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程远志和黄巾军一开始就弄错了一件事情。

汉军此番出城迎战,根本不是为了应对突袭,而是早有准备,一开始就要在今日清早倾巢而出,然后大举突袭黄巾军大营的。只是好巧不巧,那位死了儿子也发了疯的张副帅正好也看准了清晨这个时间段便于突袭,于是双方就这么直接撞到了一块。

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也只能说份属寻常,而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双方部队的地方……无论是双方前线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双方指挥官的判断与应变能力,此时都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黄巾军来说,这种猝然相遇最起码让他们提前发现了汉军,避免了被突袭的情形,而如果程远志程大帅能够一开始就意识到这种可能性,转而提前在前营有所准备的话,说不定黄巾军还真就抗住了呢!

但是他没有想到,而且也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可与之相反,公孙珣看到黄巾军前营涌出援军后,却是当机立断抓住了战机,在最合适的时候以堂堂两千石的身份亲自出城迎战,激励士气,鼓舞全军向前。

一正一误,胜负之势当即分明。

张副帅的奇袭部队,率先溃退,惊慌之下直接向着黄巾军前营倒卷而去;而出营接应的援军未及作出反应,便稀里糊涂的失去了战斗力,被连带着往后而走,反过来成为了溃兵的一部分;至于当先获胜的汉军,则驱逐败兵如驱牛羊一般,紧随其后追入敌军营中!

前营当即失守!

而且,事情还没有完!本就决定今日决战的公孙珣怎么可能会让胜势就此终止?

先是所有骑兵不顾一切,一分为二,在大营外左右突击,彻底遮蔽住了战场两翼;再是大量只是简单持长矛、负木盾的布衣轻装步兵奋力从城中涌出,跟着前面的汉军继续往前推进;然后又有无数简直就如同壮丁一般的士卒,只是持一副弓箭便紧随而来……

林林总总,居然不下万人!

这一战,大概是黄巾军自起事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规模汉军反击了。

汉军攻势如潮如浪,自幼在临海的广阳郡长大的程远志一开始便有了面对大海的感觉,而在他试图调度后营以外的军队却没有半点回应以后,这位黄巾军渠帅更是完全陷入到了慌乱之中……他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五日前还攻城略地气势如虹的小三万大军,会变成眼前这个局面?

不过,程远志一定还不知道,身为一军统帅,在这种规模的战斗中手足无措,本身就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便是喊两嗓子,亲自聚拢后营这边的部队迎战也是好的,也比立在这里手足发凉要强!

连日战败导致的士气崩乱,毫无作为的军事统帅,擅自行动的军事将领,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所谓‘大军’本身其实毫无真正的大规模战斗经验!

于是乎,在汉军有层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反击中,黄巾军几乎是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了崩塌式的溃败!

当然,在有着密集营盘的战场上战斗,黄巾军又有如此的规模,而汉军终究也是良莠不齐,所以即便是一开始便已经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可战斗依旧是从清早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时分才彻底告一段落。

几名太平道信众出身的小帅,强行将程远志架起来逃离了战场……虽然是理所当然的举动,却也让疲惫至极的汉军得以不战而取下了几乎完整的黄巾军后营。

不久之后,那个白马旗也得以取代了写着黑色黄天二字的土黄色大旗,挂在了之前程远志所立的后营高台之上。

全身披挂,还覆着那件玄色锦缎披风的公孙珣骑着一匹白马,直接来到了旗下的高台上,然后眺望着这些黄巾军逃窜的方向若有所思。

“君侯!”

“请君侯下令!”

“请君侯明示。”

诸将兴奋之余,不免纷纷前来请示。

请示是必然的……汉军接下来何去何从只能公孙珣做主,而且确实有些难以让人决断,因为按照眼前局势估算,大概是因为汉军兵力有限,然后又被占地面积广阔的营盘所阻碍的缘故,居然有上万黄巾军逃了出去!

那么接下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鼓动全军追击不止,以求彻底覆灭黄巾军?还是到此为止,先行休整,同时接手黄巾军遗留下来的大量军械物资,并就地从俘虏中招募青壮好呢?

前者的好处毋庸置疑,可后者也绝非是因小失大……须知道,这一战虽然获胜,可从整个战役的角度来说,接下来还需要即刻出兵解救范阳之围才行!

这么一想的话,前者固然是痛快了,也省的这一万多人逃回广阳郡或者让他们汇合范阳之敌,以产生后续的麻烦;然而,后一种方式,似乎才是应对广阳之围的最优解!

那边的黄巾军,就算是下面的兵员和中层军官如这边一样素质堪忧,可其中毕竟还有张宝!他作为张角的亲弟弟,多少年前便是这个谋逆集团的核心人物了,彼辈准备如此充足,那他和他亲信下属的军事素养无论如何也得比这边的什么程远志强上不少吧?

更不要说,那里有足足五万人!

数量差距摆在那里,还要在失去城池庇护的状态下远行几十里去救援范阳,既然如此,早一天弄出来一支装备充足、数量说的过去的军队,似乎比什么事情都更加重要吧?!

这里必须得分清楚战斗目标和战略目的的区别。

公孙珣收回眺望的目光,又看了看身后有些纷乱的其他各处营盘……那里是士卒们在控制住俘虏后趁机做一些小规模掳掠……但公孙珣也好,乃至于各级军官也好,都不想阻止,因为如果不让这些原本只是郡卒甚至平民、徒附、刑徒的人得些好处,那他们怕是很难在短时期内再度升起对战斗的渴望。

实际上看了一会后,公孙珣果然微微笑着回过头来,反而立在马上对着诸将问询了起来:“那你们以为呢?该动员全军追下去,还是就此放弃,转而就地吸收战俘,武装士卒?”

诸将中不少都是聪明人,大略便猜到对方是有了主意,只是在考验诸将而已,于是乎也就纷纷畅所欲言起来。

稳重一点,思绪长远一点的,诸如公孙越、杨开都纷纷说要留下来接收营盘;好战一点的,诸如魏越、张飞等,还是提议要尽快追击,争取利用那两千骑兵的优势在天黑之前将敌人彻底包围吞下,以免夜长梦多。

至于此时顺着白马旗匆匆聚拢过来的其余诸多中低层军官,也多是附和这两边的建议。

不过,依旧有些许人的意见显得比较有意思……等到双方争论不休时,向来有才略和智力关羽居然主动出列,建议追击,而且他的话未必没有道理。

“君侯。”关羽拱手行礼,然后正色言道。“我军五日破敌,堪称速胜,而范阳那里毕竟是难得大城,又有审正南在北新城与之互成犄角之势,想来彼处虽然局势迫切,却不至于危殆……故此,与其弃逃贼不顾,在此处整编新军,倒不如先吃下这股逃兵,然后夺其青壮并修整几日,届时大军军势更胜,再去救援岂不是事半而功倍?”

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思了,本就有些道理,再加上关羽这些天的表现堪称神武,颇得军中赞赏……故此言一出,这白马旗周边越来越多的军官中,倒有不少人或颔首、或出言称赞。

公孙珣笑而不语,复又将目光转向了跌坐在一旁地上的刘备:“玄德,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啊?”

刘备闻言一时苦笑,却是顺势指向了自己的右边小腿:“回禀君候,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话。若依照我的本心,此时正该速速追击才对;可我刚才作战时有些不小心,腿上被一个老头给扎了一刀,虽无大碍,却怕是难以立即动身参与追击了,故此,我又私心想劝君候缓一缓,过两日再打……”

众人一时哄笑,连公孙珣也是无奈摇头。

其实,公孙珣早已经察觉到了,军中这些军官普遍性还是想继续追击的。便是那些为大局考虑,或者说猜度自家君侯心思,说不管逃兵,先接手营盘准备救援范阳之人,从其本心而言,怕也是想追索的!

原因很简单,正如身后的士卒们此时迫不及待的趁机掳掠一般,这些军官也同样有所求……不过,他们看不上这些士卒抢掠的几尺布与几十钱,他们求得是功劳!所以,他们普遍性不愿意放过这一万左右的败兵!

这是一种本能的求索,跟人品、智力、性格并无太大关碍。

而实际上,一军主帅进行决断之时,必须要同时考虑到士卒的需求、军官的渴求,以及上司的态度……当然,有时候考量对象会更多……但总之,主帅做出军事部署时必须要有所取舍,也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决断有没有彻底悖逆人心!

悖逆了上司会被撤职;悖逆了军官会发生哗变;悖逆了士卒会出现逃兵……反正什么东西一旦过了线,不战而败绝非虚言。

当然,回到眼前,这些红线对公孙珣而言都还太遥远,作为宛如本地君主的一郡之守,又刚刚打了如此这般胜仗,手下核心军官又多是多年恩养起来的,甚至还有一支在这个战场上精锐到不像话的亲兵义从,那他做出什么决定都没有风险!

这些人肯定会俯首帖耳。

“传我令。”果然,等众人笑完之后,公孙珣眯着眼睛看着黄巾军逃离的东南方向,倒是干脆的下了命令。“子经(牵招)、子张(杨开),各自带领八百骑兵,分两路去追索逃兵,不求杀伤,只求迟滞……最重要一点,截断他们往广阳方向的去路,不许他们逃回广阳,只须他们往范阳方向走,还要降下速来!”

这个要求很简单,阻截和迟滞嘛……一千六百骑兵,对兵杖丢了大半、又没了粮秣的一万败兵做这种军事动作,几乎是手到擒来。

不过,有些莫名其妙就是了,而且人选也颇为微妙……牵招为人做事有节制,杨开稳重忠诚,让这二人去做此事,俨然真的是不求杀伤,只求不出纰漏。

当然,不管如何,牵招和杨开还是立即上前拱手称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