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其实在纪炀跟皇上的规划里,十而税一,其实都能再减。

但前提是天下隐田减少,天下田地按时交税,特别是那些大庄户,大豪强们。

只是如今田产还没清查结束,只能暂时用税一来安抚。

这些规划,暂时埋在纪炀跟徐九祥的心里。

终有一日会实现的。

至于现在。

大家还是为减税跟增产高兴吧!

往年两件有其一,已经可以山呼皇恩浩荡。

今年却能两样同时进行。

只怕全天下的人,都要抢着种良种,种了良种,就能减税增产了!

徐九祥的话对良种的推广果然十分有用。

别说普通百姓了,朝中的世家也纷纷响应。

减税,增产,还有这种好处?

于是在接下来四月二十五的朝会上,众人对纪炀是夸了又夸,最后落点都在:“纪大人,纪学士,什么时候开始分发稻种啊。”

“这样的稻种送到各地,是能在今年种第二茬的。”

“纪大人为国为民,颇有远见,得此良种,天下幸事啊!”

“不知那良种共有多少斤,又该如何分配。”

“虽说种下来的颇多,但要天下百姓都分到良种,怕是不太可能?”

“对啊,到底先给哪边?”

“肯定是江南啊,江南气候好,最适宜了。”

“难道粤地就不适合?”

“我们湖南湖北的水田难道就差?”

眼看争了起来。

纪炀看看皇上,拱手对众人笑道:“难道诸位大臣有所不知。”

“头一年种良种,是要接受良种司以及当地农务司监察的。”

“至于发给谁,如今还在商议。”

承平国天下田地大致分为三种。

官田,之前说过不多介绍,这次的良种也会给各地官田,这大致占全国田地的一半。

多是百姓租种,官府好的话,可以保证他们一定的权益。

普通百姓拥有的民田,一家十几口人,拥有几十亩田地这种情况,大致占全国田地一成,只有当地长官勤勉治下,对百姓好的地方,普通百姓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

他们负担比较小,田地亩产也清晰,日子过得最好,交税也最及时。

最后一种,便是世家豪强拥有的土地,基本占全国土地的四成。

手下也有佃户,更偏远的还有农奴,这也是承平国大力打击的对象。

这种不用多介绍,纪炀在灌江府的时候,就动过当地豪强的土地,分给了当地百姓。

这点当时还触怒承平国其他各地世家,刚回汴京之时,那文家,以及后面的世家,还有当时的国子监主簿,都是因为这些事看纪炀不爽。

种种麻烦,也因这些事而起。

之后虽说因为纪炀的缘故,他们放血一年多给到自家佃户,让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些。

但纪炀给的强压一过,这事自然也就算了。

减免的田租渐渐再收回来,也是他们如今在做的。

至于隐瞒田产,不交田税的事,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一看,天下间的田地,都是穷人在交税,都是官田的佃户跟拥有自己土地的百姓老老实实交税。

占了天底下四成,甚至更多田地的豪强世家们想方设法偷税漏税。

他们还会逐步侵吞百姓的田产,手里田多了,粮食却不多交。

于是,朝廷看着每年越来越少的税款,肯定会加税。

可加的税跟大户又有什么关系,人家可以利用手里的权势逃啊。

那加的税又必须收上去,最终只会落到无权无势的百姓头上。

如此反复,等百姓实在交不起税的时候,这天下也就完了。

灌江府,就是完了的例子。

不是纪炀,那边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清查大户豪强世家的田产这事,势在必行。

纪炀已经有段时间没提这事。

大家以为他已放弃此事,毕竟世家全力打压,那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若不是先皇走了,且有的闹。

没想到他借着手里有良种。

竟然又提此事。

“头一年种良种,是要接受良种司以及当地农务司监察的。”

“至于发给谁,如今还在商议。”

这是纪炀方才说的话。

很简单。

可在场许多人无不变了脸色。

想要增产减税,就要种良种。

种良种,需要接受各地良种司,以及当地被纪炀刚着手整理的各地农务司监察。

监察什么?

只是良种的种植情况?

这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各家的田地亩数。

毕竟给你家看良种情况的时候,“偶然”发现你家实际田地跟账册上的不符。

那你说这事,报还是不报。

良种司若隐瞒,农务司连着你良种司一起告,本就是有冲突的部门,这还不赶紧告了夺权。

反之也一样。

就算有什么地方,大户跟良种司,农务司全都勾结到一起。

当地的官吏呢?

想要办事,却一直有阻挠的大臣?

如果全都买通,纪炀这学士也不做了,马上去你那地方当知县。

最后一句。

发给谁,还要商议。

看着当初各地指挥使的情况。

自然是谁听话,发给谁。

这还用说。

这次良种分发,官田,普通百姓拥有的民田,肯定最为优先。

特别是普通百姓,纪炀一直对他们颇多照顾。

他这两句简简单单,又复杂无比的话。

再次直冲世家。

或者说,再次直冲拥有隐田的大户。

他要为天下百姓查清到底谁没交田税,到底谁把他们要交的田税,摊给了最普通最吃苦的百姓。

满朝文武这才明白。

上次着手改革国子监,不过是他吹响的号角。

如今这手用良种换清查田地,这才是利刃。

而如今皇位上坐着的皇帝,甚至是他的忠实拥护者。

文学士手心冒汗,金学士更是思索他家下面有没有龌龊账,若有,那有多少。

或者说,不要他这良种了?

一亩地增加一百斤左右的良种,你不要?

一年两熟的种子,你看不上?

再说,纪炀那皇庄里,还在源源不断送出更多良种。

你这次不要,以后呢。

如果人家都急着种良种,你推三阻四,岂不是更入纪炀的眼。

他在灌江府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

让多少乡绅世家去修城墙修道路。

他在灌江府敢这么做,难道不敢在汴京如此?

他纪炀,会没这个胆子?

只能说,纪炀那两句话一出,整个朝堂沉默不止一瞬。

方才还热热闹闹要良种,现在恨不得自己没出现。

不少人对纪炀,简直既爱又恨。

爱他确实厉害,政绩斐然,恨他自己不跟自己一条心。

你一个勋爵人户,干嘛一直心系百姓。

可这么久了,纪炀的为人,谁还不清楚。

跟他甚至多说无益。

纪炀看看四周,笑道:“那良种分发的事,便私下再议了,但时间也紧张,想赶在六月前种下,也就一个月。减去路上需要时间,估计只有十日时间。”

十天,给你们一个机会,赶紧把自己家那些欺压百姓,隐瞒田产的事给处理了。

不管是把田地低价卖给任地百姓,还是如何如何,他都不管。

等专门成立的良种司到下面的时候,一旦发现玩花的,纪炀的手腕,众所周知。

下朝之后不少人开始研究良种司的名单。

原本以为就是个控制种子价格,种子买卖的部门,等看到上届科考的状元都在里面时,甚至还有林家的林启牵头。

这已经没什么好说了。

你们叫良种司,还是监察司。

大家心里清楚。

还有整顿各地农务司的事,也传遍朝廷。

偏偏整顿这事,是在良种收获的前一天定下。

各方面都已经同意,皇上也按了印章,谁都不能更改。

他们承平国朝堂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不管朝堂的局势如何复杂,地下百姓听到良种的消息,只会欢欣雀跃。

增产减税。

这简直跟做梦一般。

这种消息总是传得格外快。

等各地的大户们开始自查自家田地问题,开始将隐产走明路,或者直接卖出,更要解决跟当地百姓田产纠纷,即使多赔银子也不让自己有田地官司时。

当地百姓更疑惑了。

不少人都掐自己一把。

这家怎么好心便宜卖土地了?

这家要低价买他田地,这会又赶紧送了回来,并给了封口费?

他们是疯了吗。

怎么最近所有好事都落到他们普通人头上了。

可哪有人不会欢欢喜喜拿回自己的土地,更有官员趁机处理之前碍于世族势力的纠纷。

一时间,朝野上下似乎变了天地。

对百姓们来纵然只有薄田几亩,但加上减税,加上良种。

这日子就不愁吃喝。

他们聪明,勤奋,踏实,肯干。

日子肯定过得好!

一批批良种从汴京运出。

每到一处,当地百姓皆是夹道相迎。

今年的稻谷,绝对会丰收的!

随着良种到来的消息,还有汴京的几份报纸。

上面还说了,当今皇上都在花园里种田地呢。

皇上妃子都在宫殿里养蚕呢。

上位者都如此勤奋,他们怎么能靠着良种歇懒!

种田!马上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