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syzww.com

但是,苏曳却依旧没有让父母回京的意思。

就在整个朝政有条不紊推进之时,从伦敦传来了噩耗。

1873年,阿尔伯特亲王病逝。

尽管比历史上多活了十二年,但这位亲王依旧没有长寿。

收到这个消息后,巴厦礼和尤根嚎啕大哭。

而苏曳则是在书房内,静静坐了一夜。

不仅仅是个人情感,还有国家利益。

这位亲王虽然没有执掌大权,但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伦敦敌视中国,反对两国关系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但是因为巨大的利益,加上阿尔伯特亲王压着,所以两国关系的主流没有改变。

哪怕是在越南的对法战争,哪怕是进攻日本,大英帝国表现得非常愤怒,甚至提出强烈抗议,但是也依旧没有改变外交主旨。

而现在,阿尔伯特亲王离世之后,这种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维多利亚女王内心深处对中华是偏敌意的,这点苏曳始终知道。

……

苏曳和嫡系官员进行关键性商议,内容只有一个。

接下来的外交政策,何去何从?

是继续保持对大英帝国友好政策,盟友关系?

还是改变策略,转而和德意志帝国结盟。

如今德意志帝国对于和中方结盟这一点是充满渴望的,尤其是俾斯麦首相,派遣了一波又一波密使,想要和中国缔结长久的盟约。

而且是正式的,公开的盟约。

在这一点上,大英帝国都对中方没有慷慨过。

两国虽然是事实上的盟友,但没有公开盟约。

而德意志帝国却无比希望和中方结盟,未来瓜分整个世界。

甚至俾斯麦的战略方阵都很清楚,两国先联手灭掉沙俄,瓜分沙俄。

接着,德意志争夺欧洲霸权。

中国争夺亚洲霸权,将整个东南亚全部纳入势力范围。

关于这一点,苏曳是慎重慎重又慎重。

关键是朝廷很多嫡系,也抱有这样的想法。

尤其打赢了这三场战争之后,扩张之心难以压制,几乎和德意志一拍即合。

但苏曳深深知道,一旦走上这条路,那就是不归路。

对于这个巨大的国家而言,军国主义能不能走得通?

其实是未知数。

有些国家走不通,不代表我们走不通。

但是……苏曳有点不想走。

他是想要霸权,他是想要称霸亚洲。

但是……他不想那么急。

而且他想要比较彻底的解决国内的很多问题,让整个国家从内到外的强大,并且在他离开世界之后,也能凭借这个强大的内核走的很远。

而一旦走向军国主义,那么很多问题非但不能解决,而且还会被压制,被掩饰。

而且和德意志结盟,未必符合中国的利益。

更何况一个霸权主义的德意志就比霸权主义的大英帝国更好吗?

不见得的。

而且改变立场,本身也就代表着巨大的利益。

中英半结盟的关系,还有巨大的利益挖掘。

一定要尽量榨取干净。

所以,要尽量想办法维持两国之友好。

最终经过了几天几夜的商议之后,终于定下了政策。

……

又过了几日。

大英帝国的使者进京,正式邀请苏曳前往伦敦,参加阿尔伯特亲王的葬礼。

苏曳答应了。

于是时隔几年之后,苏曳再一次出访伦敦。

维多利亚女王为阿尔伯特亲王举办了一场极度恢宏的葬礼,几乎邀请了世界所有主要国家的元首。

那么在葬礼上的排位就变得无比重要了。

另外,在葬礼上发表演讲也变得很重要了。

而根据阿尔伯特亲王遗嘱,苏曳竟然排在他国元首的第一位。

竟然在德皇和俄皇等人的前面。

这是什么意思?

彻底承认中国为世界列强吗?

现在……应该还不到时候吧。

现在论工业总体实力,你还不如美利坚吧。

而且论影响力,你也远不如欧洲几个列强吧。

但是,阿尔伯特亲王的遗旨就是如此,也没有法子。

谁都要遵守。

不仅如此,在遗嘱中还有一项,邀请苏曳在葬礼上公开演讲。

而且是唯一演讲的外国元首。

从中可见亲王的良苦用心,他也担心他死了之后,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会发生偏移,两国的盟友关系会遭到颠覆。

所以,用最后的遗嘱巩固这种关系。

于是,苏曳在葬礼上进行了感人肺腑的演讲。

饱含了情感和遗憾。

葬礼结束之后,阿尔伯特亲王之死依旧带来了强大的外交惯性。

两国关系暂时没有被破坏,甚至还上升了一个台阶。

两国的盟友关系,已经半公开化了。

至少是缔结了某种条约。

德国首相俾斯麦非常遗憾,本想要接着这个机会颠覆中英关系,缔结中德盟约。

但是阿尔伯特亲王在临死之前,还是把这个趋势给遏止了。

但对此,俾斯麦只有深深的敬佩。

真是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外交家,能够穿过层层迷雾,看到本质。

……

接下来时间内,苏曳代表中方正式出访了欧洲的部分国家。

并且在伦敦和俄皇进行会谈。

一场心平气和的会谈。

大战失败之后,圣彼得堡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沙皇的权力也受到了质疑。

接下来很长时间内,他都要想办法平息这一场大败造成的负面影响。

已经完全无力掀起新的战争了。

所以两国谈判的基调是有的,那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

但是分歧还是很大。

俄皇的底线是退回到《尼布楚条约》的国界线,而苏曳坚持要以现在的事实占领作为边界线。

因为中方的军队现在已经占领了远东许多城镇,按照苏曳的条件,不但要收复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反而还要从沙俄割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别看沙皇曾经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但是从远东割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是天大的难事。

甚至俄皇都扛不住这件事情。

但是苏曳一点都不着急,这一代俄皇不行,未必下一代不行。

事实占领最重要。

而且最关键的是在很长时间内,国家上升势头是不会改变的。

只要国家持续变强,这种占领就会成为既定事实。

接下来,苏曳又和大英帝国进行了一场不太愉快的会谈,是关于日本的。

因为大英帝国不乐意见到东瀛成为藩属国,更不愿意彻底封杀东瀛的工业发展。

在这件事情上也注定谈不成什么结果的。

先造成既定事实,然后等待时机,寻求外交突破便是。

另外一场谈判,几乎称得上火星四射了。

那就是和法兰西共和国的谈判,关于在印支半岛的权益问题。

法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嚣战争。

然后,双方不欢而散。

尽管谈不上完美,但这一次出访毫无疑问还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延续了和大英帝国的关系,尽管不知道这种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但是,能多久就多久。

另外和沙皇达成了某种默契,就是用外交解决分歧,而不是战争。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事实,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落实。

上一次是世界主流国家。

这一次是世界强国。

苏曳掌权仅仅十三年不到,就已经把这个国家从积弱落后,变成了世界强国。

这当然是伟大的功绩,但是也不必很意外。

因为这个国家足够大,底子足够厚。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访问之后,苏曳正式离开伦敦,返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