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此时,

华夏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赵佳林皱着眉头,仔细的阅读着那个抖音id叫【我是哈密瓜】发来的消息,

把一开始编辑好的答案一一删除干净。

因为他似乎感觉到这个哈密瓜,好像发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华夏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曾经也是叶老工作单位之一,

更是建成了华夏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令华夏进入了原子能时代。

好汉不提当年勇,虽然现在归属于中核旗下有了个后爸,但是院里不少人始终还是把自己看作中科院的嫡长子。

赵佳林是院里的博导。

其实在一个拥有五位院士,上百位博导的科研所,

一个博导并不算多出众,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当博导的时候还上过新闻——28岁中科大最年轻博导。

虽然这个新闻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此时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啊。

当然,除了这个标签之外,不久之后,恐怕另外一个更厉害的标签也要贴上来了,

因为就在今天下午,米非凡院长已经通知他成为了候选人。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对可控核聚变进行攻坚的五到十人小组中,他很有可能是其中一员。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从接到通知之后,就笨鸟先飞的开始研究起了顾然在清北答辩教室里留下的那些信息。

虽然在数学上的能力他算不得顶级,但好在他学习能力完全点满,

再加上一边学习,一边通过自己的理解给观众们进行讲解,

所以很快他就掌握了顾然推算所用到的内容。

有了工具之后,以他的能力和天赋,其实看懂整个推算过程不算特别困难,

但他其实也面临了一个困惑,

那就是他看懂了,但他不理解。

本职是核物理的科研人员,他却很难把这些推演和结论进行应用结合。

就像是你用windows的软件,往安卓手机上装。

它不适配啊。

眼看着明天就要往核研所递送申请,他本以为今天晚上恐怕是个不眠之夜了,

谁成想,被这位哈密瓜大师给点化了。

“你的猜测好像是对的,我们缺了一个桥梁,不过我要验证一下。”

赵佳林回复之后,拿起了纸笔,

一边在脑海中复现着实验过程,一边寻找着补充函数和实验过程的结合点。

随后翻找出了等离子体湍流的无数历史文献,一一寻找着和这个桥梁相对应的缺口。

他或许不会知道顾然没有展示出来的这个“桥梁”是什么,但凭借着他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和积累,应该是能够找到放置这个桥梁的位置。

在收到【南宫昔白】大佬的回复之后,

袁涛充满成就感的安然睡去。

不过也没有睡多久,清晨五点十分,

他便被起床声吵醒,

高三的起床时间到了。

五点半,高三学生在操场集合,

在橘黄灯光和昏暗的天色下,跑圈、做操,

然后用自己聒噪的誓师口号,喊高一高二起床。

而他们,则以飞驰的速度冲进教室,抓起手中的生物和化学书,开始乱背一通。

从做操结束到六点二十的那几十分钟,是属于生物和化学的,

然后,则是语文和英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