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李恪:我这是拿到“燕王”剧本了?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太极殿内,极度压抑紧张的气息。
在李安俨被驱逐出去之后,这才得以缓和下来。
随后自然就是这次朝会的重头戏了。
对于李恪私自出兵草原,意图会盟突利的陈情。
只不过,原本以为会是一场激烈的辩论和质询。
然而,就连李恪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
在他将先前与李世民单独相处时,奏对过的那一番解释,在朝堂上说出来之后。
整个朝堂上表现的异常安静,就连上奏严惩李恪的侯君集。
在这个可以对李恪公然出手的关头,也难得的沉默了下来。
也不知道是刚才有了李安俨这个前车之鉴,还是先前与程咬金发生冲突的时候,就领略到了李恪的难缠。
在没有把握将李恪一举拿下之前,他选择了暂时的忍耐。
朝堂之上,一时之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然而,当朝皇帝李世民并非普通之人。
在他眼中,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从出发点和立意上来看。
除了为了自己封地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的稳定,也有为大唐清除边疆威胁的想法。
但无论如何,私自出兵,的确有违朝廷规矩。
但他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维护朝廷的尊严和稳定。
并且,此时的群臣虽然不说话,但并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想法。
要知道,朝堂之上,每一个沉默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情绪和考量。
若是此时不让他们说个条陈出来,以后但凡李恪犯了点什么事。
这些朝臣怕是又会跟那些老太太一样,叽叽喳喳地翻出今日的旧账来指责。
李世民深思熟虑后,决定让群臣开口,给那逆子一个自省的机会,也让他以后少干这么冲动的事。
毕竟,李恪这次除了小过之外,更是立下了开疆辟土的功劳,收复了汉之失地,为大唐增添了几分威名。
此刻的朝堂上,需要的不仅仅是针对李恪私自出兵草原的责备,更是需要一场公正的评议和对其功过的全面审视。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视线,在下方群臣的脸上 ,一一扫过。
“李恪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在该如何?你们议上一议吧。”
因为裁决李安俨,而站起身来的李世民,一甩宽大的袖袍,闲散地坐回龙椅,淡淡说道。
然而,半晌过后,见到依旧无人说话,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有些微微不悦起来。
这时候,文官队伍中,排在第三的长孙无忌见到李世民的表情。
非常庆幸自己的妹子长孙皇后,劝诫他婉拒了尚书右仆射一职。
不然这个时候就该是他头疼了。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的转头看向一旁的杜如晦。
只见以往筹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杜如晦,脸色也微微有些不太好看。
在看了一眼低着脑袋的侯君集道,心里也忍不住暗暗骂了声娘。
“人家蜀王李恪在草原上干的是风风火火,没有调动关中的任何一个府兵不说,任何一粒粮食,接连拿下草原两城,俘虏一万草原降兵,虽然最后差一点就被拉去当了留学生,但好歹也算是有惊无险。”
“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就说他有挑起两国大战的风险。”
“好了,现在人家回来了,可以当面对质了。”
“你又一声不吭,这是几个意思?”
只是,没有办法,侯君集不说话,自己身为百官之首,总不能一直晾着陛下。
想到这里,他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口。
不过,这个时候李世民开口了,更是直接点名了侯君集,“君集,说说你的看法吧。”
侯君集闻言,身形微微一颤,抬头望向李世民,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
他心中清楚,自己之前参奏李恪,无非是见李恪在草原屡立战功,他虽然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立下了从龙之功。
但是他与其他人相比,跟着李世民的时间,还是相对较晚。
立下的战功,也相对较少。
眼见李恪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他心中难免感到焦虑。
想着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都能在草原上立下如此赫赫战功。
自己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若是到了草原之上,遇到那些突厥人,岂不是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手到擒来。
他这才借机参了李恪一本,想着让李世民召回李恪,让他顶着李恪的位置,前往草原去建功立业,再立新功。
但现在,面对李世民直接的点名和询问,他只能硬着头皮,实话实说。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蜀王李恪此次出征草原,虽然收复了汉之失地,有开疆扩土的功劳,但确实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他私自出兵,未经朝廷允许,这在法度上,实乃大忌。”
尽管还是老生常谈的一套说辞,但有句话说的好,有时候最简单的道理,才是最容易说服别人的话。
所以,对于那些比较保守的大臣来说,侯君集的话确实具有说服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尤其是对于那些更为注重规矩和军法的大臣,他们认同侯君集的观点。
认为即使李恪战功显赫,但私自出兵的行为确实违反了朝廷的军法。
这是对朝廷权威的挑战,同时也容易让其他将领效仿。
若是人人都像蜀王李恪这般,岂不是视朝廷法度如无物。
听到侯君集的话,以及在场诸多大臣的表现,李世民脸上不动声色。
他转头看向还跪在地上的李恪,饶有兴趣的说道。
"蜀王李恪,你可有何话可说?"
听到李世民的话,众人这才将视线又投到了李恪身上。
这时,众人才发现,面对侯君集的指控,在大部分群臣的认同下。
李恪依旧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并未因侯君集的指控而显得慌乱或不安。
就算是在场的群臣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虎父无犬子,不愧是陛下的儿子。
听闻李世民的话,李恪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膝盖,站起身来,先是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然后,转过身来,朝着侯君集问道。
“潞国公,你口口声声说本王违反法度,可本王根本不知道,你口中法度的依据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