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卖炊饼的老汉忙用油纸包了几个芝麻饼塞给送嫁的明珠几个:“景大人连修堤都自掏腰包,这喜饼定要收下!”

人群簇拥着队伍缓缓移动,如同温暖的潮水漫过青石巷。银铺掌柜边擦柜台边对账房先生感慨:“上一届的太守公子娶亲,衙役开道不下百人,哪像今日这般自在?”

说话间,布庄伙计已扛出两匹红绸系在竹竿上,霎时整条街漾开流动的霞光。

“听说这侄子像他叔,也是个实诚人。”挎着竹篮的老妪抓把红枣抛向喜轿,“看这身板子,做事肯定亲力亲为。就像前阵子景大人河堤上扛沙袋,浑身上下都是泥。”

药铺先生捻须接话:“府衙采买总是先付三倍订金,价钱愣是照着市价一分不少给。”他话音未落,几个书生在茶棚下齐声诵起《桃夭》,渐渐带得整条街的百姓都跟着吟唱。

队伍行至衙门前石阶时,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檐角蹲兽。朱漆大门缓缓开启的刹那,百姓们纷纷道贺。

“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喜轿在震天的喝彩声中进入府衙,跟在后面的姐妹们听见身后百姓还在相互议论,道:“瞧见没?这才是百姓心尖上的排场。”

“这才是当朝父母官应有的样子,好人自会有好福报。”

表姐们的到来最教七郎欢喜,小家伙像是终于盼到救星——整整三日,那戒尺再没落在肉乎乎的手心,父亲也破天荒允他不必拘在书房里苦练那每日三个大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像只解了链子的猴儿,成日跟在表姐们身后穿梭在肇庆府的大街小巷。青石板路映着孩童雀跃的身影,名人故居的楹联前驻足片刻,登高望见西江如练时,他踮脚指着远帆惊呼。

更让他眼花缭乱的是街边吃食:竹篾裹的裹蒸粽剥开时糯香四溢,姜撞奶的辛辣混着奶香在舌尖化开,还有叮当敲着铜勺的豆腐花担子,总让他攥着表姐的衣角挪不动步。

原来肇庆这么大,他白活这四年多了。

"熙儿,粮食是打算去雷州回来再卸,还是卸了再去?"景长宁含着笑望向外甥女。这三日他虽在府衙忙着处理积压公文,却时时留意着院里的欢声笑语。此刻晚膳刚毕,他特意将景春熙留在了飘着罗汉果茶香的书房。

"看三舅舅如此镇定,熙儿还以为您不要了呢。"茶盏里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少女的眉眼,她轻抿两口清茶,喉间泛起甘甜才笑道,"方才故意不提,就想看您何时憋不住问。"

"白给的粮食,怎么能不要?"景长宁屈指敲了敲紫檀桌面,眼底漾开细碎波纹,"三舅舅还等着靠它挣点政绩呢。"

话音未落又放轻了声线,"你三舅母夜里总对着京城方向发呆,应该是想爹娘了,也想着能回去观礼太子和熙儿大婚。"

烛火噼啪炸开灯花,将他望着景春熙的目光揉得愈发慈软,仿佛透过时光的烟尘,又看见那个攥着包袱说要跟着去流放的小小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