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天皇与幕府的微妙平衡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而日本由于四面环海,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地理格局,从而为“天命”的正常延续,提供了地理基础。
日本“天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刘宋。
《宋书·蛮夷传·倭国》记载,当时有五位日本的倭王,向刘宋朝廷分别派遣了使者,即日本“倭五王时代”——赞、珍、济、兴、武。
他们派遣使者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宋武帝册封朝鲜百济王为镇东大将军。
而作为第二代倭王的“珍”对此极为不满,因为百济王爵位在他的倭王之上。
于是乎,这家伙派使节到中国朝贡,要求任命自己为“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宋武帝对“珍”的要求未允,只同意他继承前往的称号——“安东将军、倭国王”。
直到这时,日本还是只有倭王,而没有天皇,就连历任倭王上表,也只写道:
大和之王,通过国内平叛,国外军事远征,整合了地方的首领,形成了自己的王位。
“天皇”的最终称号,出现的时间还要往后推个一百八十年,即公元604年,日本编录《天皇记》、《国记》之后,才正式形成。
这一年,隋文帝杨坚病逝仁寿宫,隋炀帝的“大业宏图”开始了。
从日本天皇的制度形成,到镰仓幕府的开创,正式将天皇架空,变成“盖章吉祥物”,也不到六百年的时间。
天皇之所以没有在三朝幕府的统治下被消灭,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无论三朝幕府,还是天皇本身,他们都从来没有真正统治过日本。
日本的地理格局太过特殊,外部四面环海,几乎不可能遭遇外敌势力的入侵。
这是华夏中原王朝所不具备的优势,从早期的山戎、北狄,到匈奴、鲜卑、柔然,再到契丹、女真、蒙古等等。
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就造成了中原地区长期离乱,而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汉人王朝——宋、明皆是亡于异族之手。
再看日本内部地理格局,日本列岛南北狭长,多山地而寡平原,这让日本诸岛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
所以不论是天皇时代,还是幕府时代,天皇与幕府将军,都只是诸藩大名的“统治者”,而不是日本的“统治者”。
地方上长期维持的封建割据局面,就造成幕府要想维持统治,不仅不能真的篡夺天皇,反而还要依仗天皇带来的政治宗教名义。
简单来说,日本甚至可以看做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王朝,天皇就是这个王朝的宗教与政治精神领袖。
坚持天皇“万世不易”的政治规则,同样也是在维护豪族大名的权力稳固。
如果幕府敢篡夺天皇,那无异于司马昭当街弑君。
皇帝被杀也会死,那皇帝也就不再具有神圣性与威严性!
也就是说,只要把控住了日本天皇与幕府之间的微妙平衡,那就能在与幕府的交涉中,掌握全部的话语权。
这也算是幕府与天皇共同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