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异常的传导效应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就这样华夏的整体算力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如果不是因为模型使用暂时不允许引入外网算力,估计全球的算力都能被爆炒一波。
这些都是苏立行在饭局上听到的消息。
毕竟对于各大产业动向,银行的那些代表们都表现得极为敏感。
比如现在如果有人想投资超算中心建设,银行在做贷款审批的时候,就会宽松一些。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乔泽这款模型的横空出世,让材料研究的试错,完全可以靠算力来解决。研究院往往可以大着胆子计算各种极端性质的可能性,最多也就是浪费些时间跟算力。
哪怕是花一周时间,得到一个暂时不可能实现的结果,也是有价值的。
结果他女儿竟然说这是破模型?
乔泽把这丫头都惯成什么鬼样子?
“橙子,你怎么说话呢?什么破模型?你以为我找你干嘛的?西林这边希望我们立橙能够建设一座大型的材料制造、集散基地。你以为这是看在谁的面子上?”
“破模型又不是我说的?是乔哥说的。”
“人家乔泽有那个资格说,你也有吗?咋了?这模型你也出力了?”
“嗯,我帮乔哥按肩膀了。乔哥说了,都是我帮他按得好,他的思路才能顺畅,你又做啥贡献了?再说,我跟乔哥平均一下,成就不比你大?”
“噗……”坐在一边的女保镖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然后快速忍住,但有些辛苦。
“对不起,刚想到点事。”女保镖连忙道了句歉。
但也还好这个插曲,让这对冤家父女,开始回归理性,没有继续无厘头的争论下去。
“等等,你刚才说想要建设一座大型材料制造、集散基地?哦,你把我叫出来就是为了这事?”当智商开始回归,苏沐橙也快速抓住了重点。
“嗯。”苏立行没好气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不太确定这件事能不能做。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什么听我的意见?你还不是想听乔哥的意见,又拉不下面子去问,所以让我帮你问问嘛。你们这些人,真是的。都一个样。有什么事不能直接说嘛。”苏沐橙白了苏立行一眼,说道。
这种事她最近遇到的太多了。
好像全世界都觉得乔泽不好打交道,然后把主意打到她身上。
如果不是现在她恰好乐在其中,根本懒得管这些闲事。
不过终归对面是自家老爹,虽然嘴巴上不客气,但行动还是很支持的,苏沐橙直接拿出了手机,然后问到:“苏先生,请问,这材料基地多大规模?”
“规划中大概一万亩,分成三期开发。其中厂区跟专业的仓储、物流园跟配套生活区占比大概是4:5:1。”
“等等,多少?一万亩?一亩地是666.66平方米吧?那一万亩岂不是666.66万平方米?6.6平方公里?我们学校占地都还不到五千亩呢!苏先生,您是最近抢银行了?哪来这么多钱?”
苏沐橙抬起头诧异的问道。
毕竟是学数学的。
虽然做数学研究,苏沐橙觉得她还是差了些。
但算账这块,速度还是极快的。而且准确率极高。
“抢银行?是人家抢着要把钱贷给我们!而且会有地方国资投资的。”苏立行瞪了苏沐橙一眼,解释道。
“切……”苏沐橙不屑的看了眼苏立行,然后冲着手机说道:“豆豆,把刚才我爸说的重点总结一下发给你爹,记得优先级设置最高,苏先生在等回信呢。”
“放心吧,亲爱的妈妈。豆豆保证完成任务。”
手机上即时显示出的这串文字,苏立行虽然看不到,但对于苏沐橙的操作却让这位老父亲大受震撼。
“你的手机还可以这么操作的?”苏立行看着女儿手中跟他差不多的手机,疑惑的问道。
都是有为之前送的款。
虽然他的也搭载了群智小助手,但显然没有这种功能。
“当然,我这部手机的智能助手可是乔哥亲自帮我设计的。你以为跟你们的大众款一样吗?这么跟你说吧,如果是在公众场合,我距离它超过三米,它都能大叫救命的,你的能行吗?”苏沐橙得意的说道。
苏立行撇了撇嘴,他相信了。
因为当苏沐橙说这番话的时候,她旁边的女保镖明显钦羡的看了眼那部手机。
显然平时没少见识过这款手机的妙用。
从这些细节上看,乔泽对他的橙子还是极好的。起码是真费心了的。
果然优先级很高,很快手机便响了一下微信提示音。
苏沐橙瞟了眼手机,干脆的说道:“乔哥同意了,你想干嘛就去做吧。”
“这就同意了?”苏立行有些懵。
上万亩地的项目,乔泽一点问题都没有?
“骗你干嘛?你自己看嘛。”说着苏沐橙把手机送到苏立行眼前看了一眼。
好家伙那边的回复比闺女说的更简单,就一个字:“可”
连标点符号都没舍得打。
只能说过于符合乔泽的性格,半点都不掺假的。
不过对于苏立行来说,能透过这个回复看到的东西当然不止这个字。比如这件事在乔泽看来不算什么大事,甚至都不算值得上心的小事。
这说明……
……
英国,《Nature》编辑室。对于这家世界级自然科学类名声极大的期刊来说,最近发生了一些怪事。
刚刚过去的两周,从华夏来的材料类创新投稿论文激增,增幅都已经开始严重偏离正常值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论文质量大都很高。
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都是有资格上刊的。
但问题也很明显,因为如果全部刊载的话,版面都不够用了。
搞得杂志社编辑都好奇的开始跟同行打听这事,问过了诸如AFM、Matter、Materials Today这些期刊的同行后,果然发现大家最近都收到了许多来自于华夏各单位的投稿。
数量都已经多到了大家无法理解的地步。
然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最这些编辑费解的是,有好几位审稿人向期刊编辑反应,他们收到了不同期刊发给他们的审稿请求,结果对比后意外发现,他们最近接收的华夏论文出现了一种让他们非常不解的情况。
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情况。
可以说同质化,但却又不太准确。具体来说就是同一种材料,同一个试验只是对整个过程跟基材配比进行了调整,跟不停的优化试验步骤后,每次都能让材料性能提升那么一点点。
然后再把这些论文分别投给不同的期刊。
最骚的是,这些论文作者还都是同一批人,不过是大家轮流当一作。
换句话说,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团队,就不停更换项目主导人,然后在实验室不停的刷新着自家创造的记录,最后再不停的发表论文。
这逆天的操作,让一众材料学大拿们都快傻眼了。
华夏同行的战斗力突然就恐怖如斯?
华夏人很卷他们是知道的,但这卷的未免太过分了些。就是所有人二十四小时都泡在实验室,不停的重复试验,然后二十四小时分析试验结果,这速度也太过夸张了。
劳模看了都得哭啊!
再说人不休息,机器也特么不用检修的?还是说华夏国产设备质量已经可以无视正常的使用方式了?可以死命的造?
总之,离谱到家了!
不夸张的说,大家要都要像这样发论文的话,全世界的材料类跟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加起来都不太够用了。
意识到情况蹊跷的审稿人立刻把这情况向期刊编辑反应。
各大期刊的编辑们也开始再圈子里自查。
这一查不要紧,好家伙,类似的事情竟然有多起。涉及面还很广,从纳米材料、到金属材料、到陶瓷材料……
对比论文就会发现,虽然试验过程大体相似,但每篇论文里都还是有一些调整跟改变,然后得到的结果是材料性能的确有了提高。
要是隔个一年半载的再发,其实还挺正常的,材料学本就是在不停的实验中向前发展嘛。
但这扎堆发是几个意思?像是赶时间一样?
咋了?这是要世界末日了?还是这帮华夏人觉得都活不了多久了?
哪怕是作假大家都知道要等段时间啊。
如此明目张胆的刷论文是为哪般?
发函询问,给出的理由还是五花八门的。
有直接说是内部实验室机密不便告知的。
还有让审稿人随便验证,反正自家没有作假的。
总之,大都语焉不详。
最初根据这些期刊编辑私下里的讨论结果,这大概是华夏那些材料实验室之前积累出的成果,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都发了出来。
至于原因究竟是什么,目前有效信息太少,还真没法辨别。
好在没让他们等多久,就有各种消息传了过来。
华夏人开发出了一款神秘的人工智能材料学模型,能够近乎完美的根据所需结果,推导实验过程?
这特么要是真的,那绝对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最牛的应用,没有之一。
什么ChatGPT都弱爆了。
会聊天算什么能力?华夏的人工智能都已经进化到能指导材料学家做试验了,而且效果还出奇的好,据说成功率在百分之八十往上走?
看吧,早就说人工智能是会毁灭地球来着,这下终于要石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