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不过铁厂一般不会怎么管,几十年下来,这里不单有民房,还有做工人生意的摊位、店铺,可惜大多数地方都闭了,路上也看不到几个行人。

自然没什么人了,这里的居民基本靠铁厂生活,而且多数普通工人都是无产才进厂求一条活路的,很多还不是周边的人,他们在本地无田无产甚至连房子地基都不是自己的,哪怕有些人家属在这经营起了店铺,但店铺生意也得仰仗着铁厂。

因厂而生也因厂而哀,铁厂衰败下来,这些人也只能离开,到其他地方去讨生活。

目前铁厂工人师傅还剩下百十来人,黄仕新并不甘心铁厂在自己经营下是这么个结果,所以留下的都是厂中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师傅老技工,修械所已经决定将他们与铁厂一道接收,目前人应该都在厂内。

再沿路往前几百米,就是码头路与河堤路汇合处,再往前几十米就是谷口,也就是铁厂正门。

河堤路这边路内侧,也就是靠山一侧,是一排工人宿舍,两层砖瓦木结构房,路外侧同样是一片民居,行人比码头路略多。

正对大门的右手边,也就是顺着河堤路直走,两侧同样有建筑,不过不是民居,算厂区一部分,是后面加建的加工厂房。

李定桥并没有马上进厂,而是沿河堤路逛过去,不过也让一名手下去跟门卫交涉通报一下,因为他到来并没有提前知会铁厂。

一来他想私下过来看看这边的日常情况,二来铁厂这边目前还没有与南京的便捷联系方式,铁厂与南京电话无法打通,无线电铁厂还设立,他也不想麻烦。

河堤路这边的民居区,比码头路的要宽很,有不少岔街岔巷往外扩展出去,那是因为码头路民居建的早,当时并没有规划预留这些。

河堤路是铁厂靠经年累月铺垫炉灰炉渣路况才变好的,铁厂最开始的交通还是依靠水路进出,所以工人最开始都选择在码头路建房。

但因为没太多规划,成了房挨房房挤房,民房后区域不好利用,也没考虑经营、商业这些,所以等河堤路路况变好、出入通畅后,河堤路侧居民区反而发展更好。

不过发展再好也无用,此处终究是因厂而兴,如果不是修械所到来,等黄家坚持不住放弃铁厂,此处也将人去楼空,最终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李定桥将巷巷道道都完全逛了一遍,直到居民区尽头才折返,在厂门口遇到了黄仕新带着一堆人出来欢迎。

没多说什么,李定桥跟这些人客套了一阵,让黄仕新跟着,其他人打发回车间,让黄仕新带自己继续查看右边车间和谷内的主厂区。

黄仕新也被修械所引进了,目前暂代第二基地厂长,等基地正式组建完毕应该会扶正,当然,这个厂长并不会是那种大权在握类型厂长。

修械所这边,是围绕研究、技术、技艺等方面人员为核心,像财务、审计等重要部门又为情报处派遣人员所把持,厂方管理单位实权被大为削弱,定位基本沦为为基地提供各种服务工作的单位。

留下黄仕新,一方面原因是给黄家喂颗定心丸,可能是之前黄家被坑被欺负,政府这边视而不见甚至畏具外国人拉偏架,黄家虽同意合作却顾虑重重,将黄家继承人收编进行动,也是为让其安心。

至于为什么那么在意跟黄家的这项合作,别看黄家那么落魄,但无数代人积累的人脉还是有巨大能量的,而且经营铁厂生意几十年,在这个行业的关系人脉绝对不俗,将来修械所还需借助对方这些人脉去推动一些重要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方面就是黄仕新的个人原因了,一个具有对口专业知识,又有比较不差管理运营经验的人,可没那么好找。

虽说他在曾经的经营管理中出了不少差错失误,但换个角度,这些也是经验教训呐!更主要的是他的人品,这么个有底线有坚守的人执掌基地,能很大程度确保基地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情报处也才能放心。

往右过去,先是路两侧长长的四座制造厂房,其中三座更显老旧破败一些,再往前道路还在延伸,看情况是最近才修整的。

道两侧也在清理杂草、平整地面,因为第二基地的初步规划已经出来了,以后武器制造生产的厂房车间就会坐落在路两旁。

电厂则坐落在码头再进去一点的水道边,因为两套发电设备都是燃煤发电,这里不产煤,在水路边方便燃煤运输。

再过去一点,还有一处跟铁厂所在类似的山谷,也被修械所拿下了,准备用于弹药生产、存放,炸药研发生产等工作,这些东西不能跟主基地挤一块,不然出点啥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谷内铁厂也就那样,沿溪两侧分布,建筑延伸进去两三百米,不过多数建筑都是用来堆放原料,冷却、存放生铁、粗钢,用于生产的主要只有溪左侧靠后一处地方较宽处的一段大厂房,目前已经停工。

再往内的山谷其实更宽,黄仕新已经找人在清理收拾,是将来测试检验枪炮的靶场,用来测试武器性能和检验校正枪炮。

虽说更里面还有处矿场,但矿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一处有覆盖物的缓坡,虽说覆盖稍微厚了点,但多花点经费用炸药清理,很快就能清理出一片露天矿场。

基地又不是钢铁厂,对铁矿石需要没多,到时多组织人手采挖一次估计就能用很久,采矿和测试工作相互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