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俱酒恍然大悟。在后世,淳于髡的名望,与“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不断进化直至成形的过程。

最早出现在楚庄王故事中,其表述是:“虽无鸣,鸣必惊人。”虽然已经有了一鸣惊人的基本涵义,但却不是后世流传的最终形态。

而在淳于髡谏齐威王的记述里,第一次使这个成语定形。“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流传至今,没有改变过。

淳于髡以智慧见长,且遇事擅长“用隐语”。所谓隐语,就是后世作文写作中的“讲故事”,准确地说是“讲寓言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论道理,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效果。

淳于髡的事迹,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滑稽列传》,且位居列传第一人。

滑稽,在战国时代读作“滑(gǔ)稽”。“滑稽”的本意是一种流酒器,液体在其中可以在里面不受阻碍地自由流动。

引申为人物能言善辩、言辞流利、智慧过人、思维敏捷、正言若反、毫无阻拦之意。

淳于髡身上还有两个着名的标签。

第一个标签:齐国赘婿。

《史记》记载:“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赘婿则源自于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风俗。齐俗,家中长女不能出嫁,居家主持祭祀,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

按先秦习俗,如果不是经济贫困,无力娶妻,一般人是不会入赘的。淳于髡身为赘婿,就是表明其出身社会底层的身份。

后世,由于网文的作用,“赘婿”二字大火,这恐怕是淳于先生没有想到的。

第二个标签:以刑为名。

“髡”作为一种刑罚,是极具侮辱性的。而淳于髡以刑为名,和孙膑的名字的来源如出一辙。应该是曾经受到过髡刑。

以刑为名,既可能是一种社会上的绰号,意指受了髡刑的淳于家小子。就像后世称呼某人为淳于秃子、孙拐子一样,带有恶意和嘲讽。

久而久之,人们就忘记了他真实的名字,反而以绰号记入了史册

淳于髡以此为名,可见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

淳于髡曾经受过髡刑,刑期过后,头发长好了,倒也无妨。

但今日一见,淳于髡显然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既然你们都叫我“淳于髡”,那我就“髡”给你们看。

所以他长期以来,以“髡”示人,以“髡”为荣,心理素质非常强大。

特别是以低贱的“髡刑”为名,和他的高超的学识水平,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衬托出他的与众不同。

淳于髡历经齐国四代君主,分别在田齐桓公、威王、宣王、泯王四代君主,还曾游历到魏国,出使赵、楚,均受到了列国诸侯的礼遇,丝毫不为其“赘婿”与“髡名”标签的影响。

淳于髡得享高寿,他死时,弟子送葬者有三千人,足见其门徒众多、德高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