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青霉素。

这个在二战时期大方异彩的抗菌手段,救活了数以十万人的“神器药物”,关麟还是想当然了。

没有显微镜,没有玻璃器皿,没有适合的培育环境,短时间内想要培育出青霉素的难度,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大量“兔子”和“狗”的实验结论就足可见一斑。

按照貂蝉的说法,将近百余兔子与狗全部牺牲,唯独剩下这一只“红色的兔子”。

这或许说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但,成功率太低了……

何况,这也才只是动物实验的阶段,真正要作用到“人”的身上,中间还有一大段距离。

也是基于此,关麟意识到,或许“青霉素”是可以继续研究的,但决不是现在就能作用于老爹关羽的身上。

那么,就只能用其它的方法了。

当然,在其它的方法之前,关麟还想到了一条,一个对“破伤风”有辅助治疗效果的方法。

已经这样了,权且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任师姐……”

关麟郑重其事的告诉她,“剩下的兔子与狗就先不要用‘青霉素’了,试试用土法提炼大蒜素的方法……”

没错,在关麟交给貂蝉提炼“青霉素”的步骤图的最后,其实还有一小片步骤图,是提取大蒜素的……

只不过,大蒜素的提取相对简单,步骤无外乎是“捣蒜”,然后用汉代已经出现的“铜制蒸馏”设备去蒸馏,其中提炼过程中所需要冷凝管也很简单,只需要在铜管上裹层布,浇上水就可以了。

最难的在于火的把控,四十度……

若是高了,冷凝管中就只剩下浑浊的水了,成功的话则是会看到黄色的油状物,这黄色的油状物就是大蒜素“本尊”了!

考虑到青霉素提取的难度,暂时只能用“大蒜素”加上另外一条“秘密武器”替代了……

说起来,大蒜素对大多数的“球菌杆菌”甚至是部分“霉菌病毒”、“人体寄生虫”等微生物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当然,效果肯定比不上青霉素……

不过,在古代,还真的很难找到比大蒜素更棒的天然抗生素。

事实上,自打张骞出使西域后,古人也早就发现了大蒜有治疗风寒和急性肠炎的功效,这源于“百合科葱属植物”特殊的抗菌机制。

洋葱、大蒜这类植物中,含有一种叫做“蒜氨酸”的化学物质,它本身无臭无味。

但如果外力打击导致大蒜破裂,那么“蒜氨酸”就会和“氨酸酶”碰面发生分解反应。

我们闻到的蒜味儿,就是大蒜素与其他硫化物产生的独特气息!

那么问题来了……

其实吃蒜,也相当于服用了大蒜素,也可以做到杀菌的效果,但每一枚蒜中的“大蒜素”含量太少了,最多不超过八毫克……

按照关麟的估算,老爹要抑制、解决病菌,那至少需要一天吃上二十公斤的大蒜……

至于能不能治病,关麟不知道,但究是身体强如老爹,这等剂量的大蒜,“胃穿孔”是板上钉钉的了!

所以……还是得提取。

果然……

在提到使用“大蒜素”时,貂蝉迟疑了一下,她问道:“如果是大蒜的话?行么?”

“我也不知道。”关麟一摆手,余光望向了这院落中那些“莫名其妙”受伤,又“莫名其妙”感染的兔兔和狗……还真是群倒霉的小动物啊!

“试试吧,内服加外敷,试试这些动物伤口处的反应……”

说到这儿,关麟又转向张仲景,“官医署这边就有劳仲景神医操持了……”

“济世救人本就是医者天职。”张仲景感慨道:“老夫对二将军的疮口无能为力,本已是内疚万分……”

关麟与张仲景、貂蝉……还有大乔拜别后,匆匆转身往下一站去了,该去看看那埋藏着许久的秘密武器了!

临行前,他不忘朝士武吩咐,“告诉我大哥、二哥……让他们采买的东西中再加一样大蒜,大量的大蒜!有多少要多少!”

用“血不湿”换“大蒜”,想想是画风……丫的,就突变了!

话说回来……

通过橘子提炼的青霉素是未来……

而通过大蒜,提取出的大蒜素是现在。

至于芥菜……那特喵的是秘密武器,是老爹当真细菌感染,病毒入侵,高热之后,能否续命的关键!

倒是关麟走后,张仲景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他一丝不苟的问向貂蝉:“红昌,那青霉素、大蒜素提取的步骤图,我要看一下!”

说起来……

这等从橘子的青苔中,从大蒜中提取“救人要素”的方法,像是突然为张仲景打开了一扇医学界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下,格局就彻底打开了!

中医是华夏的,这点毋庸置疑。

可,西医……如果是华夏发明出来的,那不是中医的一部分嘛?

……

……

江陵城郊,沔水山庄。

秦弩中“蹶张弩”的生产正在按照统一标准的“流水线”式的作业……

关麟提出的,将秦弩制造所需的一百七十多道工序简化成一百道,然后一百人为一个组,建立一条线,然后标准化生产……

这个想法还是保守了。

因为一百七十多道工序中,其实大多数并不繁琐,真正繁琐的也就那三十多道,故而……在黄承彦与刘晔商议过后,最终将这些工序拆解再合并,最终简化成了五十道。

每五十人为一组……

每人的工作量几乎拉平。

至此,整个沔水山庄所有的工房,停止了一切其它器械的制造,全力以赴,优先制造“蹶张弩”……

可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那就是……哪怕按照如今按照这个全新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可一个月补齐四万支蹶张弩的难度依旧很大。

很明显,夜以继日,“两班倒”的生产……已经完全不够了。

刘晔与黄承彦正在讨论的便是,能不能适当的给“工人”增加做工的时长……

说起来,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沔水山庄所有的工坊有规定,每天只需要做六个时辰的工,其余时间均用来休息。

六个时辰就相当于后世的十二个小时,似乎……也挺长。

可……古人是最淳朴的,他们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每天做工六个时辰,就能吃饱饭,就能穿暖衣,就能有地方住,还能攒下钱来,这已经是莫大的“福报”、莫大的“幸运”了!

再加上,最近沔水山庄内部开始建立私塾……

这些“工人”子女均能不花一个大钱就入学读书,这无疑……又是带给这些“工人”们一轮全新的希望。

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唉……”

倒是此刻的黄承彦长长的吁出口气,感慨道:“这些工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吃苦……”

因为招募的多为“工匠”,所以在关麟提及过一次“工人”这个称呼后,整个沔水山庄大多数的百姓都如此自称。

至少……“工人”这样的称呼可比“苦力”好听多了。

隐隐还多出了一些口号——咱们工人有力量!

“唉……”黄承彦话说到一半儿,又轻叹口气,“这些工人能吃苦,却不是咱们加给他们更重负担的理由啊……工房中的做工,负担本就不轻,六个时辰他们多半已经足够疲惫了吧?若是再加几个时辰,他们如何能扛得住?他们又如何能心甘情愿?”

黄承彦与刘晔争执的焦点在于,刘晔提出把每个工人每日做工的时间从六个时辰加到八个时辰。

说起来,这个数字也不是瞎掰出来的,刘晔是经过复杂的计算,算出……只有如此,才能按时交付给关麟足量的“蹶张弩”,否则……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紧了。

但……黄承彦不同意,坚持不允许增加这些“工人”的负担。

一时间,两人争执了起来。

“黄老,也就一个月,过去后……咱们可以补偿这些工人哪!也可以在这个月多给他们发放一些钱粮……这些都不是问题。”

刘晔依旧坚持自己的主见。

可黄承彦仿佛是铁了心,他转过身,语气沉重与坚定。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说到这儿,黄承彦扬起手,摆了摆……迅速的往此间工坊的门外行去。

倒是刘晔意味深长的望着黄承彦那拉长的背影。

此时,天已渐昏,本该是交接班的时间,白日里做工了六个时辰的工人该去吃饭,然后休息……今夜要上工六个时辰的工人也是先吃过饭,然后进入工坊,开始了新一轮流水线的作业!

这个时间,几千人都会蜂拥回居住的区域,等待后勤部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他们手里。

故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