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光(4)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能不能给我看看你们小组的其他部分作业?!”紧盯着张松龄小组的火炮运用方案看了一会儿,大队长陈辉抬起头,用商量地口吻要求。
“行!”张松龄很干脆地打开书包,从里边掏出一大本装订整齐的草纸,“都在上面了!你可以带回去看,明天早晨上政治课时还我!”
“我就在这儿看!”大队长陈辉迫不及待地将草纸本儿接过来,然后又迅速打开自己的书包,“我们小组的全部指挥方案都在这里。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拿去参考!”
“好!”张松龄也不客气,抓起陈辉的书包,从里边掏出一叠叠写满字迹的草纸。周围的组员们也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几叠草纸瓜分干净。借着傍晚粉红色日光,认认真真地翻看了起来。
凡是进入第一、第二两个军事大队深造的学员,通常都来自对日作战的前线。或者为八路军的基层干部,或者为某支游击队的指挥核心。单独拉出任何一个人,对战斗指挥都不会陌生。大伙对着两个小组的作战方案仔细琢磨,很快就发现了更多的差别。有些地方,甚至采用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办法,充分体现出了两个小组对战争艺术理解的不同。
非但在炮兵的运用方面,陈辉所在小组和张松龄所在小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案。在,两个小组在进攻组织,火力分配、士兵配合等细节上,区别也非常明显。但是从整体上说,陈辉小组的指挥方案从里到外都透着一个“猛”字,非常讲究近战、快攻,又狠又急,一出手就雷霆万钧。而张松龄所在小组制定的指挥方案,却充分强调一个“精”字,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计算,各个细节环环相扣。发动起来后虽然不会立刻要对手的命,但一记记杀招连环施展开来,却宛若水银泻地般流畅。让对手根本无暇破解,只能一步步被逼入绝境。
“这个……”大队长陈辉越看越惊诧,指着其中某一处细节,虚心地请教,“你们组对各种进攻火力的配合,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儿?这边炮击刚刚结束,那边轻机枪和掷弹筒就要求运动到位,迅速对地方形成火力压制。同时担任掩护任务的几个小组还得定点清除顽固目标,为强攻小组创造条件。而强攻小组只负责选取路线迅速推进……”
顿了顿,他抬起手来擦掉额头上的油汗,“这,这得多强的训练程度啊,就在我们原来部队的模范连里头,也很难达到这种配合要求!”
“这是张队长提出来的,我们大伙开始也觉得有些困难。但是按照这种方法组织进攻,的确能最大程度减少我方士兵的伤亡!”众人立刻抬起头来,带着几分心虚的意味解释。
这是一句大实话!众人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文化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作战经验却一个比一个丰富。在最开始看到张松龄的设想之后,也觉得这个设想有些过于脱离实际。但是纸上谈兵,比得是谁给出的方案更为完美,而不是谁给出的方案更贴近现实。所以大伙讨论了一下之后,便接受了张松龄的设想。并齐心协力将其建设完整。
“战前制定计划,当然要努力以最精密方式来考虑!”听出大伙言语里的不自信,张松龄笑了笑,大声补充,“具体临战时情况会有所不同,但往粗了调整,总比往精细处调整更容易些。此外,配合娴熟程度是能训练出来的。平素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弟兄们的生命总比弹药宝贵,哪怕平素训练时花费大一些,也比他们上了战场后给敌人当靶子要强!”
“这个……”大队长陈辉低声沉吟,张松龄的某些观点,和他以往指挥作战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些观点却符合军校里边灌输的作战概念。特别是‘平素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这句,乃为学校里每天都在强调的信条!几乎恨不得学员们将其刻进骨头里,令他想反驳鼓不起勇气。
“你们小组提出的方案,我刚才也粗略翻了一遍。两相比较,的确比我们小组的方案更切合实际,也更干脆利落!”张松龄想了想,继续说道,“但根据我以前跟日寇的作战经验,他们的韧性非常高,士兵的训练程度、心理素质、枪法准头,也远在我军之上。并且极其擅长把握机会。特别是一线作战部队,如果按照你们小组那个方案,万一无法迅速将其击溃,双方就会在战壕前方五十米范围之内陷入胶着状态,咱们这边的损失将会非常大!”
“嗯!”陈辉用力点头,脸色微红。在他以往的作战经验中,有无数次三板斧没能砍死敌人,然后不得不含恨撤离战场的先例。多到大家都有点儿麻木了,习惯于从敌我双方巨大的装备差距上找原因,很少考虑到,其实除了装备因素之外,士兵训练度不够,指挥者方案制定的太草率粗疏,也是导致战斗目标能否顺利的达成的重要原因。并且后两者弥补起来,远非缩短跟日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那么困难。
“我也觉得胖子说得有道理!领导之所以让咱们来读军事课,目的不就是让咱们的指挥水平能提高一些么?”有一名叫黄盛的组员站起来,低声给张松龄帮腔。
“是啊,我以前在七一七团的时候,就曾经吃过类似的亏。原本以为三两个冲锋就能拿下鬼子的阵地,结果打了整整一下午都没拿下来。我们团长最后只能抢在鬼子的援兵到来之前,带着大伙主动撤离。”另外一名带着明显江西口音的组员也站起来,低声补充。
“嗯,有些办法打国民党好使,打小鬼子就是力不从心!我在太岳根据地那边的时候……”其他组员也纷纷开口,给张松龄提供强烈的支持。
大伙越说越兴奋,不知不觉间,就把附近另外两个小组的学员全给吸引了过来。好奇地从大伙手里接过两个指挥方案,认真比较,很快,后来者就自动分成了两派。一派引用学校的授课内容,对张松龄小组的方案表示绝对支持。另外一派,则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实际情况,成为大队长陈辉一边的“铁杆”,逐条批驳张氏方案中的谬误!
“问题是,咱们八路军哪来的那么弹药供给大伙挥霍啊。敲掉敌军火力点,你这里说至少需要四十枚炮弹。用迫击炮近距离补漏,每个遗留火力点儿还要浪费三发。此外,你还要把手榴弹朝战壕前面乱扔,不直接扔进战壕里头!张胖子,照你这种打法,得多少弹药才够打一仗啊?!”一名来自晋西北的游击队长,点着张松龄的方案,大声质疑。
“炮弹写得是最大消耗数量,具体作战时,也许用不了那么多!但是有备无患!”张松龄笑了笑,丝毫不以对方的质问为忤,“晋造手榴弹破片率太低,杀伤力非常有限。咱们边区造,甚至还不如晋造。与其冒着被对方击中的风险往战壕里丢,我个人认为,还不如发挥黑火药爆炸式烟雾大的特点,用手榴弹群爆来制造烟幕。掩护后边的队伍向前推进!当所有部队都抵达到战壕跟前,咱们这边的人数优势便能体现出来。无论是与鬼子对射,还是立刻发起白刃冲锋,损失都会降低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