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西戎人想近战,王凌却不同意。

“弧月阵,上弩!”王凌大吼。

身边军侯第一时间传达命令。

只见,秦军最前方的骑兵一拉缰绳,开始往一侧移动。

原本锥子型的骑兵阵型开始向一个狭长的弧形转变。

在转变阵营间,秦骑拿出了早就已经提早上好弦的手弩,扣动了扳机。

嗖嗖嗖~

又是一波箭雨,冲向秦骑的西戎人再次遭到了重创。

三千多人的队伍,还未靠近,已经死伤近半。

这时候,因为世代的仇怨,西戎人还能坚持,没有士气崩塌。

但当他们发现秦骑兵转了个弯后,与他们保持着距离,不断回首射箭,这直接击溃了西戎人的士气。

追不上,射不过,这怎么打?

不过,西戎人想跑,王凌第一时间发现,调转马头开始追击。

如果有后世之人见到王凌的战术,恐怕会惊为天人。

因为这种打法,几乎与唐朝的轻骑兵打法一模一样。

唐朝时期就是用轻骑兵淘汰了大部分甲骑具装的重骑兵。

这不是说唐朝没有重骑兵,只是重骑兵退出了其核心地位

‘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

这是轻骑兵的优势,匈奴骑兵发掘的,后来的突厥骑兵把这种打法推向了巅峰。

唐朝也就是以弓弩俱全的轻骑兵,配合陌刀兵,打出了偌大的疆土,打出了万国来朝的盛世。

半个时辰,三千多人的西戎人骑兵,被秦骑在后来追射,死亡超过九成。

“不追了,让他们把我们来了的消息传遍陇西高原。”

“打扫战场,救援伤员,只要战马,不留俘虏。”

随着王凌的命令,追击出去的骑兵缓缓返回。

沿途把所有杀死的西戎人头颅左耳全部割下,这些都是功勋。

秦朝是采取斩首记功的方法,但姜妄提出斩首太过残忍,于战场上还不方便,更容易滋生疫病,不如割耳朵方便。

也因此,秦国的斩首记功改成了割耳朵记功。

其次,世人对斩首记功都有误解。

《战国策》上记载:秦军是一支虎狼之师,他们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

这是不对的,只有杀平民的时候,这种情况才可能发生。

如果在正规战场上,秦军是不可能割下的敌人人头的数量,来计算军功的。

首先,秦军的弓弩兵数量极多,他们的功劳如何计算。从理论上说,他们不可能割到敌人脑袋的。

其次,秦军的主要兵器是戈、矛、铍等长兵器,适合切割的刀根本没有,砍个脑袋可能得半个小时,人人都去割脑袋,这仗怎么打?

而且在人挤人、人挨人的战场上,你杀个人,割个脑袋,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按《商君书·境内篇》记载,秦国军官的功劳是根据指标完成情况来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