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一巧最近有些烦恼。

她喜欢刺绣,平日里做工攒了些闲钱,又不用交给爹娘,爹娘不贪图家中女儿们的钱财,阿奶郑氏常常耳提面命,教她们做工攒了钱不许乱花,多攒些,将来都能添到嫁妆里。

此时男婚女嫁有聘礼,有嫁妆,若是男方出了聘礼,女方一点陪嫁没有,到了婆家是会叫人看不起的。

就像二婶赵草儿,当年二叔娶她时,几乎掏空家中钱财,本指望赵草儿能带回来些,结果赵家把女儿嫁过来时,就带了一床翻修后的被褥,连那红盖头都是别人用过的。

因为这事,秦二叔在爹娘面前抬不起头,愧疚娶妻掏空家底,成亲一年都对妻子没什么好脸色。

人穷的时候,芝麻大小的事情都会斤斤计较。

郑氏心中怎可能没有怨言?她对小儿媳妇也喜欢不起来。只不过后来赵草儿为秦家生下几个孩子,和小儿子关系不好,可怜巴巴跑回娘家,同为女子,她心里又埋怨又可怜,才劝小儿子就此作罢,日后好生过日子。

当年的事情历历在目,现在秦家富起来了,自己吃过的亏,都不想让小辈们再吃一遍。

不光是秦扶清想着给姐姐们备好嫁妆撑腰,家里长辈也都想的长远,现如今不想嫁,那就多攒些嫁妆,将来成亲了,腰板子也能硬起来。

一巧本就是个会过日子的性子,她喜欢刺绣,闲时花钱拜绣楼里的女红师傅为师,没学两年,便能绣的有模有样。

秦扶清会画画,常给大姐画些花样子,什么桃李梅竹,鸳鸯戏水,一巧总能绣的活灵活现。

她把做出来的绣品放到铺子里卖,攒下不少银钱。

三巧喜欢打络子,却不喜欢出门。于是一巧就接下寄卖的活,出门的次数就多起来了。

像她这般年纪的女子,放寻常人家早该成亲了。朝廷有规定,女子年十八不嫁,人头税要交两倍,在乡下传出去也是丢人的事情。

可秦家难道还差这些税钱吗?

交便交了。

这些话若是传给天下人知道,估计十有八九要骂秦家人荒唐,哪有藏着待嫁的闺女不许嫁人的?

奈何秦家都是秦扶清做主,秦扶清说了,姐姐们只需嫁给情投意合的人,人品是关键,其他他来操办。秦家其他人哪里会忤逆他的意思呢,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里和虎头一般年纪大的年轻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虎头还一点不见着急。

更别说家中女孩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