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纸!纸!纸! (1 / 2)
闪耀中文网syzww.com
秦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潦草的交代了后事之后,就陷入了沉睡之中。
他再也不会醒过来了。
当他进入长眠的时候,他非常的安心,一点也不担心秦国的未来,也并不担心后人是否会停止对自己的祭拜,因为他相信自己这一生所做的事情足够的多,他也相信自己的后人不会辜负自己的期待,在弥留之际,他一直都在低声的呼唤着“范叔”,左右的武士们说:这是应侯亲自驾车来迎王离开。
在这期间,安国君一直都是陪在秦王的身边,他哭的声嘶力竭,不断的叫着父亲,他眼睁睁的看着父亲没有了呼吸,却无能为力,在秦王离开的那一刻,安国君也倒下了,群臣大乱,异人带着父亲返回了府邸,安国君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这可是吓坏了异人,好在,安国君还是睁开了双眼。
老人只是无助的哭着,什么也不说。
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出现在一个老人的身上,这并不是好事,异人只能整日陪在他的身边,俯视着他,华阳夫人也是哭着,握着安国君的手,劝他吃些东西,安国君只是哭着说:我成了孤儿。
秦王的逝世,对整个秦国而言,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整个秦国,都为他们的君王服丧,而秦王在病重的时候,曾吩咐吕不韦,在自己逝世之后,秦人不必服丧太久,以免影响国内农桑。而他的葬礼,却是由宗正赵摎来负责进行的。赵括也来送别了这位君王。
赵括很尊敬这位长者,他可能算不上是一个好人,可他对这片土地,是有功劳的,因为他的治理,巴蜀,关中等地区成为了华夏最富有的地区,也是因为他的努力,秦国正式的甩开了六国,为未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人哭的很伤心,当初白起和范雎逝世,都没有让秦人如此的痛心。
这就是明君的魅力所在了,他能让百姓们记住他,悼念他,而如果是昏君,哪怕是将自己比喻为太阳,百姓也会咬牙切齿的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愿意跟你一起灭亡啊!从百姓们的反应来看,这位应该是明君没错了,秦国的王室葬礼并不繁琐,也算不上太隆重,由王室子孙和群臣来送别君王的尸体。
将尸体送到提前修建好的陵墓,将他埋葬起来就好了。
不过,君王的儿子要为君王守孝,如今的安国君赵柱,就需要为父亲守孝一年,然后继位……秦国的守孝跟后来的不同,并不需要搬到陵墓的旁边去守着,在家里就可以了,只是不能饮酒,不能作乐,不能进行任何娱乐活动,包括与妻同房……不然就会被视为不孝。
在后来,这样的守孝仪式变得越来越繁琐,哦,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其他国家,仪式还是很繁琐的,比如三晋地区,就需要百姓们为君王守孝,服丧期限从一年到三年,百姓服丧三年,继承者可能要服丧两三年,若是遇到频繁的君王交替,那这些百姓就很痛苦了,包括继承者也是如此。
秦国在各项了各项举措的时候,也革新了繁琐的葬礼仪式。
赵括在送走了秦王的遗体之后,也几次带着赵政去看了安国君,安国君看起来模样憔悴,神色不是很好,他看到赵政,总是嚎啕大哭,赵政的脸型以及眉毛双眼,跟已故秦王一模一样……安国君看到他,总是会想起自己的父亲,赵括就不敢再带着赵政去看他了,可安国君还是会派人来询问:政什么时候来看望自己?
赵括的小儿子,康,也逐渐长大了,可惜,他不如哥哥那样聪明,他哥哥在他这个年纪,以及开始跑了,而他则需要搀扶,才能勉强的迈开步伐,至于说话,他也只能说出一些不太连贯的词语,他最先开口喊了“母”,这让赵括非常的生气,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开口都是叫“母”?
渐渐的,他也能说“父”,偶尔看到赵政,他就特别的开心,双手揪着赵政的脸,揉的赵政都忍不住的喊疼,这才奶声奶气的叫一声“兄”,赵政有些时候是很宠爱这个弟弟的,他总是喜欢从康的腋下抓着他,让他慢慢的走路,他偶尔也会将康背起来,带着他去玩,无论赵康是揉他的脸,还是揪他的头发,他都不生气。
可有些时候,他真的很“打死”这个弟弟。
赵政很喜欢在院落内堆城池,用泥,树枝来做城池,放下石头来当作自己的士兵,可自从赵康学会了走路之后,他就像个企鹅一样摇摇晃晃的冲到哥哥的身边,然后将他好不容易做好的城池给踩得稀碎,踩完他就跑,跑的贼快,赵政便提着木棍去追他,在这个时候,赵康早就冲进大母的怀里,朝着他龇牙咧嘴的笑着。
赵政早已过了爱哭泣的年纪,他只是暴躁的跳着,吼着,最后无奈的继续去堆他的城池。
而赵康很不喜欢兄长去荀子那里进学,每当赵政拿着竹简要出家的时候,他就抓住赵政的衣袖不让他走,还大声的哭嚎着,艺要哄他很久,赵政则是趁机摆脱他的束缚,再偷偷的离开这里。赵母只是安静的看着自己的孙儿吵吵闹闹的,总是开心的坐在院落内为他们织衣服。
赵母喜欢做一模一样的衣服给自己的两个孙子,一大一小的,穿起来还真好看。
而赵括却很忙,常常不在府邸内,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农民,在农家的展的帮助下,赵括进行了各项的选育工作,他长期都在耕地里,浑身泥泞,而周围的众人,却因此而更加尊敬他了,赵括做事非常的认真,他有着很多的想法,总是能看到他在试验田里专心的进行选育。
而农桑这件事,实在是太看重时间,只有在经历了一次收获之后,赵括才能继续试验,这件事并不能着急,在闲暇的时日里,他就在学室里为弟子们讲述自己的学问,赵括一直都在想着让自己的理论能够结合起来,他所提出的制度太过繁琐,想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实在太过复杂。
故而,赵括选择通过历史的趋向来制定自己的理论,他采取了一种对未来畅想的方式。例如,如今为什么要施行军功制度?因为军功制度很适合如今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一王天下,所有要对占领地区施行温和的手段,而将来实现一王天下之后,该施行什么样的政策呢?
需要轻徭薄赋,给与百姓休息的机会,度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期,就可以组织百姓们来进行开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下太平之后户籍不断增加,原有的土地不足以分配给所有人……赵括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演算”未来的历史,并且配以最合适这时期的制度,解决的办法之类。
如此一来,他那从后世带来的乱七八糟的各项制度就能形成一个逻辑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