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如今却猛然想到,原来他真的有些不甘心。

他并非不舍得帝制,但如今代替帝制的新学,在洛长青看来,那不过是低配版的帝制,罗马所有的元老,都是大商人大地主以及军官。

在罗马他见不到人人平等,庞大的食利阶层,比大唐还要严重,他很讨厌新学,所以他不甘心让新学成为世界的主流。

于是他活着,用尽全力的打压新学地位,即便是经济基础在变化,却压着政治体制。

如果有一天有一种让他认可的理论出现,或许他也就不会如此辗转反侧了。

……

洛长青仅仅休息了一日,就再次开始处理政务,帝国再次一统后,政务激增,藩属国和行省的政务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幸好大多数都是自治行省,否则可真的是处理不过来,如今洛阳的官僚体系,根本就无法应对这么庞大的工作量。

按照理论来说,一个人同时对接的下属,是有极限的,设置的行省越多,当然下面的权力就越少,但同时需要处理的政务就越多。

大唐的行政区划,最低是县,这是从秦朝开始就没有再变过的。

县上面则一开始是郡,后来是州,府,但最终这些还是变成了一个更高级别的行政单位,汉朝的州,大唐的道,以及现在的行省。

如今随着世界一统,洛长青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他想要中央控制欧洲,就必须重新调整区划,将行省的数量,控制在三十个左右。

这还是因为现在的通讯,有无线电报,所以效率大大提高。

调整行政区划,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

他斟酌了许多,首先将北大西洲行省、南大西洲行省、大洋洲行省、炎洲行省先独立出来,这四个行省属于那种地盘大,但是人口不多的。

然后就是存在了很久的蓬莱行省,洛长青将箕子半岛划给了蓬莱行省,同时将蓬莱行省的首府设置在箕子半岛上。

夷洲岛和琼州道依样画葫芦,将这些岛屿的首府放置在陆地上,划给岭南行省。

中原则划分为辽东行省。

河北行省,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

河南行省,黄河以南,淮河以北。

江北行省、江南行省,以长江为界。

将各个行省按照江河山川分割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势。

基本上将原先行省的边界线,再次拆的七零八落,然后重新调换总督,希望能够凭借这种方式,让大唐短时间内恢复安定。

但其实这种方法到底能有多少效果,洛长青也说不好,因为现在的世界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治国,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从前的经验了,而是要自己开创新方法。

洛长青选择了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只有知道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他才能更好的施政,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洛长青所接收到的各种来自民间的反馈信息中,绝大多数他一看,就能知道要求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这种深意不一定是提意见的人想到的,而是他们的举动,不由自主的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大多数要求的都是改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这些改善的举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求放权,要求将许多官府的权力关在笼子里面,不要随随便便的使用那些权力的任性。

否则农民种不好地,雇工做不了工,商人开不了店,帝国就真的要崩了。

洛长青自然不是那种只顾一家一姓的反动头子,所以他必然会顺着这种历史潮流去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真理,是定律。

但正如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有力量的人,可以人为的将这个过程延长或者退后,这便是英雄人物对历史的作用。

洛长青就是这个历史长河上的弄潮儿,他的行为可以推动或者延后历史的发展,因为他是世上站的最高的那个人,现在他决定全力去推动帝国去适应现在的经济。

既然做出了选择,他就不再迷茫,虽然新学党人建立的国家都被打趴下了,但新兴阶层的发展却蓬勃起来,尤其是在远离帝国本土的边疆行省,以及各自治行省中,发展的很快。

这是相当合理的,越是距离政治中心近,发展就越要考虑政治的影响,经济上的发展,自然就不会太好,只有一门心思的发展经济,才能取得上好的结果。

在帝国内部的各个行省中,很快就掀起了一轮新的工业改革,电气时代在快速的彻底取代蒸汽时代。

波斯自治行省在这个时代迎来了好日子,现在的波斯行省可不仅仅是原来的波斯王国,还有周围的广袤土地,都是波斯行省的地盘。

在沙漠中挖掘出了大量的石油,作为自治行省,根据帝国的法律,他们可以留下一部分作为行省的经费,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波斯可以用石油来换取其他行省很多物品。

即便是身处同一个帝国,但帝国中央和各个行省间的博弈依旧是存在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各个行省待在帝国之中,首先就要保证一件事,那就是有利可图。

如果无利可图倒也可以忍,但如果一直都让某些行省吃亏的话,那帝国中央就要保证自己能够应付行省的抵抗。

各个行省中比较上流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些工业主,都希望自己的货物能够畅行帝国,又不希望其他行省的货物进入自己的行省。

于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就这样出现了,想要达成目的,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行省衙门来制定本地保护政策。

行省衙门在这方面则完全没有拒绝的必要,本行省的企业不说缴纳的工商业税,还有给衙门缴纳的其他方面的资金和好处,都能够让本地的运转更好,也能带来政绩,毕竟每年上缴国库的财税,都是政绩的一部分。

所以衙门和当地的大工厂当然是一拍即可,至于外来的货物,则征收一部分的厘金,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关税,在这种情况下,外地的货物除非质量和成本完全胜过本地,否则是不可能在商业竞争中胜过本地的。

这种事情一旦有一个人开始干,很快其他行省就会跟上,继而开始关税大战,变得花样的往高涨,而且名目极其繁多。

他们当然不会真的说进入行省要加税,而是会用治安金,卫生税等等要要求,至于本地的工厂,则有各种减免,毕竟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种事自然瞒不过洛长青,他知道这件事后,直接就气笑了,他就知道这群商人永远干不出什么好事来,而被商人同化的官僚,最终也只会成为爪牙。

如今还真是给了他个惊喜,总能给他整个这种惊喜,为了赚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极强的本地保护主义,如果洛长青没有记错的话,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蒸汽时代没开始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纯粹的封建时代,那个时候会有洛氏和皇室的货物能够通行全国,没想到啊,现在已经进步这么多了,结果在这方面,竟然走回去了。

果然他对新学的判断没有错,罗马的那种模式,就是低配版的帝制,从很多方面来看,还不如帝制,至少帝制如果出现英主的话,还能收拾旧山河,而罗马那种大贵族共和模式,根本就出现不了英主,在英雄的人物,也拿不到多少权力,只能受制于身后的商人。

心中虽然吐槽,但事情还得解决,这件事对于帝国内部的伤害是极大的,但到底怎么去解决,还真的不好搞,本地保护主义的出现,是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真的会带来明显的好处。

对于这世上大部分的人来说,与其自己奋斗,不如看投胎到哪里,就像是在邦周时期,即便同样是老百姓,如果投胎到洛国,那自然是比投胎到其他国家要好得多。

现在来看,如果能够投胎到洛阳,那当然就比投胎到其他地方要好,生活在洛阳,即便是再穷,但洛阳有大量的工程,这些工程都是能惠及所有人的,而且洛阳的治安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地方。

这都是生活在洛阳的隐形好处,更不用说皇室时不时赏赐的钱财以及肉食等,这都是生活在帝国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而且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尤其是在边疆行省,也和帝国本身控制力有关系,中原人口多,而且更加稳定,市场庞大,这里的工厂人力资源充沛。

在过去的那些年中,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行省,能够和中原一较高低,是因为他们没有帝国这样的律法,能够通过压榨人力来进行竞争,但现在帝国一统,帝国的律法已经开始实行,他们必须提高人力成本,这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于是再次提高中原行省的销售成本就是必然的,这其中的思路是非常复杂的,但又是现实的选择。

如果不能妥善这件事,那刚刚安定下来的诸行省,又要闹出乱子。

根据洛长青得到的消息,现在不少行省中,就有违反大唐律令的工厂,在当地总督以及官僚的庇护下,开足马力运行着。

在商业的竞争下,各种下三滥的手段都是可以用的,只会记住最后的胜利者。

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垄断某一行业的巨头,他们有的是联合起来,有的则是利用各种手段吞并。

至于原因很简单,垄断可以再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洛长青这些年养成的习惯,从来都不会仅仅看表面,而是从这些行为中分析背后的原因。

他虽然是个政治家,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个官僚,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少数能够洋洋洒洒分析出新学背后理论的人。

从现在的各地官僚的行为中,洛长青判断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帝国的很多官僚,已经逐渐被异化,从封建的官僚,变成了新学的官僚。

人心在浮动,而且是洛长青主动放任的浮动,他现在找不到一个其他的方法,去给自己曾经任命的这些官员做一次思想上的教育。

毕竟整个帝国都在快速的向工业化转变,城镇中的雇工越来越多,从化肥以及大型机械发明之后,农业的地位就大幅度下降了。

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向前,从帝国一统到现在,仅仅几年的时间。

当初因为打仗变成废墟的欧洲重新建立了一套工业体系,城镇化程度甚至比先前还要高。

现在在这个国家中,拥有决定性力量的就是工厂主,帝国的赋税也大部分都是由工商业来提供。

当初被迫退出的洛氏钱行,在帝国一统后,重新进入了各个行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责任,如果这些工业大幅度的出问题,洛氏钱行也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