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侯爷的自我解释
谢玦在府中休养了十日后, 终于又去了军中,翁璟妩又过上了一个人住的如意日子。
这几天她备了一车礼,随着信件送回云县。
在谢玦的身份恢复后, 云县的人都说知县祖上积了大德, 所以才会救下身份如此尊荣贵人, 女儿也得以高嫁。
可这有人羡慕,也有人则看得清明。
也就是外行人看热闹, 内行人看门道了。
有些身份地位的, 自是知道高门大户最看重的是门第。
像知县之女这等身份的, 在平民百姓的眼中虽是触不可及,可在这些高门大户的眼中,一方小知县不过是蝼蚁。
知县之女顶多只能为贵妾, 怎可为侯门主母?
虽然谢玦离开的时候也一同带走了她,可并没有太多人看好。
所以,并没有多少人羡慕父亲得了贵婿, 且都等着看她被赶回云县。
上辈子, 翁璟妩也是后来从母亲口中得知的。
她随谢玦离去后, 那知府并未因父亲的女婿是永宁侯而对父亲多了尊重, 反而因记恨父亲没有把她嫁给他做续弦, 从而更加打压父亲。
翁璟妩也想明白, 上辈子谢玦曾想帮助父亲离开云县, 升官。
可父亲为了不让旁人以为他是以女儿来攀附富贵的。也不想让旁人看低自己的女儿,所以给回绝了。
这事旁人不知, 他们只会当永宁侯府没有表示, 定然是嫌弃这门亲事, 想与其亲家逐渐断了往来的。
正因如此, 翁璟妩此番才会挑选了一车的礼, 以永宁侯府的名义送了回去。
这般,不日便会传入蛮州权贵之人的耳中。
他们也会重新估量对待父亲的态度。
特别是那个一直以来妄自尊大,打压了父亲十数年之久的蛮州知府。
且说,这金都西南一去数千里,若是急信快马加鞭半个月才能送到蛮州云县。
当初随着谢玦回去金都,为保安全,水陆路一同走,约莫一个余月才回到的金都。
现在想一想,亏得是慢行,不然这腹中的孩子也颠簸不起。
而此番送去了一车礼,路程上也花了些时日,礼和信她估摸得二十日才能送到。
*
二十日后,云县。
年代久远的县衙,有衙差兴冲冲地拿着信从衙门的高门槛跨进,绕过影壁,一路跑过天井,往后院跑去。
府衙的幕僚见了,训道:“没规矩。”
那衙差举着手中的信,大声道:“阿妩妹妹来信了!外边还有一车礼呢!”
师爷闻言,愣了愣,连忙提着袍脚从檐廊的阶梯走下,快步走到了县衙外。
县衙之外,有人陆续地从马车上搬了许多匣子下来。
许是小县城,许多人没看见过这样的阵仗,所以都围在了县衙的门外看热闹。
起先都不知是怎么回事,但有人听说是金都永宁侯府谢家送来的礼,便都明白了。
这不正是知县大人先前救的那个青年,后来成了翁知县女婿的侯爷么!
这时,翁父正在与妻子用早膳,忽然听到金都来信了,二人都连忙放下了碗箸,朝门口走去。
夫妻二人才出厅门,衙差便把信送到了他们的面前。
柳娘子看着衙差,语声颤抖地说:“金都来信,可是阿妩送来的。”
衙差连忙应道:“就是阿妩妹妹的信!”
翁知县忙接过。
的拆开,然后取出信件递给妻子。
柳娘子连忙接过,目光落在信上。
她越看越是惊喜,喜道:“阿妩说她已经有了数月的身孕,在侯府也过得也极好,让我们不必担忧,等明年孩子准备生下的时候,再接我们进京。”
看到最后,笑意略顿,转头看向丈夫。
最后,女儿在信上说——
到了金都后,女儿才知并非有所才能身居高位,更多的是人脉搭建起来。
父亲有所才能,但只是欠缺人脉。
父亲若欲上升,为更多百姓谋福之意,夫君愿给父亲搭桥牵线,但这两年需看到父亲的功绩,再慢慢往上升。
父亲已是永宁侯岳父,并非是让父亲借着这个身份行便。而是有这身份,梁知府便不敢随便压下父亲的功绩或是政策,父亲大可放手去做。
其他详细之事,等父亲明年到金都再议。——
这时身为他们义子的衙差翁鸣隽又说:“外头还运来了一大马车的,都是永宁侯府送来的。”
夫妻俩闻言,面面相觑。
半晌后,翁知县让义子先去忙自己的事情,然后入了屋中,夫妻二人窃窃私语。
柳娘子说:“夫君,你说阿妩在侯府过得是真的好,还是说只报喜不报忧?”
翁知县想起女婿那闷沉的性子,又想到女儿那温和的性子,在那数千里之外,没有亲人帮扶,不免也露出了担忧。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柳娘子多少有些了解的。
思索了半晌,揣测信上的内容:“阿妩想让夫君高升,应是想让我们去那金都定下。”
翁知县呼了一口气,无奈道:“我在这云县待了十数年之久,且不说处处受尽梁知县打压,就说这京官哪里是这么容易升去的?”
柳娘子却不是这么认为,她道:“所以阿妩在信上不也说了,让夫君先做好功绩,女婿才好做安排。”
翁知县看了眼妻子手上的信,无奈一叹:“只怕我们受惠越多,阿妩在侯府就越发抬不起头。”
闻言,柳娘子红了眼眶:“我想阿妩了,我日日吃不好睡不好,满脑子都是她在侯府被欺负得无所依的画面。”
翁知县看了眼瘦了一圈的妻子,沉吟几息,道:“且不说阿妩所言这事,我也担心,不若让鸣隽陪你去一趟金都,看看阿妩也好安心。”
柳娘子应:“也成,我这几日收拾行李,去一趟那金都,瞧一瞧她,我也能放下心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