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其实乔泽对三个室友的观感其实还不错。

虽然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参与到集体生活中。

本来这该是高中时的人生体验,可惜的是,乔泽在高中时的确不太能适应学校的环境,一直被路秀秀带在身边。

直到大学才有机会跟三个室友同处一室。

虽然这三个家伙各有缺点,比如张舟搞怪了些,顾正梁喜欢假正经,陈艺文总是有些很清奇的脑回路。但说实话,乔泽却在这短暂的集体生活中,收获了不少同龄人本该早感受的温暖。

甚至体验到了一丝之前从未感受到过的感觉——友谊。

所以来自于408的邀请他还是愿意去的。

虽然吃饭的时候照例不会说什么,但吃完饭后一起散散步,随意听听这家伙又想讲些什么废话还是不错的。

……

去食堂赴宴的路上,苏沐橙已经开始给乔泽打起了预防针。

“乔哥,陈艺文又想好事呢?”

“哦?”

“嘿嘿,他听说群智被推荐加入今年的国家科学进步奖评定呢。今天请我们吃饭,肯定是想打听群智项目报上去的名单里有没有他的名字。”

“有这个事吗?”乔泽有些诧异,他还真没听说过这个事,甚至不太清楚国家科学进步奖是个什么类型的奖项。

“你还不知道吗?”

乔泽摇了摇头。

“还真有这事呢。谭哥都收到通知了。他没跟你说?”

乔泽想了想,道:“可能豆豆把信息过滤了。”

之前为了尽快把博士论文写出来,乔泽给豆豆定的信息过滤规则比较笼统,除了命题相关的信息,基本上都被过滤掉了。包括内部的一些邮件。

群智项目能不能拿奖这种事情的确跟他的博士论文没什么关系。

目前西林数学研究所的应用项目都是围绕着人工智能应用展开的。

主要是人手还不多。

包括从燕北转来的许昌树,临聘研究员刘尘风,跟打杂的汉娜,主要都是做理论研究工作。

只有所长李建高跟谭景荣则是配合外界的数千工程师做群智的应用项目延升,目前主要工作是调教群智大语言模型。

至于光电所主持的光刻机项目,最近的事情到是没那么多了。前期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也不错。接下来得等到工程进度到一定阶段后正式开始测试才会把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北疆NLP研发中心那边申请的项目合作,是否同意把无人机系统,改成深海幽影系统也还没回话。

加上现在论文也已经完成,乔泽突然发现,如果不急于去做大统一命题的引力部分,他其实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不过那得是在博士论文答辩之后了。

至于陈艺文的小心思……

……

“嗯。”

“额?那个乔神……”

“什么这个那个的,我说陈艺文,你是不是傻了?乔哥,嗯,就代表着之后提交名单的时候会有名字的,你就安心吧。毕竟你本来就是群智项目组的元老,也曾做出过那么一点点贡献的,只是后来退出了而已,又不是死了。对吧,乔哥。”

“差不多吧……”乔泽应了句。

“咳咳,乔神大气,老板娘大气。”

学校昏黄的路灯打到陈艺文脸上,让这少年整张脸都闪耀着兴奋的光。

这才是幸福的人生啊,牛逼又能继续吹下去了。

群智项目跟学校没任何关系。

乔泽是项目主导,苏沐橙则是唯一投资人。两人都同意在项目组名单上加进他的名字足够了。

……

事实上哪怕群智项目是学院主导的,徐大江也不会对项目组的人员构成指手画脚。

他现在也压根没心思关心这些。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为乔泽的博士论文答辩忙得脚不沾地。

本来所有学校的博士论文都有固定的时间,但乔泽显然不在此列,走得特殊通道。

当然整个答辩方式也跟普通的博士论文答辩不同。

西林工大的博士论文答辩有A/B两种形式。

但现在为了让这场答辩顺利进行,又推出了C形式。整个流程也都跟普通的博士论文答辩完全不一样。

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报告会式的答辩。

尤其是答辩组的邀请。

一般博士论文答辩的答辩小组六、七人就足够了,五位校内的教授加两位校外的教授。

但这次答辩邀请函发出去之后,希望能加入答辩委员会的教授太多了。

毕竟加入之后,就能拿到乔泽的博士论文原稿。

本来徐大江只打算邀请五十人的。

国内国外加起来就这么多。

但现在光国内想要来听取答辩的教授人数都已经超标了。

国外确定能赶来参加这次答辩的人数这两天也在不停增长。

给他的感觉大概就是痛并快乐着。

这次毕竟不是那种大型报告会,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整个西林市都被动员起来。

但同时这次来的又大都是那些国际知名的学术大佬。

说起来解决的问题可比上次要更高端,所以各项接待工作同样不能马虎。

好在学校依然给足了支持,而且还有科学院那边的配合。

多少能让徐大江喘口气。

总之虽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很多,但还是都及时解决了。

乔泽的博士论文答辩日期跟地点也都随之定了下来。

2024年3月21日,答辩地点也定在了学校去年才建好的多功能会议中心能够容纳两百三十人的1号多媒体会议室。

具体答辩的形式也改了。

除了组成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可以提问之外,其他观礼的学者们均可以在答辩委员会的提问完成后,针对论文进行提问。

这个环节专门预留出了60分钟时间。

观礼学者提问期间,答辩委员会成员会集体到隔壁去讨论答辩是否通过。

不过隔壁有屏幕能实时看到观礼学者提问环节,答辩人的表现。

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答辩的难度。

普通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只要让答辩委员会觉得没问题就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这种答辩模式,如果被观礼学者的问题难到了,肯定会影响到答辩委员会的判断。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乔泽懒得专门为解决了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开一场报告会,对于华夏数学跟物理学界来说都是件没法解释的事情。只能借助这次论文答辩,把事情给办妥帖了。

徐大江倒不怀疑乔泽的能力,他怕的是乔泽的性格,能不能接受这种安排。

好在乔泽大概心情不错,认可了这样的安排。

事实上如果根据上次报告会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人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就好像苏沐橙说的那样,复杂的新数学本就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研究并掌握的东西。

而且乔泽能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官网这些时间陆续公布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对于超螺旋空间代数的理解还处于一个中期摸索阶段。

虽然已经根据他提供的思路证明了数条定理,但许多核心的定理依然在攻坚中。

比如普林斯顿官网上最新给出的一道还没有公布答案的证明题。

“在超螺旋空间代数中,对于任意两个超螺旋数(s_1)和(s_2),一定存在一个螺旋数(s),满足以下性质:[ s = s_1 oplus s_2 ]。”

这其实就是超螺旋代数中最基本的螺旋叠加原理,用一般人听得懂的解释就是两个超螺旋数的叠加一定是一个超螺旋数。

之所以是基本定理,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超螺旋代数的封闭性和唯一性,所以只有证明了它才能让超螺旋代数具备完备性和数学结构的稳固性。

所以乔泽完全没有感觉到压力。

并不是骄傲,或者小视了天下英雄。

主要是两套完整理论的都是他开创的。这些对面还需要研究的题目,他之前已经不知道被谁回收了的手稿里就有完整的证明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