了。
后面周云锦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历史上,这不仅仅是她的强项,更是赵山河擅长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吴老这种老领导都喜欢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