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文状元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还有不少四五十岁以上的,朝廷也很体恤,将他们分配到平江嘉兴两府,担任教职、幕职之类,若是有真本事,也不是没有升迁机会。
再除去本就有官职的三十多人,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没有安排,就比如像孙元正,田真子这样的……
孙元正一伙就不用说了,赵孟启没弄死他们就算善良了,至于田真子嘛,就要怪他名字太特别,赵孟启记得历史上这家伙和蒲寿庚一起降元,好像还参与屠杀宗室,自然得把他按住。
听了谢枋得的话,文天祥不由挠挠头,「这燕王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冗官之患一般,之前统计司弄了六百多官员,现在又放了近五百,朝廷财政吃得消么?」
甘谈思想还是比较成熟,「咱们还在朝堂门外,无法了解朝中内情,但宰执诸公和官家会同意,那必然是有把握的,或许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冗官和财政的新方法。」
「别的不说,但燕王赚钱的本事,那绝对是古今第一人!」文璧说着,满脸的佩服。
其他三人也不由失笑,「这倒是真的……」
元宵节那天,整个临安城燃放了几万枚新式烟花,都是从燕王那里买的,一颗就要十贯钱呢。
然后又开始在临安城中推广蜂窝煤,售卖或改造相配的新炉灶,暖屋暖炕。
炕这东西,最迟西汉就出现了,不过都是北方地区在用,此时的临安是没有的。
临安主要用的还是木柴,不过由于人口太多,周围的山林根本经不起消耗,南渡之初甚至都被砍秃了,现在主要是靠西南方向的严、婺、衢、徽等州提供。.z.br>
因此百姓在生活燃料上的开支要花费不小,而之前临安
城中的少数用煤,基本上是淮南所产,经运河运到镇江,再由商人运到苏杭一带贩卖,镇江一个港口有大量煤炭中转,因此得名石炭渚。
这么长距离的运输,使得煤炭并不便宜,比木柴还贵一些,日常能少用就少用,一般都是加入香料做成高档品卖给富人,这样的煤饼就叫「香饼子」。
赵孟启在平江府时,注意到百姓家中用的煤炭并不都是镇江运来的,而是安吉州长兴县境内发现了产煤点,派人去查看后,找到几个私人开设的小矿。
原则上来说,山林湖沼都是属于朝廷了,不过赵孟启还是给几个私矿主补偿了一些钱,收回这些矿点,开始扩大开采。
这个煤矿储量不大,但没有大量工业用途的情况下,赵孟启估计最少也够临安用上几十年了。
也不是要完全取代木柴,起码能减轻临安的燃料压力,让百姓冬天能稍微温暖一些。
而且这个产业也安置了不少就业,又通过卖给富人高端炉具,以及改建暖室之类赚取到还算不错的利润。
除此以外,燕王旗下产业也有许多新产品上市,蒸馏精制的蔗酒果酒、陶罐密封盛装的海产罐头、干货海产、牡蛎制成的耗油、天然水晶打磨出来的老花镜、棉袄、精盐、雪糖、糖果、香皂、香水、雪花膏……
其中大多数价格都不便宜,走的也是中高端市场,但临安不缺有钱人。
最引起轰动的,还是新式马车的公开发售。
最便宜的一驾都要五千贯,还需另外购置马匹,一匹马最低三百贯,而且每驾车必须上牌,马也有独立身份号牌。
马的备案基本是免费的,但是车牌嘛,普通的就要年费三十贯,要是想要什么吉祥号、豹子号,对不起,加钱!
另外,朝廷还公开宣布放开马车方面的礼制要求,只要最高不超过五匹挽马,都不限制,车身只要不用官家那个规制,想要多豪华都行。
据说钱家不止一次性买了六驾,而且其中一驾还是目前最昂贵的,价值二十万贯!
许多人都感叹,燕王这是狠宰老丈人也一点都不手软啊。
如今临安城中的富贵人家,若是没有一驾新式马车,都不好意思出门。
前段时间清明踏青,西湖沿岸一大溜各色豪华马车,无需细数,最少也有三四百驾。
其实临安城有水运之便,根本没有那么多马车需求,但这玩意变成身份象征,变成攀比炫耀之后,就跟实际需求没太大关系了。
这一来,本就比较拥挤的临安街道,就经常发生拥堵现象了。
为此,听说军巡院下属将成立一个什么城市管理处,负责规划管理新的交通规则,以及市容市貌方面的整治和规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新城区域,也是一天一个变化,越来越多的建筑接近完工,许多朝廷和皇家的工坊都将迁移过去。
坚固平整的水泥马路遍布各处,靠着钱塘江边还新建出一个比运河码头还大五倍的海港,用于替代之前的老码头,不过估计得有个一年半载才能完工。
于是乎这些日子里,临安百姓总是会有新鲜的谈资,而燕王就算很少进城,民间却一直不缺少对他的谈论。
越来越多的百姓认定燕王是财神转世这个说法,但官场中人对燕王的看法就复杂了许多。
看着日渐消瘪的钱袋,能不对割他们韭菜的燕王有意见么?
何况燕王手里还握着廉政的大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砍下来……
扯到了燕王赚钱这事上,文天祥四人也不禁聊了好久。
临近黄昏时,文天祥对文璧说道,「走吧,去看望一下父亲母亲,告个别。」
文家虽然数代平
民,但在家乡庐陵也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家境还是很不错的。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虽两次科举未第,但其学识渊博,名闻乡里。
相邻数个乡镇都闻其名,为其他文人所推崇,由此文仪在家开课教书远近皆来听受、研讨。
除了两兄弟外,还有个三弟文霆孙,小文天祥四岁,一个四弟文璋,今年八岁,还有三个妹妹,懿孙、淑孙、顺孙。
这次两兄弟一起赶考,文仪便干脆一家人都来了临安。
不过因为三弟文霆孙在解试前病逝,文仪因丧子之痛郁郁成疾,身体不好需要养病,加上小孩太多,为了不影响两兄弟备考,因此在报恩坊租了院子另居,离得不远就是。
两兄弟同时及第,文仪心情好了不少,身体也有好转,不过郎中说还是要修养,所以文家人还得在临安待上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