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多事之秋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蒋明春不由的打了个冷颤,吸了下鼻子弱弱的问:
“什么事啊?”
张喜华笑的‘和善’:
“当然是社团纳新了!就在这周六。明春你刚才已经答应了的!到时候你就以诗歌社副社长的身份,和刘雨荣一起为社团添砖加瓦!”
对于蒋明春来说这个月,这一天,绝对是个‘多事之秋’。
前脚从社团出来,后脚就被肖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作为78级的学生代表,在欢迎新生的大会上讲话。
迎新会是在下个星期,只有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
从肖老师的办公室出来,不到半个小时,秦老的电话又打过来了,说是《解放军文艺》这边联合部队xcw,要给自己办一个关于《高山》的作品研讨会。
秦老知道蒋明春的德行,只要是不给钱的事儿,一律不太积极,更不愿意走形式。
不过这次要办作品研讨会的提议是部队方面提出来的,上面也很支持。
已经上升到了任务的高度!
没办法,蒋明春这个牛马只得答应。
研讨会是在下个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还未定下。只是提前和自己这个作者打个招呼。
据说到时候会请一些着名的评论家,还有部队的读者代表,民间读者代表。还有其他知名作家,作协那边也会派人来参加。
一件一件的事情叠加在一起,蒋明春感觉自己的头都要大了。
傍晚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
是去年在大雪天,路灯下给自己拍照的大公报记者,曾锦寿。
79年的国庆马上要到了,曾锦寿是受邀回来做报道的。前段时间在好友的推荐下,他看了蒋明春写的《雪国列车》还听说要翻译成外文。
于是他就买了一本上次托人带给了香江的朋友。
结果那个朋友看完之后,很是喜欢,希望可以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将《雪国列车》这部作品在香江转载发行。而且愿意给出千字五十的价格。
要知道,香江那边的稿费也是跟着名气走的。
像倪匡,金庸,这样的大作家,千字稿费几百块是常事儿。没名气的人就算作品被采用,也只有十块,二十块。
甚至有些报纸的稿费价格压的更狠,反正那么多人吃这碗饭,你嫌价格低,总有不嫌弃的人。
对于蒋明春这种在香江,没什么知名度的人来说,对方上来报价五十,已经算是一个合理价格了。
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原则,蒋明春没有过多考虑就答应了。
如果可以借着这部作品在香江那边打开局面,以后的稿费还会比现在更高。
最主要的是,香江那边是有印数稿酬的。而且是按照对应的印数和比例进行结算。
卖出的数量越多,作家的收入也就越多。
对于发行单本作品的作者来说,绝对是一个赚钱的好路子。
两人简单的谈了一番,曾锦寿还询问起了《亲爱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曲的情况。
上次蒋明春拒绝了他在大公报上发表这首歌曲,曾锦寿还有些小小的失望。这次来大陆,依旧对这首歌曲念念不忘。
那天的大雪、路灯下的青年,还有那首美妙的歌曲,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