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三越归楚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天统八年的初春,一支轻骑快马加鞭,自东南方向疾驰入襄郢城,马背上的黑衣卫信使面色凝重,怀中揣着来自越国的紧急密报。
这封密报被连夜送进皇宫,直达皇帝熊章的案头。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熊章拆开密报,眉头渐渐紧锁。
这密报上详细的记述了越国近半年来的政局剧变:
去年秋,在位数年的越君鹿郢病逝,越国的太子不寿继位。
越国的这位新君性格懦弱,缺乏主见,朝政大权很快被国相文种把持。
文种此人工于心计,善于权术,加之是越国的三朝老臣,威势极重。
在越王鹿郢病重之时,就已经暗中经营,越国新君即位后,他更是借辅政之名,将越国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越国的公族们对文种的专权极为不满。
以太子朱勾为首的宗室势力,暗中联络对文种不满的将领和大臣,准备发动政变,清除文种及其党羽。
正月十五,正值越国元宵佳节,太子朱勾以为时机成熟,率领三千亲兵突袭相府。
然而,文种早已收到风声,提前布下埋伏。
更关键的是,文种手中掌握着越国最精锐的一万铁甲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越国的镇国神器,是越国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这场政变很快演变成一场血腥的屠杀。
太子朱勾的部队在铁甲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朱勾本人战死,参与政变的公族成员大多被杀或被俘。
经此一役,越国公族的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文种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文种...”,皇帝熊章放下密报,喃喃自语。
他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文种在越王勾践时期开始,就被称为兴越三杰之一,与范蠡、计然并列,擅长理政,在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的三年之中,使得越国没有垮掉。
之后越王勾践被楚国击败,计然失踪,范蠡被俘,文种成为了勾践唯一可以倚重的能臣。
于是在勾践败退瓯越之时,文种被勾践封为国相,让其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此人确实有治国之才,越国这些年能够在瓯越、闵越之地站稳脚跟,开发土地,发展经济,文种功不可没。
之后又辅政越君鹿郢,现在又成为了其子不寿的辅政大臣。
可以说,本该是死于勾践之手的狡兔死走狗烹的典型范例,现在却成为越国的顶级权臣。
次日清晨,熊章紧急召集群臣商议越国之事。
理政殿内,气氛严肃。
总理大臣卜子夏首先发言道:“陛下,越国内乱,太子被杀,公族凋零,此乃天赐良机,我大楚应当立即介入,收复三越之地。”
公孙朝也紧接着说道:“越国虽弱,但瓯越、闵越经过越国三十年的开发,已非昔日的蛮荒之地,据探子回报,那里良田万顷,盐场遍布,更有优良港口数处,若能收复,对我大楚的东南发展大有裨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顾虑:“越国毕竟是我大楚的藩属,且是已故太后的母国,若贸然出兵,恐遭非议。”
提到太后,熊章的眼神黯淡了一下。
“陛下,太后已经薨逝,而且,越国现在的局势,已经威胁到了东南的稳定,文种专权,太子被杀,这已经违背了君臣大义。作为宗主国,我们有责任维护秩序”,卜子夏再次说道。
沈明这时候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越国内乱,民生凋敝,我大楚出兵,名为讨逆,实为安民,待平定叛乱后,可使越地百姓共享太平盛世,此乃天子之德也”。
经过一番讨论,熊章最终做出了决定:先礼后兵。
他立即下诏,要求越君不寿和国相文种亲自到襄郢说明情况。
四月的越国都城东瓯,春意正浓。
然而,城中的气氛却异常紧张。
自正月政变失败后,文种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许多与太子朱勾有牵连的大臣和将领都被处决。
整个东瓯城笼罩在恐怖之中。
当楚国的使臣带着熊章的诏书抵达时,文种正在相府与心腹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权力。
“楚国的诏书?”,文种冷笑一声道:“熊章这是图谋我越国啊。”
幕僚劝道:“相国,楚国势大,不如暂且隐忍,前往襄郢解释...”
“解释什么?”文种打断道:“解释我为何杀太子?解释我为何专权?熊章这是要找借口吞并越国,岂能自投罗网?”
文种深知,一旦他离开越国前往襄郢,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即便能回来,权力也可能被架空。
而且,他诛杀太子、打压公族的行为,确实难以向楚国解释。
经过深思熟虑,文种决定拒绝熊章的诏命。
他以越君不寿称病,自己则以国事繁忙为由,婉拒了前往襄郢的要求。
同时,他加紧整顿军备,征召新兵,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传回襄郢,熊章并不感到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