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怪不得吾儿对皇帝如此敬佩,这般年纪便可灭越国,收南疆,击溃塞北百万联军。有此能力者世间少有,但如此年前就能有此作为,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就在查石邑心中暗自思量的时候,皇帝洪亮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

“呵呵,今日能在未央殿内见到二位王侯,朕心甚喜。使团带回去的国书,二位王侯可曾看到。”

中山王裘原深施一礼,回答道:“启奏陛下,国书已经送达。归属汉朝一事,臣并无异议。今日觐见陛下,特来奉上中山国国君玺印。自今日之后,中山国军民,皆会接受永盛皇帝差遣,效忠陛下。”

裘原的话音落下,跟随在他身后的人上前两步,躬身跪倒在地,手中举起托盘,里面摆放着一个锦盒,锦盒内装着的便是中山国玉玺。

秦狄并未急着命人去接玺印,而是看向查石邑,面带笑意的询问道:“不知吐蕃国这边,可还有什么异议吗?”

查石邑上前一步,与裘原一样,单膝跪地在地,开口道:“陛下国书,已经收到。吐蕃并无异议,臣愿意奉上吐蕃国国君玉玺,吐蕃国自即日起,归属于汉。臣与吐蕃军民,愿意奉汉室秦狄为帝。今呈送国玺,以表臣对永盛皇帝之忠心。”

他的话说完,跟随在他身后的人同样上前,躬身跪倒在地,托盘里装便是吐蕃国玺。

他们令人表态后,秦狄眼神示意。杨公公挥手,宝座下的两名小太监上前,接过他们手中的托盘,来到杨公公面前。

杨公公先后查看了一番,确定里面没有什么机关暗器后,这才亲自将两枚玉玺送到皇帝面前的龙案上。

锦盒被打开,杨公公捧起其中一块玉玺,角度倾斜,露出了下面的字。秦狄点头后,他在提前准备好的纸张上加印,再次验证玉玺的真实性。

确定两枚国玺的真实性后,秦狄心中泛起一股得意。现在两枚国玺在自己手中,意味着中山国和吐蕃的疆土,真正属于了汉朝。

他在宝座上暗喜的时候,下面两人十分忐忑。对他们来说,空气在这一刻像是凝固了一样,时间过的特别缓慢。别的不怕,现在就担心秦狄言而无信。

“二位王侯之忠心,日月可鉴,朕深感欣慰。杨光,宣旨。”

“诺。”

杨公公应允一声,有小太监将圣旨捧了过来。殿内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恭迎皇帝圣旨。

圣旨一共两份,一份属于查石邑,另一份则属于裘原。

内容格式基本一致,开篇一些常见的说辞,什么承苍天恩德,朕如何如何。随后便是对两人做出归属汉朝的行为进行毫不吝啬的夸赞以及肯定,最后才是重点,那就是敕封。

按照之前的约定,两人分别被敕封为吐蕃王与中山王,世袭罔替。两国疆土纳入汉境,由朝廷派兵戍守边疆,百姓享汉政令,遵汉律法,免征三年赋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旨意宣读完毕,两人接下圣旨谢恩,悬着的那口气可算是吐了出来。

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同时也为了像那些犹豫着要不要归属汉朝的国家表态,秦狄起身,从宝座上走了下来。亲自将两人搀扶起来。

看着面前两人,秦狄面露笑意,挥挥手,杨公公捧着一个托盘来到皇帝身后,里面放着的同样是一个精致锦盒,里面装着的便是专属于查石邑的王侯印信。秦狄捧起锦盒,送到吐蕃王面前,开口道:

“接下这枚王印,今后便是朕的臣子,吐蕃百姓之寄托,还需卿与朕共同承担。”

吐蕃王面露凝重,跪地参拜后,双手举过头顶,高呼道:“查石邑定会与陛下同心同德,效忠陛下,后世子孙万代,皆会效忠汉室皇族。”

秦狄满意的点点头,杨公公赶紧接过小太监手中的另一个托盘,送到皇帝面前。他再次开口,嘴里词汇稍有变更,大概意思基本都一样。

裘原大礼参拜,说了些感人肺腑的话,接下王印。

两人起身后,秦狄更是亲自为他二人引荐朝中文武百官。

他们来的也是时候,如果敢在秦狄刚刚返回京都的时候来,秦狄真就无法亲自为他们引荐,原因也简单,那时候的满朝文武,他自己都认不全。

现在的引见,无非就是走走形式,让满朝文武记住这两位新的王侯。对他们二人来说,也就只能记住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除非记忆力超群的人,否则谁也无法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记下所有人的长相名字以及官职。

早朝结束,秦狄返回延禧殿。吐蕃王与中山王并未再次得到皇帝召见,于是也返回了鸿胪寺。

对他们来说,不见也好。尽管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手将自己的国家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中,还需要点时间适应适应,顺便平复复杂的内心。

延禧殿内,秦狄望着摆在面前的两国玉玺,嘴角泛着笑意。用两枚王印换两枚国玺,这笔买卖绝对划算。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想要获取两地的回报,秦狄还需要先投资。

其实这就是和做生意一个道理,没有那么多空手套白狼的便宜可占。就拿当初的越国来说,看似是空手套白狼,实际前期的投入非常大。一国之君亲赴战场,就已经承担了极大风险,大军粮草和银钱的投入同样数不胜数。万幸他灭了越国,才得到了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与那些财富相比,民心才是最大的收获。海州和渝州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基本已经与大汉融为一体。本就是同宗同源,接触起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

见皇帝眉梢眼角都闪露着笑意,杨公公适时开口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吐蕃与中山两国顺利归属我朝,我朝的舆图又该换新了,真乃天大的喜事啊。”

“确实值得庆贺,你去将大夏与越国的国玺取来。”

望着面前的两枚国玺,做工虽然无法与自己的玉玺相比,他也十分喜欢,而且是越看越喜欢。

杨公公将另外两枚国玺摆在桌上,算上他自己的那枚,五枚国玺在桌上一字排开。

见此一幕,杨公公笑着说道:“陛下,奴才以为应该换个方向摆。”

听到他的话,秦狄随口询问道:“你觉得该如何摆放?”

杨公公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挪动国玺,四枚按照四个方位摆放,最后将秦狄的那枚玉玺摆放在正中央。

“奴才记得您当初征讨越国凯旋而归时,曾题词一首,名为精忠报国。其中的最后一句,用在此处最为恰当,四方来喝。”

秦狄对阿谀奉承,不太敏感。今日则不同,突然觉得,只要时机合适,阿谀奉承的话,就是锦上添花。

“哈哈哈,说得好。想不到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下去领赏吧。”

“谢陛下。”

杨公公屁颠屁颠的离开,秦狄望着面前的五枚国玺,不断的摆弄,像是个小孩在摆弄心爱的玩具一样。

“臣妾恭请陛下圣安。”

就在他沾沾自喜时,公孙歆玥来到延禧殿。

“玥儿来了,快来看看,这是朕收集的国玺。”

见皇帝满脸笑意的朝自己招手,公孙歆玥不敢怠慢,快步上前。秦狄的手轻轻一搂,顺势将她揽入怀中。

坐在秦狄的腿上,公孙歆玥面含笑意的说道:“陛下收集的哪是国玺,这明明就是丰功伟绩嘛。”

“今日吐蕃与中山国君上殿觐见陛下的消息,臣妾已经安排人将消息送往各地,想必用不了几日,这个消息便会在诸国之间散播。”

秦狄闻言,深吸口气,缓言道:“有朝一日,朕定让他国之国玺摆满这张桌案。”

说话的声音不高,公孙歆玥却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言语间表达出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