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李善长:杨知县说的在理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另外,臣以为故宋之时的事情要写得细一些,尤其是金、元之时的事情,更是应细写。”
“也唯有如此,才当得上“以史为鉴”的说法。”
朱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应道:“可。”
对于朱皇帝而言,只要你李善长别来折腾咱老朱,最后能拿出一份合格的小故事书,能让读书人从小就知道社稷沦于胡膻的危害,咱管你去折腾礼部还是国子监?
至于说修史的时候要把故宋时期的那点破事儿写清楚,这个就更应该了,最起码也要让读书人从小就知道金、元当初都干了些什么破事儿。
略微沉吟一番,朱皇帝又对朱标吩咐道:“还有那个小学分级的事儿,你也给善长先生和青田先生说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标直接拱手应下,随后又对李善长和刘伯温说道:“李公,刘公,小学分级这个事儿,同样是杨知县所提。”
李善长和刘伯温却是丝毫没有感到意外。
毕竟你朱副皇帝去宁阳县了嘛,那姓杨的狗东西又怎么可能不折腾出些新花样儿?
就不是不知道这个小学分级到底又是怎么个玩法?
正当李善长和刘伯温在心里胡乱琢磨时,朱标又继续说道:“当时杨知县说,应该设定一个孩童进入小学读书的年龄标准,比如说七岁,凡是七岁的孩童,就要进入到社学或者县学当中去读书。”
“所谓分级,就是七岁的孩子进学之后就进入到一年级,学习完一年级的课程并且通过考试后进入二年级。”
“其中一年级的课程可以设置《洪武正韵》和《洪武算符》,等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三字经》和《洪武算经》。”
“一连读上几年,等这些孩童把《正韵》和《算经》都学明白了,四书五经等典籍也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让他们去参加童生试。”
“若是连续三次都考不上童生的,就应该由小学直接劝退回家。”
“至于其他的像县学、州学、府学一类的,也应该参照这种模式。”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涉及到朝廷给读书人的优待,要是不加以限制,便是国库中有再多的钱粮也支撑不起。”
李善长笑着援了援胡须,心道这踏马不是废话吗。
宁阳县是个什么情况?
其他的州县又是个什么情况?
要是按照他宁阳县的模式来铺开小学,别说大明初期的国库本身就空虚不已,就算国库里堆满了钱粮,也经不起像他宁阳县一样大肆撒币补贴百姓。
至于涉及到读书人的优待……
这踏马跟老夫有什么关系,回头扔给礼部和国子监去头疼也就是了
心里打定主意后,李善长就笑着应和道:“杨知县说的在理,各地小学是该有一个分级制,其他像府学之类的也应该照此办理,要不然的话,朝廷也确实供不起这许多的读书人。”
“要是能实施分级制度,并且如杨知县所说的定好考试规矩,最起码也能筛掉一些不适合读书的平庸之辈。”
朱皇帝再一次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对朱标吩咐道:“你在宁阳县还学来了什么学问,不如一并跟善长兄和青田先生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