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刘兰成进议兼夺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高曦等人闻报大喜。
诸将皆集在帐中,高曦当即起身,令程咬金:“引将军本部骑,为俺先锋,先往与吴道行等会合。仍是此令:若刘武周遣兵来夺关口,只需击退便可,牢守关口,即将军之功。”又令魏刀儿、刘兰成等将,“即点诸部兵马,依序出营。”诸将齐齐起身,轰然接令。
三万步骑,分驻四五营地,早做好开拔准备,於是军令到达,鼓角俱鸣。便程咬金引本部千骑率先而出,奔赴飞狐陉。高曦、刘兰成两军并魏刀儿军,依次拔营,随之亦分批开进。
军营离飞狐县城不远,步骑出营的动静,撕破晨雾,传入城中,士民骚动。飞狐县令已得高曦通知,赶忙领着县吏四下安抚。此前为免走漏大军到至的消息,城之四门皆有高曦遣派的将士把守。这时,四门外的将士亦接到高曦军令,不再禁百姓出入,各还本部,随向陉去。
飞狐陉狭窄,又弯道多,号称四十里路、八十个弯。
骑兵难以驰骋,步卒行进亦颇艰难,辎重之类更举步维艰。
刘兰成等部行在前边,高曦中军处於长长的行军队形中段。入进陉中之后,沿途所见,山翼飞张,两崖峭立,峪谷蜿蜒,一线微通。千回百转之际,陡然前边一峰如柱,上接云霄,雾盘云绕,直如天柱撑天,下垂谷底,仿似巨神以斧劈凿而成,令人望而生畏。从行在高曦身边的将士皆仰面惊叹。长史萧绣指之而言:“素闻飞狐陉中有一石柱,号为‘一柱香’,乃天工造物,鬼斧神工,相传李广曾在此拴马,故又名拴马柱。料即此柱矣!”
高曦亦勒马举首,叹道:“真天险之途也!”
他从没来过飞狐陉,只是闻知此陉险要,此刻亲见,方知传闻不虚。既见此险,不免庆幸,亏得刘武周无备,否则若其据险而守,纵有精兵十万,亦难寸进。
数十里山道,三万步骑行了一日一夜。
次日上午,才前头豁然开朗,出了陉道,到得出口。
出口外是片开阔谷地,溪流纵横,草木葱绿。其北不远,立了个营寨,正便是刘武周在此设置的关营。又过此营寨,再北遥见,一座山岭蹲踞,此岭名唤黑虎岭,这会儿,岭中犹有黑烟袅袅,乃是此岭上亦有刘武周部的军堡。吴道行、王憨儿两部是先夺外营,又拔此堡。
先出陉的万余步骑,已在刘武周部的关营外坐地休整。
吴道行、王憨儿、程咬金三将迎上。——刘斛律部在黑虎岭上军堡驻扎,以备刘武周部。
高曦视之,吴、王两将俱是浑身血污,甲胄也有受损,显是经历了一场恶战,并且他两将还都是身先士卒。高曦下马,握住二人手臂,眼中满是赞许,沉声说道:“此战破敌咽喉,使我大军得入雁门,你两人功不可没。”吴道行抹了把脸上血污,说道:“贼子据营死守,要非憨儿领甲士撞开栅门,险些受挫。”王憨儿摇头说道:“营寨不难攻破,难的是黑虎岭上的军堡。彼处地势险峻,贼兵居高临下,箭石齐发,要非吴将军亲率敢死士百人,绕道攀崖,突袭其后,此堡断然难以速拔!”
高曦问道:“伤亡几何?”
伤亡的数字已经统计出来,吴道行禀道:“报总管,阵亡六十三人,伤者二百一十九。”
参与此两战的将士总计两千,这还是在刘武周部无备的情况下,伤亡就达到了近三百之数,足见这两战的惨烈程度,亦可见此地之险,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高曦令道:“阵亡将士,就地择高地安葬,每人坟前立石为记,刻名其上,待班师之日再一并奏报陛下,行厚恤追封。伤者拨入后营医治,所需药材但凡军中所有,尽数取用,不得延误。”
吴道行等接令。
“此地距雁门不到三百里,我军入境之讯,想必灵丘驻将已经向雁门急报。须趁雁门未及加固城防,奔往袭之!传我将令,分出一部兵马,看住灵丘守军,其余诸部,埋锅造饭,抓紧休息,休整半日,便向雁门进发!”高曦话中的这个“雁门”,指的是雁门郡的郡治雁门县,即后世的代县。灵丘县位处雁门县的东北方向,两县间只隔着一个繁畤县,相距两百余里。
诸部闻令而动,分出魏刀儿一部三千兵士,开进至灵丘城外筑营,监视城中动静。余之诸部,便就地休整,埋锅造饭。稍顷饭熟,将士匆匆进食,战马喂料饮水。午后,再次开拔。
却灵丘到雁门一线,夹在两山之间。北为恒山,南为五台山。行军到入夜,前边汩汩传来流水声。斥候还回来报:“已到滹沱水。”这里是滹沱水的上游。如前所述,此水发源自繁畤县的泰戏山,穿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过恒山、河间等郡,至永济渠的北端,全长千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