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昌宁四年二月,麒麟研究院那边给霍瑾瑜带来好消息,说是研究出了防锈漆,霍瑾瑜看了是一种油性防锈漆,表面油腻,去除困难,而且还有一种刺激性气味,不过制作方便,但是干燥性较差,附着性强,涂刷性也较差。

不过霍瑾瑜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能用就行。

在确定此油漆能较长时间保护金属免受海水的侵蚀后,霍瑾瑜就让工部那边实验。

同时命令研究院再接再厉,研究出更好的防锈漆。

三月,景行率领的海运船队再次归来,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在国内三百文一匹的丝绸,到了海外,价值提升百倍都不止。

对于沿海的一些小商队,他们没有足够多的大船抵抗大海的风险,但是近海周围的番邦邻国可以走,就算东夷岛,三百文的丝绸运到那里,立刻就变成三千多文,身价提高了十倍不止,能换取更多的金银。

尤其这些年,东夷岛那边又有许多银矿,更引得许多人趋之若鹜。

东夷南北两个幕府一直争斗不休,对岛上掌控不足,外加有景朝的宣威司在那里驻守开发银矿,引得不少人去那里淘金。

只要老实交税,就能走有官方护航的官方航线,不用担心有倭寇还有外国海盗侵扰。

就算有大船商自诩有实力,想自己开辟航线,但是也要交税,除非你拉的东西永远放在海上,不送到国内。

反正对于走私行为,霍瑾瑜是严厉打击的。

最重要的是,这次景行居然给她带回了红薯这种作物。

景行的负责人一直谨记霍瑾瑜的吩咐,在海外时,不放弃寻找海外高产作物,可是这两年在海外寻找的结果,让他失望不已。

海外的一些夷国百姓过的十分苦,即使城镇,也是脏乱差的环境,各种粪便、淤泥随处可见,完全没有规划,而且不洗澡,当地百姓甚至不敢多喝水,吃的最多是豆子,而且是单纯煮过的豆子,没有研磨、制作成其他种类,就是富裕许多的人也吃的不好,干巴巴、掺杂着各种颗粒的黑面包、平时加点盐煮的蔬菜、水果,没有香料,对于他们这些出海的人简直是折磨。

让他怀疑,陛下是不是猜错了,这种地方怎么会有高产的美味作物。

后果也如他们所料,这种地方除了换了一些金银,那些豆子、菜蔬都不是他需要的。

当然景行的人不可能真的派人在全世界寻找,他们在经常落脚的港口会张贴重金悬赏,不需要多昂贵的代价,一套精致的东方皇家瓷器,就已经让许多人红了眼,得到这套瓷器可以轻易获得一个大贵族的青睐,换了钱也能让全家衣食无忧。

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对方寻找的是一种稀奇的作物,那些出海的船员最有机会拿到这种作物,这个世界太大,稀奇的植物很多,但是对方寻找的东西又太缥缈,这又十分有难度。

而景行找到红薯,也是因为意外。

他们一艘船遇到飓风,在海面上迷失了,最后五名船员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个地方的当地土著以岛上甘薯为食物。

景行的人在岛上一共找到了三种甘薯,因为双方不懂对方语言,所以大家交流比较困难,中间差点打起来,还好没有起冲突,景行的人用布料、瓷器买下了部落挖到的所有甘薯,后来土著又给他们找了一种口感更好的甘薯,表示这是他们自己种的,更好吃。

这种甘薯如土著所说,确实更细腻绵软,更甘甜。

霍瑾瑜听完事情经过后,不禁失笑,土著虽然单纯但是也不傻,得亏那群船员遇到的不是食人族。

霍瑾瑜嘉奖了景行的负责人,并且给这次出海的船队全员下了嘉奖令,给了赏赐,尤其那五名船员,奖励加倍。

等到景行负责人陶兴离开,霍瑾瑜蹲在箱子旁,看着里面的红薯,大小不同,小的有巴掌大,大的有四寸长,都是品相完好,基本没有磕碰,甚至泥土都很少。

韩植见霍瑾瑜蹲在箱子不动,有些担忧,“陛下,您怎么了?”

难道景行找到东西不对。

霍瑾瑜拿起一个红薯,放在鼻端嗅了嗅,嘴角经不住翘起,“韩植,你知道这东西有多好吗?”

韩植眼珠子转了转,想起这些年每年景行船队回来,陛下都要过问的海外高产作物的事情:“此物难道十分高产?陛下,那这真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他从来不怀疑陛下的策略,陛下说这东西高产,他就觉得没错。

霍瑾瑜:“这东西可煮、可蒸、可烤,就是干吃也可以,不过吃多了容易烧心。”

韩植听到这话,笑了笑:“陛下,百姓大多只求不饿肚子就行,哪能奢侈到烧心地步。”

霍瑾瑜愣了一下,觉得自己确实杞人忧天。

她往箱子里翻了翻,大概是因为要呈送给她的,所以一箱子红薯,连个发芽的都没有。

现在是三月,大地春风和煦,正是栽种的好时候,霍瑾瑜不想错过。

对于种田的知识,她懂不多,只知道红薯容易栽种,随便一个发芽的红薯块就能成功,至于发芽,也很简单,只需要在通风的条件下,随便给点水,就能发芽。

霍瑾瑜看了看这箱红薯,吩咐道:“韩植,你去景行,让他们将所有红薯都拿出来,无论好坏,一个都不给他们留,就是半块也要拿回来。”

她不信景行手中没留!

她虽然也想尝尝这个时代初代红薯的味道,不过想起吃一个会少十几个红薯苗,而且若是不计较,红薯藤也是可以扦插的,她就舍不得了。

根本原因是她没有那么馋,上辈子各种红薯都吃过。

“啊?”韩植愣了一下。

霍瑾瑜催促:“快去!”

“哦。”韩植点点头,唤了几名内侍离开了。

等韩植离开后,霍瑾瑜又命人将户部尚书宣进宫。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耕种,新任户部尚书曹昱出身寒门,对农业种植十分擅长,府中还开辟了半亩地用作闲时劳作,并不是如其他人纸上谈兵,只会照搬书册,去年七月上任后,一直兢兢业业,霍瑾瑜对他比较满意。

……

户部尚书接道消息时,正在布置今年春耕事宜,春耕乃是国家大事,耽误不得,听到霍瑾瑜着急宣他,而且十分着急的模样,让户部尚书有些紧张,以为是有人参他了。

霍瑾瑜见户部尚书来了,不等他行礼,指了指放在御案前箱子,“卿不必行礼,看看这是什么?”

户部尚书抬头小心看了看霍瑾瑜。

少年帝王眉眼都写满了得意和高兴,就是当年登基的时候,他也不曾见过陛下如此高兴过。

“陛下,这是吃的?”户部尚书拿起一个红薯,分辨出应该类似薯类植物。

霍瑾瑜撩起衣袍,与他一同蹲了下来,随手掰开一个红薯,“曹尚书,这东西出自海外,是景行的人找到的,极易成活,而且高产、耐旱,这小小的一块薯块放在土里就能长成一大片,这就是它的根茎,它不止根茎能吃,叶子也可以食用……曹尚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户部尚书瞳孔剧烈震颤,大手控制不了的颤抖。

他出身寒门,年轻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田地终日劳作的父母,为了那一个个小苗,伺候的比孩子还尽心,可是一年辛苦下来,还是吃不饱饭,还要供养他读书,时至今日,他仍然记得少年时饿的抓心挠干,对于许多人来说,人活一世,无非就是为了那一口吃食。

“陛下!”户部尚书将红薯放在箱子里,直接给霍瑾瑜跪下了,伏地叩首,声音带着控制不住的激动:“臣替天下百姓多谢陛下。”

陛下命人寻找海外良种一事,许多人都知道,珠三角那片地方现在还有官府的悬赏,可是这些年一直没有结果。

而今天佑百姓,天佑陛下,让陛下找到这种传奇海外作物。

霍瑾瑜被户部尚书的动作吓了一跳,将他扶起,“曹尚书,这是好事,你这副样子,真是让朕头疼。”

户部尚书此时心绪平复,思索片刻后,有些纠结,“陛下,不同作物土壤、气候不同,产量也不一样,这种红薯能在我朝平安落根吗?”

霍瑾瑜笑了笑,“曹尚书无需担忧,上天有好生之德,肯定会让它们安稳落户的。”

户部尚书见陛下一副坚定的样子,也不好泼冷水。

不管如何,对于百姓来说,就算不是高产,能让他们多一点吃的,也是好事。

霍瑾瑜将她知道的那些仅有关于红薯育苗、栽种知识告诉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在听说这东西仅仅凭借一小块就能在土里生根发芽,而且长成藤后,也能扦插,心就落了一半,这般坚强的作物,即使换了地方,应该也能活。

霍瑾瑜留了一个红薯,剩下的让户部尚书带走,将这些全部用于育苗,若是景行那边能搜出更多,都给户部留着。

“搜?”老尚书嘴角不住抽搐。

陛下什么时候学了先帝的土匪性子。

霍瑾瑜淡定道:“景行肯定还有不少,而且他们在海上吃了不少,朕现在都舍不得吃一个。”

比起其他东西,红薯这种口感甘甜绵密的吃食,估计更受船员欢迎。

户部尚书不由得失笑,“陛下说的有理,确实好好搜一下。”

……

韩植如霍瑾瑜吩咐的那样,带着侍卫将景行仓库剩余的其他红薯都搜了出来,不管是发芽的、缺口的,就是厨房案板上切好的红薯块也没留。

景行的行长陶兴一开始被韩植的阵仗吓到了,还以为他们犯事了,后来发现韩植是来找番薯的,顿时哭笑不得。

陶兴亲自给韩植递了一杯茶,“韩总管,你若是想要这些,说句话就行,陶某义不容辞。”

韩植接过茶,瞥了陶兴一眼,“陶行长,我这是为陛下做事,陛下说了,景行留的所有红薯都要拿出来。”

陶兴眼皮一跳,没想到陛下这么重视,想起他们在船上吃的那些红薯,陶兴笑容变得越发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