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南京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关中父老的热情啊……”驻跸同州长春宫的邵树德看着刚刚散去的士绅耆老们,感慨道。
这一次西巡,给他的感觉非常不错。兴许是久未巡幸关西了,甫一进入潼关,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官吏、军将、武夫、士绅、商民各色人等,一拨接一拨前来觐见。歌功颂德之处,即便邵树德脸皮一贯很厚,也有些吃不消。
他仔细观察,觉得这些人说的话纵有讨好之意,但也带有几分真心,大概五五开的样子。
这让他放下了许多担心。
国朝在关西的群众基础确实很好,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政权出身关西,更因为邵树德给关西人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这一点尤为重要。
他也很喜欢经营关西。
艰难以后,全国大致分为关西、河南、河东、河北、南方五大区域。
在这几个区域中,关西、南方是唐廷控制比较稳固的区域,一大特点就是兵乱少,财赋能解送至朝廷。相对而言,这两大版块的风气也是较好的——相对于关东而言。
如果说大夏有哪个区域能够最先革新风气,变得不那么跋扈,对朝廷更恭顺的话,那一定是关西。
其次是南方。而南方又可以细分,蜀中在前唐时也相对恭顺,应该是南方革新较快的。
南方之后,或许就是河南了,河东、河北应该会很晚。
至于辽东,那地方没有武夫当国的毛病。
现在动乱不断,不是因为造反成性,实在是因为它原来大部分区域就是敌国,与河北造反的动机完全不一样。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门下侍郎赵光逢说道:“陛下,前唐对京西北诸镇的控制总体还算可以,比起关东藩镇,算是相当不错的了。究其根本,便是因为长安就在左近。国朝设三京,这便是三个首善之地。以此三京辐射周边,一点点改变,应是比较稳妥的策略。”
“赵卿又想请设南京?”邵树德坐在龙椅上,接过杜氏递来的茶盏,笑问道。
杜氏满脸母性的光辉,因为她也怀孕了。
萧氏、杜氏先后怀上,可见不是不能生育,之前完全是某人长期不作为。
“陛下圣明。”赵光逢坐下后,又道:“臣请以广陵为南京。”
“理由呢?”邵树德问道。
“其一,广陵为淮南理所。虽遭孙儒焚掠,但时过境迁,经杨行密苦心营建,而今户口渐复、屋舍渐完、商旅渐兴,已有几分当年扬州的峥嵘气象。”
“其二,陛下对海贸之事颇为上心,而广陵诚为一良港也。杨行密时代便有波斯、大食、婆罗门商旅至此定居、贸易,局势稳定之后,定然更上一层楼。”
“其三,广陵周边诸县底子很好,皆为熟地。虽屡遭兵火,但只要迁移百姓,垦荒定居,不出数年,粮、盐、鱼、茶、丝大兴,府库充盈,财货山积,诚为一善地。”
“其四,扬州为陛下桑梓,正合为南都。”
其实,赵光逢还有一点没讲。
京兆府、河南府、北平府虽然各自隶属于关内道、直隶道、河北道,但因为有留守的存在,自主性极强,道一级的衙门基本管不了,可以说是朝廷直辖区域。
在如今这个社会风气下,朝廷直辖区域越多,中枢的权力就越大,甚至可以以三京反过来影响关内、直隶、河北三道,好处是很多的。
如果再设一个南京,将淮南东半部分划进去,那么朝廷就将掌握一个盛产茶叶、丝绸、盐且贸易兴盛的区域——要知道,淮西叛乱的时候,叛军曾经非常渴望东进淮南,获取那里的财赋。
赵光逢是宰相,从他的角度而言,这样是非常符合中枢利益的。
他也觉得隋唐略显小气了一点。
离南陈灭亡都过去三百年了,实在没必要再“压制王气”。
试问如今的南方之民,还有几个记得南陈的?还不如由朝廷插手,自己管起来,将这片精华区域抓在手里。
赵光逢讲了这么多,邵树德只顾着喝茶,良久之后才反问道:“为何不是昇州?”
昇州就是后世的南京。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南朝之时,世为都城。
陈国灭亡之后,隋文帝下令“建康城邑、宫室平荡耕垦”,南京就此被毁。
当然,并不是杨坚针对谁,他就是那样一个人,邺城也被毁了,现在只是一个县,与当年盛况没法比。
建康被杨坚毁掉后,到处是“幽径”、“古丘”,如——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