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怎不念江南 (2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浙江行省在大宋就是最富裕的几个地区之一,萧嘉穗虽然为政严苛,但推广教育是当真不遗余力,朝廷需要打造出一个示范区,百姓相对有钱、而且重视教育的浙江就成为了朝廷关注的重点。
所以浙江的许多老派读书人士绅们虽然嘴巴上各种挑刺、鄙夷、反对,但动作上却一点儿也不慢,朝廷已经搭好桥了,谁不走谁是傻瓜,于是纷纷将子弟送去学堂。
这一次浙江行省上报朝廷,请求开三府考试,同时补充一部分行省三司的办事吏员,故而柴进便南下了。
他的任务,除了监督浙江的考试外,还要将浙江行省的制度好好学习一下,向江南、江西推广,进而推广到天下。
而且王伦前后下了数道诏书,强调国朝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开科取士并不局限于通经典之士,若是文章写得好,各部寺官署都需要这样会写公文的人才;若喜欢历史,翰林院欢迎你;若是喜欢医学、绘画,太医署、各行省医学堂、书画学堂都可以当个教授、助教,将来还是可以继续考试往上升。
所以萧嘉穗在浙江的三级学堂,县学可以视为基础教育,府学是扩展教育,省学则是专业教育。
除此之外,萧嘉穗还按照王伦的吩咐,在浙江明州宁波府等大府,开设商务学堂、海事学堂,招募贫寒家的子弟,免除学费,学习算、商、造船、出海等诸多事务。
当然这些学堂的建设、维护、学费等,自有受益的海商们主动捐赠了相当一部分,由官府和捐赠人联合管理,这种半官半民办的学堂,也被纳入到了礼部的管理当中。
柴进这一次南下,就是要将浙江行省的先进经验学习并推广的。
孙安诸将虽去,但王伦却派了陈达出任浙江行省巡察指挥使,继续坐镇江南。
在新汉建立后,王伦命人将宋神宗王安石改革以来,大宋历年的地区财政收入以及新汉三年来的财政收入做成表格,对比了一番,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宋与新汉的国家赋税,总体体现出南重北轻的格局,更确切地说,是东南尤重。
于是淮南、江南、浙江三行省,大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经济区,这个区域也涵盖了江西、福建的一部分,以纺织、制陶、制瓷、冶铁、养殖为主要产业,通过海上贸易,将商业行为覆盖了山东东部、高丽、倭国、岭南乃至东南亚地区。
由于受时代科技的局限,这一片区域向内陆的覆盖并不大,王伦便想到了方腊起义,若说方腊背后没有人支持,他是不信的,支持的群体是谁也已经不言而喻。
所以既得利益群体们有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奇怪了,赵佶要北伐,江南士绅要反对;现如今新汉要北伐、要攻西域,反对的仍旧是这一批人。
因为东南与北方、西北缺乏足够的经济上的联系,东南百姓觉得国家凭什么拿我们的钱去给西北人?在这个时代,这个想法的确是没错的,但站在朝廷的高度,王伦无论如何也无法认可。
所以他还得学习赵佶,给东南套上一层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