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时期,还有一个时期——秦。

刚刚完成六国一统没多久的秦朝,同样对于这个“起义造反事业”抱有一定的疑惑。

纵然是可以望文生义,但是漫长的时间间隔带来了字词含义的不少演化,以至于秦朝时期的人们想要理解这两个词要更为困难。

当然,仔细揣摩的话,还是能够得出一二结论的。

鉴于六国遗民的不安分,嬴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人想要反抗大秦的统治:“传令下去,各地加强对六国遗民的防范。”

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这两个词的出现,但是在贵族的引导下,奴隶和黔首暴动进而导致国君出逃的事情可不少见,譬如卫国的卫出公和卫后庄公;再比如鲁国那边的盗跖一事,给鲁国带来的影响可不算小。

所以,这莫非是暗指大秦会因为这些复国之心不死的六国贵族们而产生巨大的动荡?

——不怪嬴政这么想,实在是到目前为止,因为“起义”“造反”而亡国的朝廷,还没有出现。

以及,这个声音说“历史”,还有“华夏古代”……这个用词,倘若不是这个天上的“神迹”对于词语含义的理解与大秦天差地别,那……

【在讲述具体的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起义造反的定义——是的,这是一个模板流程。】

声音语调轻松,仿佛在讲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丝毫不觉得这个内容有什么不妥之处。

【起义和造反,虽然大略上是可以指代同一个含义,没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意思;但是实际上也有些微妙的差别。】

【造反这个词,实际上更偏向于民间的俗语,是对政变、谋反、以及有武装的行动的俗称。】

【而起义,则更为正式一些,通常可以指主持正义起兵,还可以指一部分军人士兵投靠义师、拨乱反正。】

【在华夏古代,主要的起义造反事业,就是农民起义;如果将时间线往前推,那么还包括一些奴隶起义。】

伴随着讲述,天边还出现了一幕幕的农民起义画面: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甚至瘦的和麻杆一样的农民们,聚集在了一起,挥舞着一切能够充作武器的东西,离开了视若生命的田地——也或许,是他们原本就没有自己的田地——化作一道道洪流……

尽管他们其中不少不要说铠甲武器,连衣衫都破破烂烂,不过勉强蔽体,其中不乏有赤脚行进之人,但是汇集而成的洪流也足以让任何一个朝廷全面震动。

朱元璋对此表示赞同,回想当年的一路艰辛历程,他不由感叹:“咱确实是造了那元朝的反,也确实是为了正义,拨乱反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最开始不过是为了求得生存,但是若非心中有那么一口气,他又何必投奔起义军?推翻元朝,还中原一个朗朗乾坤,不正是正义之举?!

他建立大明,当然是想要给中原百姓们一个好日子,让他们不必再挣扎求生,不必再日日担忧自己第二天能否醒来、自己的亲属还能否醒来……

当然,他同样也是想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好的未来,老朱家的人不用再像他一样为了一口饭吃绞尽脑汁,可以衣食无忧生活富裕。但这也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不过,现在的朱元璋看着那样震动天地的起义的洪流,除了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怀念,警惕和忌讳之情也自心底里油然而生。

这股力量,当初推翻了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元朝,若有朝一日落到了大明的头上,难道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吗?

嬴政和众大臣们眼角都微微抽动了几下。

农民起义暂且放到一边,大秦和大秦之前都还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但是,奴隶起义?

那些奴隶——当然,像是卫后庄公和卫出公那样,确实是有些过分,但是他们的行为也并不是什么独一份的存在,那毕竟是奴隶——也能称得上“起义”?

农民,看起来还是与“民”这个范畴相关的存在;但是奴隶可完全是另一种阶层,另一种存在。

他们有过叛乱不假,但是怎能与“义”放在一处?

虽然大秦也规定,奴隶通过达成一些条件,可以重新成为黔首,摆脱奴隶身份,但这和奴隶“起义”是两码事。

当然,这种名分上的事情在此时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嬴政也好,满堂公卿贵族也罢,他们都看着画面中的巨大洪流陷入了沉默。

那些不起眼的黔首,那些谨慎小心、恭恭敬敬的黔首,竟然能够造成这样大的声势吗?

大秦自商君以来,一向重法,过往也不是没有因为不愿遵守一些法律、或者违法之后不愿受罚的黔首反抗官府。

但是,那些不过是寥寥几人的叛逆之举而已,相较于大秦官府而言,犹如螳臂当车,不堪一击。

而作为一个眼光卓越一统六国的君王,嬴政也不是没有和心腹重臣就这方面进行商议。

不过,不论是他自己,还是立下了不世功勋的重臣们,都并不觉得大秦会倒在这些黔首手中——反抗当然会出现,但是大秦自当是能够镇压下去。

毕竟,一群黔首,无人组织,无人领导,又如何能够聚集一处?如何能够形成压过大秦军队的战斗力?

而历朝的百姓们,有不少都在听到这一段话之后陷入了深重的恐惧和惊慌之中。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是能说的吗?

即使能说,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能听的吗?

那些画面,又是他们能看的吗?

田垄之上,一个老汉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两股战战,几欲逃跑。周围的田地之中,只要是听明白了“神迹”究竟在讲什么的人,无不是与他同样的反应。

天老爷啊!现在朝廷还好端端的在那里,若是他们听到了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语,会不会被那些凶神恶煞的官差关进牢里,甚至杀头?

他们现在的日子还算能过得下去,虽然当然不能和那些富贵老爷们比,但总也还能够填饱肚子,养家糊口,可一点也没有什么将脑袋别在裤腰上去搏一搏的心思!

苍天明鉴,我们还能过得下去,可一点子这种念头都没有啊!

但是对于那些处在天灾动荡,或者人祸之中,甚至二者叠加阶段的百姓们,这一段话简直是醍醐灌顶。

这是什么,这就是为他们的行为的最好诠释——他们是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还是为了“义”啊!

为了活下去,本就已经理所当然;而他们反了朝廷还不仅仅为了自己活下去,还为了天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