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李宁:那是我的理论!我的!我的!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超导反重力实验成功的消息,是从理学院物理实验室传出来的。
几个理学院教授完成了实验,走出来就忍不住和其他人分享喜悦,晚上在校的人并不多,但消息实在是有些震撼,因为牵扯到反重力问题,听起来就很是科幻,还是有很多人知道了。
范雷知道的时候比较早,他是路上碰到了高义华。
其他人知道消息的时间较晚。
当消息传来传去的时候,实验具体是怎么成功,知道的人还是不多的,因为细节上传着就变味儿了。
比如,网上的消息。
有个燕华大学理学院的研究生,凌晨就发过信息说,理学院物理实验室完成了重大实验,成功利用超导反重力技术,让人像是身在太空一样漂浮起来。
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顿时引起了广泛议论。
最开始有很多人不相信,他们觉得实在是太夸张,后来知道实验的负责人是赵奕,不相信顿时变成了相信,“赵大神的研究,再科幻我都相信!”
“也就是赵大神,能完成如此震撼的实验!”
“以后宇航员们训练变简单了,在地球上就能体验太空的感觉!”
“普通人也能体验吧!”
“我已经开始期待了。什么时候商业化!什么时候商业化!以后游乐场里肯定有太空漫步的项目吧!”
“顶楼上!”
“我也想体验、我也想试试、我也想当宇航员!”
“……”
网上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极少量认为不可能的发言,快速被‘畅想大军’淹没。
结果相关的部门注意到了,大早上就来问燕华大学理学院,是否完成了让人类漂浮的实验。
几个理学院的教授,都听的有些惊呆了,高义华反复的问,“你确定说的是……让人漂浮?”
“那怎么可能呢!”
“别说是让人飘起来,连棉花线都飘不起!”
理学院的几个教授,本来是激动的爬起来,准备继续进行实验,听到了问询都不激动了。
激动啥?
超导反重力实验也仅仅是让烟飘起来而已,距离让人飘起来十万八千里,还有什么好激动的呢?
很快。
燕华大学官方发表消息辟谣,有关部门、各个媒体马上对辟谣消息进行了转载。
赵奕也发了一条微博,他说的是,“现在距离让人类飘起来还很遥远,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大家可以期待!”
“我相信时间不会太长……”
这条微博发想去顿时火起来,还迅速登上了热搜榜首,而了解详细情况的人,看的都有点黑脸。
让人飘起来?
现在才刚实现减轻百分之几的重力,而让人类飘起来,最低要求也要减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重力,还需要人类自己去用力跳跃。
到时候,大概一下子能跳十几米高?
勉强算是飘起来了?
邱成文也正看着赵奕发出的消息,他对于超导反重力实验成功还是相当惊讶的。
本来他预计不会成功。
现在也只能感叹,“不愧是赵奕啊!真是了不起的!那种实验条件下,竟然能让实验成功……”
“水木大学的物理……”
邱成文想着摇了摇头,绝大部分人听到消息都很惊讶,也非常期待实验的正式发布,其中唯一有压力的,就是水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了。
水木大学的电导实验室,是相关领域国内最顶尖的,也一直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
经费,大量划拨!
设备,最新!
人才也有水木大学的支持,光是有国际级成果的教授就七个,其中还包括一名科学院院士。
这个科研阵容非常华丽了。
为水木大学实验室的教授,都是专职做研究的,即便是带学生也是研究生、博士,而燕华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就只是个校内‘学习’用实验室,大部分时候都是学生使用的,其中几个物理教授,都是本级的物理老师,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研究。
结果呢?
燕华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依靠‘淘汰的设备’,和少量的经费支持,验证了超导反重力理论。
上级科研拨款方会怎么想?
当看到网友的评论,以及赵奕发布的消息,邱成文也感觉有些好笑,“未来能让人飘起来?”
“短时间是不可能的,这不是超导,反重力能做到的。”
他很容易做出判断,“超导,离子晶格最旋产生的反重力效果,不管原理究竟是什么,肯定是有上限的!”
“也许是百分之十,也许是百分之二十,但肯定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功率再高也不可能。”
“想用超导的反重力效果,让人类飘起来,是不可能的。”
“赵奕大概也是太激动了,说的话有些大了……”
另一边。
燕华大学的物理实验室,还是正常进行实验工作。
赵奕也来了。
他可没有邱成文想象中的激动,甚至说,看起来一点都不激动,好像实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查看一下实验、数据的东西,确保实验设计和过程没有问题。
这有点像是‘日常巡查’,看完以后就淡然的走开了。
物理实验室后续的工作有很多,超导反重力实验成功,后续就要不断的测数据。
另外,也要设计相关的实验,从其他方向去做验证。
这些就是实验的收尾了。
现在李宁的工作主要是做总结、写论文,把实验过程、结果记录下来,做一个详细的报告,添加到论文内容中,接下来就是投稿了。
李宁希望投到国际顶级的物理杂志,他看好的杂志是《应用物理报》,专业性质对口是一方面,《应用物理报》也是国际物理界最权威的杂志之一,影响因子长期排名前三。
当把想法说给赵奕的时候,赵奕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提了个附带的要求,“中文版就投给国内的《数学物理杂志》。”
“《数学物理杂志》?国内的期刊?”李宁有些不理解,“但是,中英文不能分开吧?投了中文,英文版就不能投给其他杂志了。”
“《应用物理报》审核还是很严的,光是审稿就要一个月。如果是另投中文稿件,我估计,他们不会答应。”
“那几乎不可能。”
李宁说着都直摇头,投稿到一个杂志以后,杂志就有了稿件的版权。
所有杂志都是同样的规定。
所以才说不能够‘一稿多投’,一个杂志发表出来,默认就拥有了版权,翻译成中文的版权也有,其他杂志就不能够再发表。
李宁继续说道,“我上次有个论文,投给了《应用物理报》,是有关超导材料实验的论文,研究了一个最新的超导材料,并得出了具体数值。可审稿了两个月,修改了三次,还是被拒绝了。”他说着都郁闷的摇头。
赵奕道,“李教授,我知道你的担心,但是,中英文分开……应该可以吧?”
“不可能!”李宁十分肯定。
“我觉得可以。”
“不可能的,赵院士,你大概不了解《应用物理报》……”
“巴拉巴拉……”
李宁连续说了一大堆,差不多就是《应用物理报》世界排名多高,影响因子有多么大。
赵奕听的头都大了,他干脆道,“我打个电话,问问。”
他确实没有在《应用物理报》上投过稿,却认识加州理工大学的莱德利教授。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的,莱德利兼职《应用物理报》的编辑工作,还要求过赵奕到《应用物理报》投稿,只是他最后选择了其他杂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