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让李世民觉得他在这些上面有着非凡的造诣。

甚至在某些方面,连自己都自愧不如。

毕竟,就连克明和玄龄两个拥有宰辅之才的,都在李世民的面前说过。

李恪若不是皇子,加以锻炼,能够执行宰辅之位。

现在,李世民正在为“地龙翻身”之事,伤透脑筋,自己这个啥都懂一些的儿子,或许有独到的见解或方案,能够缓解当前的困境。

想到这里,他轻咳一声,以吸引殿内众人的注意,随后沉声道:“传燕王觐见。”

随着殿前力士应声退下,不多时,李恪便步入了行辕之中。

对于这个两次救驾的燕王,除了与之交恶的侯君集。

其他大臣对着这位在诸多皇子中,最为贤能、又不争不抢,且主动前往封地的燕王李恪,皆有好感。

更何况,今日冒着巨大的危险,救了他们老板,不然,朝局震动,就算是他们,也难以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全身而退。

因此,任谁今天见到李恪,脸上都多了几分和善的笑容。

这让来到帐内的李恪都有些微微的诧异。

心想这些平时都不苟言笑的文武大臣,今天都是怎么了?

是被地震,震坏了脑袋吗?

全都对着自己龇着一双大白牙,莫非是准备对我下套......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李恪依旧保持着稳健的步伐,就连脸上也带着谦和的微笑。

不时向四周微微颔首致意,尽显其温文尔雅之领导风范。

途经太子李承乾的时候,因为不方便搭话,太子李承乾竟还主动的朝着李恪拱了拱手。

只是这一举动,这直接把李恪给弄不会。

毕竟在众多大臣面前,还没朝拜皇帝李世民,这时候率先朝太子李承乾回礼,于理不合。

可不回礼,又有些没有礼貌。

没有办法,李恪只好学着那些文武大臣,龇着大白牙,朝着李承乾笑了一下,微微点头,以示回礼。

不过,对于大哥李承乾的举动,李恪倒是心知肚明。

不外乎出于对自己救驾之功的认可,又或许是在这特殊时刻展现兄弟间的和睦,以稳定人心。

只是,这番举动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的,还是谋士教的。

若是自己想的,那他这位太子大哥,也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不济事。

只不过,一向务实的李恪,很快又回过味来,觉得李承乾太过小气。

今天这是,这可不是,朝着他拱拱手简单道谢一下就能过去的。

今天,要不是他李恪,不管是不是故意,刺王杀驾的罪名,你都背定了。

另一边,对于李恪与李承乾兄弟之间,这一细微的交流,在旁人眼中却似乎蕴含了深意,不少大臣的眼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光芒。

只不过,李恪已经顾不上观察那些人的表情了,他已经行至李世民面前。

停下脚步,李恪恭敬地行了一礼。

“儿臣李恪参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康健,福泽万民。”

见李恪行礼,李世民连忙摆手示意不用。

再看到李恪的右手上,已经裹上了一圈绑带,明知故问的说道。

“恪儿,你怎么来了?伤口包扎好了吗?”

听到李世民关心的话语,李恪立马恭敬地回答。

“父皇放心,儿臣的伤口已经无碍。”

李世民示意李恪起身,并让他走到自己面前。

他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期许。

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恪儿,你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恪闻言,微微抬头,目光与李世民短暂的交汇了一下,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父皇,儿臣此次前来,想着儿臣既然已经受伤,又不能打猎,继续留在这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打道回府,好好休息一番。”

李恪的话一经出口,李世民便自嘲的笑了笑,果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原本以为李恪前来乃是为了趁此机会提些要求或是展现自己的功绩,却不料他竟是特意来请辞。

这让李世民老脸一红的同时,又有些感动。

想着对李恪这个孩子,以前的关心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他轻轻拍了拍李恪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恪儿,此番救驾,实乃为父之幸。你虽有伤在身,但朕心甚慰。现在地龙翻身,这狩猎之事,自然也无从进行。至于归途之事,朕自有安排。”

说到这里,李世民话锋一转,眼神中透露出几分严肃与期待。

“不过,恪儿,朕知你才华横溢,见解独到。此次‘地龙翻身’,长安至今还未曾又来信息,朕唯恐灾情严重,朕为此事忧心忡忡。你虽身处行辕,但可有何良策,能助朕解此危难?”

说到这,还不等李恪回答,李世民又自顾自的说道。

“朕欲返回长安,可有爱卿觉得这地龙翻身,一般都是持续发生,担心朕在途中遇到危险,希望朕暂时留在安全之地,待情况稳定后再行启程。朕一时拿不定主意,你有何想法或建议?”

说到这里,李世民再次看向李恪,眼中闪烁着信任与期许。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恪又看了看四周那些大臣一脸凝重的样子。

“瓷马二楞!”

一句长安人骂人不机灵,迟钝的话,差点就从李恪的嘴中脱口而出。

搁着你们在这里耽误这么长时间,就是讨论这个。

这要是发生大地震,就你们这些人的速度,等救援队伍赶到,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但李恪在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前,身为皇子,言辞还是需需谨慎一些。

不然抹了他们面子,以后给你穿小鞋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李恪开口道。

“父皇,儿臣以为,面对天灾,首要之务是迅速行动,而非犹豫不决。诚然,地龙翻身(地震)之后,余震可能接踵而至,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抓紧时间,一方面派遣快马急使前往长安,了解确切灾情。”

“另一方面,即刻组织救援力量,调拨粮草、药材及救援队伍前往灾区,确保第一时间稳定局势,安抚民心。同时,加强灾情监测,以防余震或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

“不过.....”

就在李恪侃侃而谈的时候,不说李世民,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听的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

只不过,一行人正听的入神,李恪的声音却突然一顿,差点没让一众文武大臣暴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